申論考試大綱中明確要求考生具備綜合分析能力,這是一項必然的要求,正確理解這項能力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備考,是你提高申論學習效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分析是從已知信息推導出未知信息,而綜合意味著你的信息源不止一個,你要能夠理解若干個信息源之間的因果關系,這才是綜合分析。
牛頓發(fā)現萬有引力不是因為落下來的蘋果里面有個紙條,寫著萬有引力定律,而是他從蘋果落下的已知現象/結果,聯想到了其他現象,進而借助因果關系,推導出了蘋果落下的未知原因。
現在的大數據技術其實就是一種可以處理海量數據的綜合分析技術,所有的變量被算法賦值,從而通過多個變量精確地判斷你到底要干什么,你會怎么干?
對于申論考試而言,綜合分析能力意味著你能夠正確理解多篇給定資料觀點,并進而理清觀點之間因果關系,得出結論。
對于申論考試而言,給定資料的存在決定了沒有未知信息,也就不存在從已知到未知到分析推理過程,只有你還沒讀懂的信息,你還沒有理解的邏輯。所以,申論考試的綜合分析能力簡單之處就在于只是要求你讀懂,理解特定觀點和邏輯,僅此而已。
但是難點也在于此,因為我們的教育模式中這一能力是被忽略的,文字論證從小到大都不是教學的重點,符合邏輯的論證甚至被有意識地忽略了,正如羅永浩所言:課文的段落大意是由教委的老師決定的,而不是你自己推導出來的,你只能接受,不能質疑。
同時,區(qū)別與一般的教科書結構清晰的論證過程,給定資料的論證過程被有意識地復雜化了,論點和論據不僅不是線性排列,而且存在跨材料的論證關系,這就為你的理解增加了難度。
特別是對于寫作題而言,你要明確特定道理的背景和論證方向,既需要能夠從全部資料的高度去理解,又需要能夠理解具體的段落觀點,同時,還要理清材料之間的邏輯關系。
科技與人類文明 201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副省級申論真題
(五)給定資料6中劃線句子寫道:“‘科技的生命化’,已成為現實世界無法根除的特征??萍紝⒕邆淙诵??!闭埥Y合你對這句話的思考,聯系社會實際,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此題中,限定語句在資料6,核心邏輯及其論證過程在資料5,同時,全部資料限定了人與科技的矛盾關系背景,這意味著你要想精準作答這道題,必須要綜合分析,正確理解三部分的內容及其邏輯關系。
你讀不懂,讀不透,就無法通過綜合分析明確論證方向,寫出符合申論考試要求的文章。本題講解參見,2015年國考申論副省級寫作題 從審題、閱讀資料到精準寫作。
至于備考策略,關鍵在于正確作答每一道小題
策略其實很簡單,但是做到很難,即使你很努力,也可能只是做了題,而不是正確地做了題,這是有本質區(qū)別的。
比如很多人覺得概括題很簡單,有什么難的。但是概括題是理解基本功的體現,概括意味著抓住要點,聚焦核心。正確作答概括題,或者說具備扎實的概括能力,不僅是小題的得分條件,更是你寫作題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因為你要通過概括明確基本論點和論據,更要通過概括理解整個給定資料,在這個基礎上你才可能理清材料的邏輯關系。
為什么我的錄播課程會不厭其煩地給你分析每一道小題的給定資料,論點,論據和論證過程,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寫作題講解過程中實現綜合分析,展現跨材料的邏輯關系,形象一點地說,就是我在有意識地幫你理清每一塊邏輯拼圖,并向你展示整個過程,唯其如此,道理才可能水落石出,順理成章,同時,你才能獲得這項技能,而不僅僅是聽了一段講解而已。
即使你沒有學習我的課程,你也要有意識地明確每一段材料的論點,論據和論證過程,并以此逐步理清整個材料的邏輯線索,最后理清大線索和小論點之間的關系,從而明確論證方向,構建正確的論證框架。
子不語怪力亂神,你想挑戰(zhàn)最難的考試,就不要奢望偷懶可以解決問題,更不要寄希望于別人考的不好。任何冠軍的訓練過程99%都是枯燥的基本功訓練,但只有這樣,才能在關鍵時刻不假思索地做出反應??票炔皇且驗閷W喬丹吐舌頭稱霸NBA,菲利普斯不是因為腳大而統(tǒng)治泳池,而是枯燥基本功鑄就的專業(yè)能力讓他們名垂青史。
努力,干點正事!
國考公務員申論寫作 從入門到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