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少為人知的廣西人文,講述你不熟悉的廣西歷史,我是阿威!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桂平風情!
《大桂平傳奇》 小城故事多,但聽我唱和。唏噓嘆往昔,千秋已蹉跎。
阿威在上集文章《廣西人文:石達開為什么要出走天京?他想到的高度不是常人能及的》中,說了石達開出走天京的緣故,因為他已經(jīng)看清了洪秀全。
這里又要提到一個人,就是石達開的老對手-曾國藩。因為通過和曾國藩作比較,看得更清晰一點!作為石達開的對手,曾國藩狼狽不堪,但卻笑到了最后。真的讓人感到石達開的悲壯和無奈。
從石達開和曾國藩二人的履歷上來看,兩人用兵風格各異,翻云覆手里自不待言,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是相似的,翻開史書可以看出來,兩人都負氣出走,可最后君臣際遇不一樣,結(jié)局當然也就不同了。不得不說真是造化弄人。
石達開和洪秀全,是骨子(里子)里的問題,曾國藩和咸豐皇帝,卻是面子問題。
先說石達開,東南西北王都是在起義的發(fā)源地金田集結(jié)的,石達開是在起義后才率眾前往集結(jié),封為左將軍翼王。這已經(jīng)是一個獨立的群體存在。沒有馮云山在當中周旋,石達開和洪秀全二人恐怕是尿不到一個壺里。雖然石達開的戰(zhàn)績彪炳,但是,洪秀全的心目中始終覺得是以東南西北王為第一。
定都金陵(天京)后,因為沒有了南王馮云山這個太平天國萬金油的糅合,洪秀全內(nèi)心的私欲已經(jīng)膨脹得容不下別人了。他本身就是裝神“天兄”把握住大權(quán),楊秀清那套裝神術(shù)都是他玩剩下的。既然江山半壁已定,實現(xiàn)了他落第的時候發(fā)的誓言:自己開科取狀元,那么該清理異己了,到手的權(quán)力怎么可能讓別人染指?更不要說在自己頭上拉屎拉尿了。
楊秀清觸犯了他的底線,于是“天京事變”不可避免地發(fā)生了。“以韋制楊,以石誅韋”,他坐壁觀看,這手借刀殺人和殺人滅口的連環(huán)計相當高明。算計得手后,專制最后的障礙就是石達開了。所以石達開和洪秀全的決裂是必然的,已經(jīng)注定。
反觀曾國藩,他組建的湘軍,在當時來說就是屬于一支體制外的力量,他很清醒地知道,要朝廷接納它很難,將它納入朝廷的榫卯也很難,朝廷如何接納它是皇上的事,怎樣將它納入朝廷是他的事。所以,這些面子上的問題曾國藩做得是滴水不漏,一步步得到咸豐皇帝的放權(quán)。
石達開講義氣,講情懷;曾國藩卻是講權(quán)謀。
當年馮云山和洪秀全去貴港北山那邦村尋訪石達開,石達開最后答應(yīng)出山,看的是馮云山的面子,二人由相識而相知。他敬重的是馮云山的磊落和坦蕩。馮云山直言相告造神的緣由和無奈,使得他下了決心追隨!
太平天國起義爆發(fā),他率自家宗親共計四千余人投奔馮云山,一個十九歲的小年輕,卻有著這個年紀少有的膽識和智慧,在風云際會中,所向披靡,他只打仗,不問zz,對于天兄,天父下凡之類的那些鬼把戲,從來就不感興趣,卻認定馮、洪是一體的,北伐出桂之戰(zhàn),馮云山不在了,就跟洪秀全走,他只有一個信念和情懷,就是“推翻滿清,振興中華”!
作為性情中人,石達開還是識大局的。洪秀全的“以韋除楊”陰謀雖然不齒,但是,既然發(fā)生了,為了太平天國還沒穩(wěn)固的江山,石達開只能接受“以石制韋”,以至于在最后的天王對翼王的局面里,不得不做出抉擇。
洪秀全知道,“拜上帝”的那一套神論制約不了石達開,因為石達開可是最后知根知底的那一個人。所以起義的時候最初的六個王,只剩下了二王,卻只有分道揚鑣。太平天國的悲劇也由此拉開帷幕。
取而代之還是成全洪秀全?歷史已經(jīng)給出了答案,這里不多敘說。石達開出走,充滿了悲情。義氣使得他不忍心殺洪秀全,那邦村的那一夜暢談理想,已經(jīng)成為他一生追求的目標。那么只有選擇離棄,但是,他的心里卻放不下太平天國最初的使命:推翻滿清,振興中華!
出走后,石達開看似一步錯步步錯,自己把自己推向無底深淵,其實他是把成功的希望留給了洪秀全,希望他能夠醒悟,可是,那個時代里,有誰能明白他的良苦用心?曾國藩明白,可是,他卻是敵營中的老狐貍。
沒有了配合,他的孤軍注定了只有失敗和覆滅,不甘又如何?
可惜了石敢當,可惜了英雄!
待續(xù),下篇更精彩!
這里是廣西,發(fā)現(xiàn)廣西之美,感受廣西之美!
我是阿威,用溫暖的文字,講述廣西人文!謝謝閱讀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