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世界的本質(zhì)問題,歸根結(jié)底,就是人性的問題。
有錢人那么有錢,為什么還會拼命賺錢,而不給窮人一點錢?
因為每個人都是自私自利的。有錢人拼命撈錢,不僅為了自己這代人富貴,更是為了讓富貴代代相傳。
越是有錢人,越是堅持“勝者通吃,敗者被吃”的觀念,所以他們對于窮人,基本上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而窮人,由于實力不夠,所以他們會幻想,有救世主來拯救他們?;孟?,終究不會成為現(xiàn)實。
哪怕這個世界,真的存在上帝、玉皇大帝、釋迦牟尼,他們又能救多少人呢?
這個世界有八十億人,各人有各人的難處,根本救不完,每個人都只能自己救自己。
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提出過類似的觀點:“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span>
意思是,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古代指祭祀的祭品)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
這就注定,每個人都會為了“自救”,而進行資源的搶奪。資源是有限的,而人是無限的,導致競爭會愈發(fā)激烈。
大家都想進入985大學讀書,享受最高級的教育資源??擅恳荒?85的錄取比例,也就1.75%左右。100個人,只有不到2個人可以讀985。
大家都想當公務員,可普通崗位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100個人爭1個崗位的情況。1個人上岸了,其他99個人都會被淘汰。
......
由于存在競爭,所以人類世界會存在“階層”一說。
普通人所對應的階層,分別是——低產(chǎn)、中低產(chǎn)、中產(chǎn)、中高產(chǎn)、高產(chǎn)。這里劃分階層的標準,是財富。
非普通人所對應的階層,分別是——低層次精英、中等層次精英、有家世的精英、有權(quán)勢的精英。權(quán)勢方面,有更為細致的分層,本文不談及這方面的內(nèi)容。
僅僅是普通人的階層,就讓無數(shù)人焦頭爛額。
工薪階層的普通人,都希望在職場中爬到更高級的位置。他們可以得償所愿嗎?絕大多數(shù)人都做不到。
在人情社會,能夠在職場中混得如魚得水、升職加薪的人,十個有九個,都是有關(guān)系、靠山和背景的。
老板,為什么不提拔普通人,而提拔有背景、有關(guān)系的人呢?
普通人跟老板沒啥關(guān)系,而且他們毫無背景,像這樣的打工人勞動市場一大堆,無法給老板帶來任何的價值,所以老板不會重視。
有背景的人不一樣,基本上很少見,可以給老板帶來更大的利益。
你是本科生,老板不在乎,因為市場上的本科生多的是。你是碩士生,老板也不在乎,因為市場上的碩士生多的是。博士、博后,也是如此。
對此,你可能會抱怨,為什么老板要那么現(xiàn)實?
當下的職業(yè),非技術(shù)性的,占了90%以上,高中生就能做,為什么很多企業(yè)招人,都要求研究生學歷?
因為每一年畢業(yè)的研究生,就有幾十上百萬,你不做,有的是人做。市場的規(guī)律是,物以稀為貴,物多不值錢。
內(nèi)卷的本質(zhì),說到底,就是一群無權(quán)無勢,毫無背景的普通人,為了一丁點資源而相互競爭。
如果你跟單位的老板有關(guān)系,那你需要內(nèi)卷嗎?如果你跟有點來頭的人很熟,那你需要跟普通人競爭嗎?肯定是不需要的。
難道說,普通人就只能相互競爭,而不能和諧相處嗎?做不到。
可以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今天,某個普通家庭的孩子,取得了某項目的冠軍,讓無數(shù)人都驚嘆。所以,人們都會轉(zhuǎn)發(fā)、贊揚這孩子厲害。
明天,有人心理不平衡,眼紅這孩子,就會進行抹黑。一個人抹黑,就會帶動一群人去抹黑。
這就是當下盛行的捧殺,先把你抬得高高的,再讓你摔下來。
第二個例子:今天,你對這人特別好,不是幫助他,就是給他錢。明天,你沒有給他錢,那他就會抱怨你。
為什么?在他看來,你給他錢是理所應當?shù)模蝗痪褪菫楦徊蝗?。你有錢,就是他眼中最大的原罪。
這就是當下盛行的仇富,比自己有錢的人,都覺得是壞人。
綜合這兩個例子,可以得出一個結(jié)論:普通人群體,容易“互掐”。越是底層,越喜歡相互傷害。
見不得人好、不希望別人比自己過得好,這是底層人群的常見心態(tài)。
至于精英層次的人,由于他們是資源的擁有者,所以他們會克制見不得人好的人性,而跟同階層的人“聯(lián)姻”,形成更大的世家大族。
普通人的人性,偏向于互相攀比、互相嫉妒、互相內(nèi)卷、互相傷害。精英的人性,偏向于互相聯(lián)合、互相賺取利益、肥水不流外人田。
表面上的人類世界框架,便是如此。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