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
有個普遍的錯誤認知:以為只要花大力氣,埋頭苦干,就是努力工作。
所以,有人天天把磚從一樓搬到十樓,再搬回一樓,就很有成就感。實際上,搬幾年磚,把身體搞壞了,賺的錢還不夠醫(yī)藥費。
任何搬磚的工作,能賺的錢都有天花板。普通人想靠搬磚改變命運,幾乎不可能。
曾有朋友問我,他研究生畢業(yè)在銀行干柜員,天天忙死了,收入還沒有那些大專畢業(yè)的房地產(chǎn)中介高。
我說,柜員屬于搬磚類工作,典型的出賣勞動時間。別看招聘門檻高,但這件事做起來不難,把高中生培訓(xùn)下也能干。但是,資深的房產(chǎn)中介,需要撮合交易,整合資源,利用信息不對稱,以及高超的銷售技巧。一個好的房產(chǎn)中介,需要很強的綜合能力,不是簡單的搬磚。
很多人對做銷售有抵觸,其實,普通人要想有高工資,最好從銷售做起。因為銷售能為公司帶來最大的收入,其業(yè)績可以數(shù)據(jù)化,能被公司領(lǐng)導(dǎo)看到,也更能優(yōu)先獲得機會。更重要的是,銷售是掌握客戶資源的人,他處于職場的最頂端。
2、成長。
如果你的工作是搬磚,大學畢業(yè)生培訓(xùn)幾個月就能做,你必然會面臨中年危機。人到35,上有老下有小,對老板低聲下氣,生怕失去這份工作,因為出去很難再找到工作了。
究其本質(zhì),有中年危機的人,都是用前面25年的知識在支撐后面35年的日子。真正好的工作,應(yīng)該是資歷越深,越吃香。而搬磚,是年紀越大,越搬不動,越被嫌棄。
怎么辦?
任何時候,大多數(shù)人,總是會選擇順應(yīng)人性的路。相反,若你能控制人性,走一條反人性的成長之路,就容易在競爭中勝出。
比如,別人不鍛煉,你鍛煉;別人不學習,你學習;別人關(guān)心八卦娛樂,你讀書;別人說空話大話,你知行合一;別人看重短期利益,你思考規(guī)劃長遠......
最深的護城河,最高的門檻是,哪怕告訴你怎么做,你也做不到。沒有秘籍,一切都是公開的。
3、跨越。
憑什么天天搬磚,累死累活,就只能拿那點工資?
有人說,是資本家剝削,剩余價值都被老板賺去了。但這只是表象。你每個月拿7000元,風雨無阻,不承擔任何風險;而老板要承受企業(yè)經(jīng)營風險,他拿大頭,是對其的風險補償。
經(jīng)濟下行周期,老板破產(chǎn)的不勝其數(shù),有的負債高的老板甚至會傾家蕩產(chǎn),而員工最多是降薪,大不了跳槽,不存在虧錢風險。
所以,普通人要想跨越階層,就得去承擔風險。選擇毫無風險的路,就只能甘于平凡。
普通人與有錢人,另一個重大差別是,掌握的資源不同。
比如同樣是一個20%盈利的機會,普通人只有50萬,有錢人是1000萬,兩者賺的錢肯定不同。更重要的是,越是有錢人,越容易從銀行借到錢,其能調(diào)動的資源更多。
普通人如何掌握更多資源?
最直接的,就是杠桿。比如,很多買房暴富的奇跡,靠的主要是杠桿。最近房貸收緊,很多新房都要80%的首付,二手房更是全款,一旦買房沒了杠桿,其實收益就不算高了。
當然,加杠桿,并非是說融資炒股買房,這是很狹隘的理解。
組建團隊,管理更多的人,讓別人為你工作,也是一種加杠桿。
4、管理。
劉邦曾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p>
劉邦能得天下,不是他戰(zhàn)略謀劃能力有多強,也不是他治理百姓的能力有多強,更不是領(lǐng)兵打仗有多厲害,劉邦的厲害之處在于,他能讓天下英才為自己打工,為大漢公司創(chuàng)造利潤。
人心是最復(fù)雜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都有私心。如何帶團隊,建立制度,平衡每個人的利益,這需要極高的管理智慧,也是領(lǐng)導(dǎo)力的體現(xiàn)。
一個人財富的上限,往往就取決于他能讓多少人給他打工,為他創(chuàng)造剩余價值。
當你能組織20個人干一件事時,你的年收入肯定遠超普通打工者,在你同學中應(yīng)該是混的非常好的;當你能領(lǐng)導(dǎo)1千人干一件事時,你的財富將超出普通人的想象。
怎么才能管好越來越多的人呢?
老子說,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意思是,你要想站在前面,領(lǐng)著后邊的這些人做事,你就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這樣你才能居前。
管理的智慧,不是計較,而是豁達和包容,不是事事精明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是要讓利,越是能干大事的人,越是會讓利。
比如開一家店,我一個人也能做好,月利潤有2萬多。但作為管理者,應(yīng)該主動讓利,請個人來做店長,底薪8千加提成。而作為老板,就可以把精力放在別的上面,思考更長遠的規(guī)劃,如何開更多的店,怎樣管理更多的員工。
人的本性是爭,是進,是攀比,要把別人比下去,而有智慧的人會退,會讓,會隱藏自己的光芒,讓別人去發(fā)光。
一個合格的管理者,始終應(yīng)該秉承這么一個態(tài)度:君不與臣爭功,上不與下爭功。管理層要做的,無非是激賞和懲戒,具體執(zhí)行者們把事情做好了,這自然就是你的功勞和業(yè)績。
管理型人才和技術(shù)型人才,是完全兩回事。對管理型人才來說,不是追求自己的個性、展示自己的能力,而是合眾人之力一起干事,自己看起來反而很普通。
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nèi)容,希望對你有幫助。晚安~
作者:布衣書生 自媒體:復(fù)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