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曾國藩正率兵圍攻安慶,有一天,突然圣旨到,讓他速派援兵北上勤王,而且點名湘軍悍將鮑超統(tǒng)兵。手捧圣旨,曾國藩直撮牙花子,朝廷這不是扯淡嘛!
原來,英法聯(lián)軍攻陷天津,兵鋒直指北京。咸豐皇帝嚇壞了,一路連滾帶爬,逃出京城,直奔熱河避難去了。逃跑的路上,咸豐帝急詔曾國藩速速帶兵北上勤王,并點名要湘軍猛將鮑超帶隊,“克日赴京交勝保調(diào)遣?!?br>
怕曾國藩不當回事,圣旨說的很嚴厲,“勿得借詞延宕,坐視國君之急”。意思是,皇上身處險境,情勢危急,你不要拖拖拉拉!
此時,湘軍正跟太平軍鏖戰(zhàn),集結重兵全力攻打安慶。而鮑超又是湘軍的王牌,正跟太平軍主力陳玉成部捉對廝殺。一旦他被抽調(diào),戰(zhàn)局必然逆轉,后果不堪設想。
曾國藩很是頭痛。奉旨行事,幾個月的努力將功虧一簣;抗旨不尊,自己有幾個腦袋呀,那可是殺頭之罪。再者說,朝廷一直忌憚自己擁兵自重,此時抗旨,豈不正好授人口實啊。
于是,曾國藩把核心將領和幕僚們請來,讓大家出個主意。胡林翼說:“還是遵旨行事吧,倘若拒不出兵,即便此役獲勝,將來也會被人彈劾,被治重罪在所難免?!?br>
大家紛紛表示,胡大人所言極是!
這時,曾國藩的幕僚——李鴻章說:“諸位所言差矣,此時分兵北上,必然功敗垂成。我的建議,宜靜不宜動,貌尊而實拒?!?br>
曾國藩深知李鴻章為人多謀,處事老道,對這個學生頗為欣賞,立刻說:“少荃,快說說,你是如何想的?”
李鴻章說:“列強所求,無非利益,既不要大清江山,也不要皇上的命,不過是希望開放口岸,保證他們利益罷了?,F(xiàn)在,恭親王已與洋人談判,不出意外,不日將簽署合約。皇上召恩師護駕,乃慌亂之下草率決定而已。如果奉命北上,可能還沒走到半路,已經(jīng)息戈罷兵。那時,北進沒有意義,戰(zhàn)機已然坐失,朝廷必然甩鍋,追究恩師之責。太平軍要的可是大清江山,孰輕孰重,請恩師三思!”
曾國藩一聽,太有道理了,急忙問:“你說說應該如何應對呢?”
李鴻章說:“八個字:言辭懇切,按兵請旨?!焙喍灾褪恰巴稀弊衷E。此去京師,千里之遙,一道奏折上去,皇上再批復回來,一來一回,十來天過去了,那時,情況已經(jīng)發(fā)生變化,我們也就不用揮師北上了。
曾國藩馬上寫了一道奏折,大意是:主上蒙難,乃臣下之辱。接到圣旨,我等怒發(fā)沖冠,恨不得立刻提兵北上。臣認為,鮑超勇有余而智不足,北上勤王,責大任艱,鮑難堪大任。請在曾國藩、胡林翼二人之中,任選一人,督軍勤衛(wèi)?!?br>
當然,奏折寫的聲情并茂,十分感人,讓皇上挑不出任何毛病。
果然,李鴻章判斷是正確的。奏折發(fā)走沒幾天,新圣旨又到了:不用北上了……
讀完以后,你有何感觸?給我的感覺是,李鴻章這人看人之刁,料事之準,簡直深不可測。怪不得曾國藩評價他說:“少荃天資與公牘最相近,將來建樹非凡,或竟青出于藍也未可知?!?br>
李鴻章這人很不簡單,少年科第,壯年戎馬,中年封疆,晚年宰臣,一路扶搖直上,歷經(jīng)道、咸、同、光四朝,出將人相,位極人臣,沒點腦瓜顯然是不可能的。
慈禧對李鴻章頗為倚重,贊其是“再造玄黃”之人。1901年,李鴻章去世的消息傳來,慈禧的眼淚當場就流了下來,感嘆說:“大局未定,倘有不測,再也沒有人分擔了?!?br>
據(jù)史料記載,李鴻章很會用人,淮軍將領無不俯首帖耳。清朝滅亡后,叱咤風云的北洋軍閥,大都是李鴻章的淮軍班底。
有時讀讀李鴻章說過的話,感覺很有味道,特此摘錄幾句。
1、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耳。我無利于人,誰肯助我?
2、辦天下大事,貴實心,尤貴虛心。非真知灼見不能辦事,亦不能論事,貴耳賤目,最足誤事。
3、人以利聚,“非名利,無以鼓舞俊杰。
4、譽滿天下,未必不為鄉(xiāng)愿;謗滿天下,未必不為偉人。
5、靜坐常思已過 ,閑談莫論人非 ;能受苦乃為志士 ,肯吃虧不是癡人。
6、我活著都不怕,還怕死嗎?
7、天底下最容易的事就是做官。做官無他,只是莫作怪。
同為“晚清四大中興名臣”的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哪個都不是等閑之輩。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套《中國名人大傳》。這是一套傳記叢書,詳細介紹了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胡雪巖、康有為、梁啟超、鄭板橋、紀曉嵐的一生,很多故事是首次披露。
這套書共9冊,原價448元,頭條
#遇見好書# 活動,現(xiàn)在僅售98元,每本還不到11元,是的,你沒看錯,每本確實才10塊多點,可以說超值了。
究竟好不好,讀讀就知道;到底值不值,書店比一比!如果喜歡,點擊下方【看一看】就可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