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chuàng),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fā)分享
早在《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的熱播,董卿一度成為'國民女神',通過種種表現(xiàn),觀眾們在這其中已經見識到董卿的文化底蘊。
她主持《中國詩詞大會》時出口成章、腹有詩書的內涵和氣質,《朗讀者》中自信從容、言語之間的燦如煙火。在不同的環(huán)節(jié)和場景下,她都能做到詩詞歌賦信手拈來,一字一句,都散發(fā)著書香魅力。
人們感嘆于她這般超然物外的脫俗氣質,但更多的人也會去探尋為何如此。
都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董卿能有今天這番出色的表現(xiàn),與其成長發(fā)展和自我堅定意識脫不開干系。
今天我們就來從三個維度解析董卿的成功,并且證實一個道理:每天雷打不動的讀書,是育兒的法寶。
曾經接受《環(huán)球人物》專訪時,她說:我基本上保持每天睡之前1個小時閱讀,雷打不動的,很多人問我是怎么堅持的。無所謂堅持不堅持,這是一個習慣了。
董卿愛讀書這件事是眾所周知的,閱讀已經成為了董卿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有路人在飛機上偶遇董卿,董卿全程在閱讀。在2014年她出國去當訪學者時,又有留學生說董卿每天都泡在圖書館中。
董卿在采訪中曾經表示,小時候父親對她要求極其嚴格,可以稱為'魔鬼教育'。父親要求她每天不僅要讀書還要背詩。就是因為小時候父親嚴苛的教育,才讓她養(yǎng)成了閱讀的習慣
雖然董卿的父親從小就對她嚴格苛刻,但是也正是因為父親這樣的要求,才讓董卿如此優(yōu)秀,才會有今天的成就。
這也是證明了家長在孩子成長發(fā)展中,起到正確引領的重要性。
董卿出身書香門第,家風嚴謹,父母雙雙畢業(yè)于復旦大學,父親是報社老總,母親則在中學教物理,董卿曾自述說他們是'上世紀60年代典型的知識分子'。
董爸爸出身貧苦農村,靠自己不懈的努力考上了復旦新聞系,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而董卿身為獨生女,自然被寄予厚望,父親對她一直要求很嚴格,刻意培養(yǎng)她吃苦耐勞的精神,嚴格程度超出了人們的想象,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狼爸'。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身為小姑娘的董卿說自己臥室里并沒有鏡子這樣的東西,因為父親說過這么一句話:'馬鈴薯再打扮也是土豆,每天花在照鏡子的時間還不如多看書。'
董爸爸要求董卿每天抄寫成語和古文,背誦詩詞,中學時開始讀名著,寒暑假定期給她開列書單。
董卿也曾坦言說自己小的時候也有過抗拒的心理,但是現(xiàn)在,她對父親只有濃濃的感激之情,很慶幸當初父親對自己的嚴格要求,讓自己不僅從閱讀中得到了豐富的知識儲備,更重要的是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
閱讀才是真正的能培養(yǎng)孩子的品行和氣質。
泰戈爾曾說過:美只愉悅眼睛,而氣質的優(yōu)雅使得人心靈入迷
回顧董卿的發(fā)展之路,從《中國詩詞大會》到《朗讀者》......她在各種節(jié)目里,都帶著一種令人賞心悅目的知性美。
有人說,'自己40歲時能有董卿的一半美就足夠了'。
而今年47歲的董卿,本已是美人遲暮的年紀,可她卻在歲月的沉淀下,越發(fā)美得不可方物。
董卿的美,并非與生俱來,是長期堅持讀書,讓她變得越發(fā)優(yōu)雅從容。
一個人的容貌或許會隨時間發(fā)生改變,但被詩詞書香滋潤過的氣質,卻會隨著歲月的流逝,如美酒般愈發(fā)醇香。
在這個世界上,有超過1200個億萬富翁都熱愛閱讀:
比爾·蓋茨每年讀50本書;
俞敏洪一年就能讀完600本;
馬云立志要讀完10000本書;
而造火箭的馬斯克每天讀不同學科的2本書,閱讀量是常人的60倍,當有人問他怎么造火箭的時候,他回答是:'我讀書啊!'
為什么這么多名人都熱愛讀書呢?
因為讀書不但能夠把無聊的時刻變成喜悅的時刻,而且,讀書能夠幫你擺脫平庸,讓你蛻變成更美好的自己。
人生無論貧賤富貴,在讀書的門坎上都是平等的,更是寒門子弟改變命運、成本最低的選擇。
《讀書與美麗》中,嚴歌苓道:'讀書這項精神功課,對人潛移默化的感染,使人從世俗的渴望中解脫出來。'
讀書不僅僅是為了讓人獲得世俗意義上的功成名就,而是為了讓人的精神世界得以充實與豐富起來。
讀書影響的,是一個人的眼界和看待問題的態(tài)度。是為了打破時間和空間上的禁錮。
讀書可以讓你領略不同的人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與淺薄,并且時刻保持謙卑與謹慎。
學識影響眼界,眼界決定格局,而格局影響人一生。
董卿曾在采訪中說,在她的臥室里沒有任何電子產品,只有書籍,而每天睡覺前看一個小時書的習慣,她已經堅持了很久。
正是這種強大的自律和從知識中汲取養(yǎng)分的努力,讓董卿在臺上熠熠生輝。
董卿曾說:'我始終相信我讀過的書都不白讀,它總會在未來日子的某一個場合幫助我們表現(xiàn)的更出色。'
董卿舉重若輕的舞臺表現(xiàn)、溫婉大氣的美好氣質不是天生的,而是漫長過往點點滴滴的踏實沉淀。
正是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讓董卿獲得了精神世界的滿足,也正是思想觀念上的啟迪,讓董卿更加愛上了閱讀。
自律的人堅持讀書,讀書讓人更加堅持自律。
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也是促進成功的重要因素所在。
從董卿的成長發(fā)展經歷進行解析,我們可以看出閱讀給人帶來的益處。
所以對孩子進行的教育中,不能忽略了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在這里給大家提供幾點建議:
· 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在'共讀'中提升孩子歸屬感,減少外界影響。
· 和孩子一起探討書中內容,引導孩子進行思考和總結。
· 監(jiān)督孩子養(yǎng)成習慣,制定相關閱讀時間和閱讀任務的規(guī)定,保證每天雷打不動的讀書。
· 引導孩子對所閱讀的內容知識進行引用,只有把所讀內容轉化為自身知識儲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理解和掌握。
· 通過閱讀習慣的堅持,來幫助孩子提高自律意識,并且逐步延伸到其他方面。
好習慣的養(yǎng)成肯定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孩子本身意志就很容易動搖,這就需要家長給予幫助,監(jiān)督孩子將一些對自己產生有益的行為習慣,在潛移默化中銘記在型中,成為一個下意識的本能。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豐富人的知識儲備,讓人的思想格局更加的寬廣。
所以各位家長們,不要猶豫,盡快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吧。
我是小鹿媽咪,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專注育兒知識和分享育兒經驗,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關注我,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