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鏡檢查是發(fā)現(xiàn)胃癌的主要手段,有四類人需要定期做胃鏡檢查。
胃鏡怎么做?
胃鏡是通過一根帶有攝像頭的管子,從口腔依次插入食管,胃和十二指腸,可以觀察這三個器官有沒有病變,胃鏡的應用非常的廣泛,以下四類人群,需要定期做胃鏡檢查。
(1)有癥狀的患者
有胃病癥狀的患者,需要做胃鏡明確診斷,例如上腹痛,反酸,燒心,惡心,嘔吐,上腹脹,黑便,嘔血,嘔吐咖啡樣物質,吞咽困難,不明原因消瘦,體重下降,不明原因貧血等癥狀。
(2)檢查發(fā)現(xiàn)異常,需要確診的患者
有些朋友,做體檢的時候,會做抽血,彩超或者CT檢查,這些檢查有可能發(fā)現(xiàn)異常,提示有胃病的可能,例如抽血發(fā)現(xiàn)腫瘤標志物CEA,CA-199,CA7-24升高,大便化驗,潛血陽性。彩超或者CT等檢查,發(fā)現(xiàn)胃壁增厚,胃占位性病變,食管增厚等等,考慮為食管或者胃部的疾病,需要進一步確診,那就需要做胃鏡檢查。
即使CT考慮為胃癌,也需要做胃鏡檢查。因為只有胃鏡檢查才能100%確診任何一種胃病,因為只有胃鏡才可以取活檢,才可以做病理診斷。
(3)定期體檢的患者
我國是胃癌高發(fā)國家,胃癌發(fā)病率僅次于肺癌,排第二位,對于我們普通人群,即使沒有任何的不舒服,如果是高危人群,也應該接受胃鏡的篩查。
胃癌篩查目標人群的定義為年齡≥40歲,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條者,建議其作為胃癌篩查對象人群:①胃癌高發(fā)地區(qū)人群;②幽門螺桿菌感染者;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后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的癌前疾??;④胃癌患者一級親屬;⑤存在胃癌其他風險因素(如攝入高鹽、腌制飲食、吸煙、重度飲酒等)。
建議以上這些人群,從40歲起,開始接受胃鏡檢查,根據胃鏡檢查的結果,決定下一次做胃鏡的時間。
(4)定期復查的患者
以前做過胃鏡,發(fā)現(xiàn)有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胃潰瘍,胃息肉等疾病,需要定期復查胃鏡,特別是胃潰瘍和慢性萎縮性胃炎,有可能發(fā)生癌變,需要定期復查胃鏡。
做過胃手術的患者,例如胃癌切除,胃息肉切除,也需要定期復查胃鏡,監(jiān)測有沒有復發(fā)。
胃鏡需要多長時間做一次,取決于第一次胃鏡的結果:
(1)如果第一次檢查結果是慢性淺表性胃炎,并不要緊,如果沒有不舒服,可以不用復查胃鏡。如果出現(xiàn)不舒服了,需要及時的復查胃鏡。
(2)輕度的萎縮性胃炎,沒有腸化或者胃粘膜上皮異型,可以1到2年復查一次;
(3)中重度的萎縮性胃炎,有或者沒有腸上皮化生,每年做一次胃鏡;
(4)如果存在中度的不典型增生,需要半年至1年復查一次。
(5)重度不典型增生,不除外癌前病變或者早期胃癌的,需要立即接受治療,切除可疑的病變,根據病理情況,決定下一步治療方案,并且定期復查。
(6)如果是胃潰瘍的患者,需要接受治療,治療之后,應該至少復查一次胃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