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不滿18歲的小青年,利用QQ群發(fā)紅包“返利”的方式實施電信詐騙,短短3個多月,詐騙得手7萬余元,全國各地20余人被騙。日前,蕪湖市公安局鏡湖分局經縝密偵查,成功打掉該詐騙團伙,7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網。
(本文轉自防騙大數(shù)據:FPData)
正文共: 2282 字
閱讀時間: 7 分鐘
題圖:資料圖
QQ群發(fā)紅包返利被騙
2月8日晚,一年輕男子匆匆走進蕪湖市公安局鏡湖分局弋磯山派出所。見到值班民警,小青年焦急地說:“我要報案,我被人騙了。 ”
“別急,你說清楚是什么時候被什么方式騙的?騙了多少錢? ”民警一邊安慰對方,一邊詢問記錄。
來人姓張,今年20歲,家住蕪湖市鏡湖區(qū)。當天下午,小張登陸手機QQ時,被群里的陌生人拉入另外一個“進群發(fā)福利”的QQ群。小張進群后不久,就看見群主在群里發(fā)出一個紅包。小張和群友們一搶而空,但他只搶到2.8元。正當小張失望時,群主發(fā)話說:“大家別急,這只是小利,后面還有大利。 ”
“怎么能得到大利? ”小張和幾名群友好奇地問道。
對方回答:“你們單獨給我發(fā)紅包,我會以10倍返還。 ”
有這么好的事兒?正當小張將信將疑時,群里有人發(fā)出一張截圖——這人給群主發(fā)了200元紅包,群主返還其2000元。這下小張相信了,立馬跟群主單獨私聊。兩人聊了一會,對方直奔主題:“相信我,只要你給我發(fā)紅包,我會加倍返還給你。 ”
“你哪來的錢??? ”小張有些不解。
“我是做工程的,這些年賺了錢,想回報社會。給大家返還紅利,做點慈善事兒。 ”對方打出一段話之后,連發(fā)幾個微笑表情。小張本看不出破綻,當即給對方發(fā)出200元紅包。但是,對方說:“返還的數(shù)額比較大,發(fā)紅包有限制,麻煩,不如用微信支付來得快。 ”(本文轉自防騙大數(shù)據:FPData)
小張想想也是,便跟對方加了微信。對方發(fā)來一個二維碼,小張按照對方要求,掃碼通過微信又支付給對方300元。兩次加起來500元,但是,小張等了半天,對方并沒有返還自己5000元,便追問對方。對方告訴小張:“給我發(fā)紅包的人比較多,需要備注后重發(fā)。你備注一下,費用不多300元,我會一起返還的。 ”
小張又通過微信支付了300元。然而,對方仍然沒有返還,又讓小張繳納“激活賬戶手續(xù)費588元、保證金888元”。小張再次掃碼支付給對方588元和888元,對方仍然以未備注為由,再次讓小張支付888元...如此反復幾次,小張一共給對方匯款3550元,卻未得到對方一分錢返現(xiàn)。面對小張質疑,對方不再理會,最后將他微信拉黑、“踢出”QQ群。
小張這才明白自己被騙了,氣憤而懊惱地走進派出所報案。
詐騙團伙被一網打盡
鏡湖公安分局負責刑偵的副局長聽取案情報告后,高度重視,當即指令合成作戰(zhàn)中心反電詐小組聯(lián)手弋磯山派出所展開偵查。
辦案民警對涉案的QQ群、微信和收款資金流偵查發(fā)現(xiàn),QQ群、微信都不是實名、接受匯款賬戶同樣虛假,犯罪嫌疑人通過非法渠道設置收款賬戶,再通過洗錢方式將詐騙款提現(xiàn)。種種跡象表明,犯罪嫌疑人十分狡猾,具有一定反偵察意識。
民警迎難而上,在市公安局業(yè)務部門支持下,根據掌握的線索夜以繼日地進行分析研判。 “查到了! ”3月9日,辦案民警終于有了重大發(fā)現(xiàn)——這個犯罪團伙詐騙窩點在江西省鷹潭市。(本文轉自防騙大數(shù)據:FPData)
辦案民警次日一大早直奔鷹潭。中午到達當?shù)睾?,鷹潭市公安局已經做好接應。兩地警方?lián)手,馬不停蹄地對該詐騙團伙展開摸排。經過艱難調查摸排,查清該團伙共有7名作案成員。
第二天傍晚,民警獲得線索,3名嫌疑人在當?shù)匾患揖W吧出現(xiàn)。便衣民警迅速趕到網吧。幽暗的網吧內坐滿了上網的小青年,清一色帶著耳麥,從背后幾乎難以分辨身份。為避免嫌疑人狗急跳墻傷及無辜,民警做出分工。有人在門口把守,另外便衣民警進入摸排。便衣民警在網吧內假裝尋找機位,順著過道排查。確定3人上網的位置后,3路民警同時出擊。 “別動!我們是警察! ”三名嫌疑人當即被拿下。
幾乎在同時,另外兩名嫌疑人分別在家中落網。
通過訊問嫌疑人得知,還有兩名同伙劉某、王某分別在江蘇南京和湖南長沙。民警乘勝追擊,分別奔赴南京和長沙。第二天中午,從南京傳來佳音——涉案的一名嫌疑人落網。而去長沙的那名嫌疑人已不知去向。民警當即與該嫌疑人的親屬聯(lián)系,向他們說明案情性質和必須承擔的法律責任,敦促嫌疑人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爭取寬大處理。 3月18日,這名嫌疑人在家人陪同下來到蕪湖市公安局鏡湖分局弋磯山派出所投案自首。至此,該詐騙團伙被一網打盡。
“毛頭小子”策劃騙局
民警審查該犯罪團伙時,不禁唏噓不已。該團伙7名犯罪嫌疑人年齡均不滿18歲,都是江西鷹潭人。其中5人初中未畢業(yè)即輟學在社會上混世,兩外兩人正在上高中。正所謂臭味相投,這伙人有一個共同愛好——不喜歡上學,經常泡在網吧上網打游戲、進娛樂場所消費,由此相識。(本文轉自防騙大數(shù)據:FPData)
由于貪圖享受,他們常常囊中羞澀,能搞到錢成了他們最大的愿望。2018年12月初的一天,主犯陸某從電視上看到某地公安機關破獲一起“利用QQ群發(fā)紅包返利方式詐騙”的案件。他沒有從中得到違法必將受到法律制裁的警示教育,反而萌發(fā)出“試試看”的念頭。于是,他潛心研究了一番,對各環(huán)節(jié)進行揣摩,決定鋌而走險。但是,一個人“打水不混”。陸某找到劉某等6名“哥們”,把自己的想法一說,立即得到同伙響應。
7人一番謀劃,先通過非法渠道建立一個“進群發(fā)福利”的QQ群和接受匯款賬戶,陸某是群主,負責發(fā)紅包、拉人進群,其他同伙冒充群友,發(fā)送“得到返利截圖”,誘惑受騙人上當受騙。一旦有人通過微信支付寶匯款,便通過洗錢方式將詐騙款提現(xiàn)。短短兩個多月,該團伙詐騙全國各地受騙人20余名,涉案價值7萬余元。
目前,陸某等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被鏡湖警方依法提請檢察機關逮捕;兩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取保候審;兩名嫌疑人因未滿16周歲,被民警訓誡后由法定監(jiān)護人帶回加強監(jiān)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