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病,系指從胎兒分娩出至產褥期發(fā)生的與分娩有關的疾病。由于分娩時的產創(chuàng)和出血,以及臨產用力等,耗損氣血,以致產后“百節(jié)空虛”,如不注意攝生感六淫,即可致病。臨床上常見的產后病有產后腹痛,產后身痛,排尿異乳痛等。
產后病的發(fā)生機理有三:一是沖任損傷,去血過多的亡血傷津;二是是外感六淫或飲食房 古人在診斷產后疾病時 用四審之法”。即先審小腹痛與不痛,以辨惡露之有無;二審大便通與不盛衰:再審乳汁的行與不行,和飲食之多少,以察胃氣之強弱。通過三審質、脈象,證候等,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對疾病作出較正確的診斷。
產后病的治療,應根據亡血傷津,瘀血內阻,多虛多瘀的特點,臨證時須細病情,運用虛者宜補,實者宜攻,寒者宜溫,熱者宜清的原則,靈活運用治療。產后腹痛
產婦分娩后,出現從小腹部疼痛為主證的,稱為“產后腹痛”。(病因病理)本病的發(fā)生,主要是氣血運行不暢,遲滯而痛。導致不暢和血瘀兩種。
1、血虛 由于分娩時失血過多,沖任空虛,胞脈失養(yǎng),或因血少氣以致血流不暢,遲滯而痛。
2、血瘀 因產后正氣虛弱,起居不慎,寒邪入侵胞脈,血為寒凝,情志不暢,肝氣郁結,梳泄失常,氣機不宣,淤血內停,惡露當下不下,以致腹痛。
辨證論治
1.血虛
主證產后小腹隱痛而軟,喜按,惡露量少,色淡,頭痛、耳鳴,便燥苔薄,脈虛細治則疏痛經脈,益氣補選穴中脘、關元、肓俞、膈俞、脾俞、足三里??刹捎萌啾衬蠹寡a益氣法:按摩俞穴通絡法。
2、血瘀
主證產后小腹疼痛,拒按,或得熱痛減,惡露量少,色紫黯有塊,或色青白,四肢不溫,舌質黯,苔白滑,脈沉緊或弦澀治則活血、散寒、止痛選穴中脘、中極、肓俞、章門、三陰交、太溪、肝俞、次繆??刹煞?揉搓腰骶逐寒法,揉拿下肢通絡法。
基本手法
1、揉背捏脊補血法 雙手掌推、揉胸、背腰骶部數分鐘;雙手拇、脊至大椎穴處十數遍,捏脊過程中在大腸俞、腎俞、脾俞、肝俞、膈俞、肺俞穴處重提數次。
2、摩揉胸腹益氣法 掌或多指順任脈路線揉摸腹部數分鐘,拇指按揉膻中、中脘、關元、肓俞、大橫穴各一分鐘
3、按摩俞穴通絡法 雙手多指揉捏下肢部數遍;繼之,拇指按,揉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公孫穴各一分鐘,大魚際壓放沖門穴。
4、摩揉腹部活血法 單或雙手掌由上而下揉、摩腹部數分鐘;單或雙拇指隨呼吸按揉中脘、建里、神厥、中極、章門、天樞、腹結、子宮穴各半分鐘。
5、揉搓腰骶逐寒法 單或疊掌揉腰背部數遍;單掌反復揉搓腰骶部數分鐘,或以濕熱感透入腹部為度;拇指揉、按肝俞、三焦俞、次繆穴各一分鐘。
6、揉拿下肢通絡法 掌推、揉、多指捏拿下肢數遍;拇指按揉委中、陰陵泉、三陰交、太溪穴各一分鐘。注:作者授權代發(fā),文章來自中醫(yī)外治網http://www.zywzhi.com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