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應收帳款的核算
一、基本概念:
1.應收帳款:企業(yè)在正常經營過程中,由于賒銷或先提供產品和勞務,后收取價款而形成的應收款項,也稱應收銷售款。
2.應收及預付款:指企業(yè)所擁有的、將來收取貨幣資金,或得到商品和勞務的各種權益,屬于短期性債權方式。
A應收帳款。
B應收票據:指各種應收款所反映的債權關系,是以票據形式出現,票據上載明償還日期和償還金額,是持票人在指定日期據此向出票人或指定付款人收取款項的書面憑證。
C其他應收款:指除應收帳款、應收票據、預付帳款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暫付款項,包括各種賠款、罰款、存出保證金、備用金、應向職工收取的各種暫付款項等。
D預付帳款:指按照購貨合同規(guī)定,預付給供方單位的貨款。
E待攤費用:指已經支付,但由本月和以后各月受益,應由本月和以后各月分攤的費用,如:一次領用、分期攤銷的低值易耗品等。
二、應收帳款的核算內容和計算原則:
1.內容:
A入帳時間及何時確定。
B入帳金額:按發(fā)票金額,還是按扣除銷售折扣的凈價。
C已入帳金額的數量調整:壞帳損失、金額折扣與折讓、銷售退回的調整。
2.計量原則:
A按實際發(fā)生額入帳的原則,按實際交易時的價格計算,不考慮市價的影響。
B按可實現性凈值進行調整,在資產負債表的應收帳款中反映。
三、應收帳款入帳時間:
營業(yè)收入的確認可分為三種時間狀態(tài):
1.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之時,確認營業(yè)收入。
2.在銷售之時,確認營業(yè)收入。
3.在收到款項之時,確認營業(yè)收入。
應收帳款入帳時間,也與這三種狀態(tài)相對應。
資產類:借方登記按上述三種時間確認的應收帳款,貸方登記應收帳款的收回數。余額在借方,表示應收而未收的款項,應收帳款應按債務人設置明細帳。
(一)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時確認應收帳款:
如:長期工程項目可根據工程的完工進度、確認營業(yè)收入。
甲公司1990年承接了乙公司一項價格為50萬元的建造工程(造船),工程預計在兩年內完工。根據合同規(guī)定,甲公司每年年終,按工程完工進度結算,其中結算款的65%進行銀行接轉,35%在全程工程完工后結算,1990年底實際完工進度為40%。
1、借:應收帳款-乙公司 200000(50萬元的40%)
貸:產品銷售收入 200000
2、當甲公司實際收到結算款的65%時:
借:銀行存款 130000
貸:應收帳款-乙公司 130000(20萬元的65%)
(二)在銷售之時確認應收帳款:
如:A公司向華遠公司出售20輛汽車,每輛售價10萬元,貨已發(fā)出,但未收到貨款(暫不考慮稅收)
借:應收帳款-華遠公司 2000000
貸:產品銷售收入 2000000
(三)售后入帳的應收帳款:
主要指分期收款銷售所形成的應收帳款,當按合同約定收款日期確認營業(yè)收入時,沒有收到貨款,則按應收帳款登記入帳。
如:某工業(yè)企業(yè)以分期收款銷售方式出售甲產品10臺,每臺售價1.5萬元,單位成本1.2萬元,按合同的約定,第一期收款5000元,以后分四期,將余額收回。
1、當企業(yè)發(fā)出甲產品時:
借:分期收款發(fā)出商品 120000
貸:產成品 120000
2、按合同規(guī)定第一期應收貨款50000元,假定第一期企業(yè)并未收到合同規(guī)定的50000時。
借:應收帳款 50000
貸:產品銷售收入 50000
結轉成本:
借:產品銷售成本 40000(成本/收入=12000/15000=80%)
貸:分期收款發(fā)出商品 40000
3、第二期該企業(yè)收到甲產品價款75000
借:銀行存款 75000
貸:產品銷售收入 25000
應收帳款 50000
結轉成本:
借:產品銷售成本 20000(25000元的80%)
貸:分期收款發(fā)出商品 20000
(四)入帳金額:
銷售折扣:
1、商業(yè)折扣:成批銷售時,其發(fā)票價格可按售價打個折扣,獲得按規(guī)定低于售價的優(yōu)惠,不影響帳目,帳目是按實際發(fā)票入帳。
2、現金折扣:銷售折扣主要指現金折扣,即出售產品或提供勞務的企業(yè),為了盡早收回帳款而鼓勵欠款企業(yè),早日償還欠款,所給的一種優(yōu)惠,這種優(yōu)惠是允諾,在一定的還款期限內給予規(guī)定的折扣。
比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付款,給予2%的付款優(yōu)惠,在規(guī)定的時間之后付款,則金額付款。
一般情況下,會計上處理銷售折扣,主要有總價法和凈價法。我國現行會計制度,要求采用總價法。然而,無論采用總價法還是凈價法,銷售折扣的核算在銷售折扣和折讓是損益類帳戶,是銷售帳戶的抵減。
1、總價法:無論營業(yè)收入還是應收帳款,均按發(fā)票金額入帳,銷售折扣只有付款人在折扣期內支付貨款時,才予以確認。
如:某公司發(fā)出一筆賒銷業(yè)務,發(fā)票金額10萬,付款條件2/10 、 N/30
要求按總價法進行(暫不考慮稅收):
A銷售業(yè)務發(fā)生,而貨款暫欠時
借:應收帳款-X企業(yè) 100000
貸:產品銷售收入 100000
B如付款企業(yè)在10天內付款:
借:銀行存款 98000
貸:銷售折扣與折讓 2000
應收帳款 100000
C如付款企業(yè)在10天后付款:
借:銀行存款 100000
貸:應收帳款 100000
2、凈價法:無論營業(yè)收入還是應收帳款,均按發(fā)票金額扣除銷售折扣后的凈額入帳,銷售折扣只有付款人在銷售期內支付貨款時,才予以確認。
如前例:
A銷售業(yè)務發(fā)生,而貨款暫欠時
借:應收帳款-X企業(yè) 98000
貸:產品銷售收入 98000
B如付款企業(yè)在10天內付款:
借:銀行存款 98000
貸:應收帳款 98000
C如付款企業(yè)在10天后付款:
借:銀行存款 100000
貸:銷售折扣與折讓 2000
應收帳款 98000
(五)已入帳金額的數量調整:
1、壞帳損失的核算:
某企業(yè)采用對比法,計算壞帳損失,企業(yè)按年末應收帳款的千分之三提取壞帳準備。
A1994年末,應收帳款余額為100萬元,壞帳準備帳戶當前沒有余額,試提取壞帳準備
借:管理費用 3000
貸:壞帳準備 3000
B 1995年內,確認東風廠所欠帳款5000元,無法收回,給予注銷。
借:壞帳準備 5000
貸:應收帳款-東風廠 5000
C 1995年末,應收帳款余額為120萬元,試提取壞帳準備。
借:管理費用-壞帳損失 5600
貸:壞帳準備 5600
壞帳準備
5000 | 95年初余額為3000 X=5600 |
95年末余額為3600
D 1996年,已沖銷上一年東風廠應收帳款5000元,應收回。
借:應收帳款 5000
貸:壞帳準備 5000
借:銀行存款5000
貸:應收帳款 5000
E1996年末,應收帳款余額為130萬元,試提取壞帳準備。
借:壞帳準備 4700(96年初3600+96年5000-3900)
貸:管理費用-壞帳損失 4700
壞帳準備
X=4700 | 96年初余額為3600 96年5000 |
96年末余額為3600
2、銷售退回與銷售折讓:
當營業(yè)收入與應收帳款確認入帳后,有時由于發(fā)出單位的規(guī)格、品種與合同不符,或由于質量不符合標準,購買方要求全部或部分退貨,或折舊支付部分貨款。經雙方協商同意后,作為銷售退回與銷售折讓處理,其中退貨部分,會計上稱為銷售退回。折舊付款部分,會計上稱為銷售折讓。發(fā)生銷售退回時,不論是屬于本年度,還是屬于以前年度銷售的,都應沖減本期的銷售收入,并沖減原增值稅-銷項稅額。而銷售折讓發(fā)生時,則在銷售折扣與折讓的借方帳戶反映,折讓不沖減增值稅。
A某企業(yè)于1995年3月20日賒銷產品10萬元(含增值稅17%)。1996年4月該批產品因規(guī)格、品種不符合合同規(guī)定,對方要求退貨一部分,折讓一部分,退貨部分金額為2萬元,折讓部分金額為4000元,其余款項通過銀行支付,欠款方立即履約,將欠款通過銀行結算。
借:應收帳款 100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4530
產品銷售收入 (100000÷1.17=85470)
收回欠款、處理退回與折讓業(yè)務:
借:銀行存款 76000
產品銷售收入 17094 (20000÷1.17=17094)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2906 (20000-17094=2906)
銷售折扣與折讓 4000
貸:應收帳款 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