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彰德府南邊一個村子里住著一個姓王的老漢,他守著一塊西瓜田,一到結(jié)瓜時夜里就守在瓜田旁的草棚里,防止有人偷瓜。
這天深夜,一個叫韋小帥的書生因為趕路,從王老漢的瓜田旁經(jīng)過,見到地里圓滾滾的大西瓜,不由得口水直流,他走近瓜田想買一個瓜嘗嘗鮮,卻聽見瓜田旁的草棚里有女人輕微的掙扎聲。
韋小帥不由得好奇湊到窗戶口偷看,只見屋內(nèi)有一老漢強摟著一個少婦要同睡,那少婦明顯不愿意,卻被老漢禁錮在被窩里掙脫不得,少婦身上的衣服也被老漢扯爛了。
韋小帥瞬間明白過來,老漢是想硬上弦!
韋小帥急中生智,他見木窗后的桌子上放著一口銅鑼還有鑼槌,連忙撬開木窗拿走銅鑼和鑼槌,鏗鏗鏘鏘地敲打起來。
屋內(nèi)那老漢一聽銅鑼音,嚇得魂飛魄散,連忙從少婦身上爬起來,就開門出來追韋小帥,韋小帥卻是一口氣跑到最近的那個村子村口,一邊敲銅鑼,一邊高聲喊道:
“抓賊了!抓賊了!誰家的婦人遭賊了?趕快出來認領(lǐng)!”
韋小帥這一嗓子,加上銅鑼發(fā)出的巨大聲響,不一會兒就吸引了好幾個村民出來,這時王老漢已攆上韋小帥要搶銅鑼,韋小帥卻不遂他的意,繼續(xù)往村里跑。
幾個村民很快過來扯住他們,韋小帥一五一十地將自己的所見所聞?wù)f了,王老漢此時已羞得臉紅脖子粗,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村民們也將王老漢綁了起來。
那個少婦跟著到了村口,只是她的衣服都破了,十分不雅觀,韋小帥見了,又脫下自己的外衣給少婦披上,少婦感激得都哭了。
這時,一個老婆婆拄著拐杖從村里出來,一見到少婦,不由得失聲痛哭道:
“香荔啊,是娘對不起你??!娘說口渴想吃瓜,誰知這王老漢竟是人面獸心,是娘對不起你!”
母女倆抱頭痛哭了一陣,韋小帥才得知,被他救下的少婦叫吳香荔,是個新近喪夫的寡婦,而眼前這個老婆婆是她的婆婆,一家人只剩婆媳兩個相依為命。
很快,王老漢的媳婦柴氏也趕來,她聽說了自家丈夫所做的丑事,上來就是一巴掌,把王老漢臉上扇出幾個血紅的指頭印兒,王老漢連吭都不敢吭,乖乖跟著媳婦回家了。
吳香荔邀請韋小帥到自己家,倒了一碗清茶招待他。當(dāng)天晚上韋小帥留宿在吳香荔家,卻聽隔壁屋里吳香荔哭了一整夜,她婆婆則一直在安慰她。
韋小帥聽了心中不忍,這時他才想到,自己剛才的做法有失妥當(dāng),吳氏的清白雖被他保住,但名聲肯定壞了,以后也不好再嫁人了。
韋小帥轉(zhuǎn)念一想,自己尚未娶親,何不問問這吳氏想不想跟自己過?
打定這個主意后,韋小帥就睡了。第二天一早,韋小帥委婉地向吳氏的婆婆表達了自己的意思,吳氏知道后卻不同意。
吳氏說,除非婆婆能跟自己一起,否則今生她不會再嫁人,韋小帥被吳氏的孝心感動,當(dāng)即表示自己愿意娶她,更愿意幫她贍養(yǎng)婆婆,吳氏這才同意嫁給韋小帥。
說起這個韋小帥,他自己家中就有一個臥病在床的母親要養(yǎng),此時娶妻娶個寡婦不說,又領(lǐng)回去一個老人,這事放在誰身上都難接受,韋小帥卻不顧母親阻攔,堅決娶了吳氏為妻,婚后還把吳氏原來的婆婆接到了自己家。
誰知兩人婚后,韋小帥的運氣出奇地好,他先是被當(dāng)?shù)毓賳T舉薦,到了一個鄉(xiāng)紳家做管家,后來又接管了鄉(xiāng)紳家的一個綢緞莊,夫妻二人把綢緞莊打理得非常紅火,韋小帥也因此取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過了兩年,韋小帥帶著吳氏到一個古廟求子,廟里一個老和尚見了吳氏,就說她是個福大命大的人,卻需嫁個與她八字相合的丈夫才能顯貴,而韋小帥正是那個人!
后來,韋小帥成了當(dāng)?shù)赜忻母簧?,吳氏也給他生下一兒一女,他們的兒子長大后官至督察院右都御史,夫妻兩人又享了兒子的榮耀,富貴雙全,后來韋小帥活到七十多歲才去世,吳氏則活到八十多歲,一生無病無災(zāi)。
編者的話:世上人都知道做好人有好報,但很多時候我們沒有勇氣做好人,只想做個縮頭烏龜,莫管別人閑事。但有時候想一想,每個人都不管別人閑事時,自己遇到事又有誰會管?到那個時候,我們只能自嘆一聲:倒霉!誰讓咱先前沒有種下幫助別人的善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