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傳記篇 . 孔子傳《第三十三章 孔子歸魯 季氏問政》
中華文化—傳記篇 . 孔子傳
《第三十三章 孔子歸魯 季氏問政》
返魯論仁
第三十三章 孔子歸魯 季氏問政
在歡慶勝利的時刻,在為冉求、樊遲慶功的國宴上,季康子笑容可掬地問冉求:“孔門無將才,你的戰(zhàn)術難道是無師而自通的嗎?”
經季康子一問,冉求臉上的笑容即刻消逝了,他的心沉了下去,他的耳邊響起了八年前南宮敬叔到陳國請他時,夫子的“此番歸魯,定然大用,非小用也”的估計,夫子真是料事若神呀!響起了送別時夫子那深沉、悲涼而蒼老的聲音:“回去吧,回去吧!……”響起了顏回代夫子多送他一程時那意味深長的囑托:“夫子時時都在思念故國,兄歸國,若蒙魯君重用,切莫忘記來請回夫子……”他的眼前出現(xiàn)了夫子那高大的、背愈駝愈厲害的形象。落葉飄飄,夫子揮手與他告別,秋風蕭瑟,夫子的蒼發(fā)長髯凌亂不堪,目送他遠去的情形,八年來無時無刻不在他的面前閃現(xiàn)。他反駁季康子說:“誰道孔門無將才?子路、公良孺、公晳哀等,均有萬夫不當之勇,能運籌于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求之戰(zhàn)術,不及師兄弟之萬一。吾夫子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圣人,三千弟子之技藝,均來源于夫子的教授?!?div style="height:15px;">
經冉求一提,季康子不由得想起了近年來接二連三發(fā)生的幾件事。哀公七年,繼吳、魯鄫邑會盟之后,吳太宰伯嚭派使者召自己赴吳會見,欲再次侮辱魯國,因借用了子貢代為出使,舌戰(zhàn)伯嚭,取得了勝利,維護了魯國和自己的尊嚴。哀公八年春,吳大舉伐魯,因有若參戰(zhàn)而取勝。這年夏天,齊師伐魯,因冉求、樊遲的指揮英明,方以弱勝強,取得了重大勝利。這一切都說明,孔門弟子個個不凡,足見孔夫子是個經天緯地的圣人。自己還很年輕,執(zhí)政尚無經驗,若請回孔夫子,委以重任,時時請教,魯國定會迅速振興。想到這里,他對冉求說:“肥欲將孔夫子請回來,輔佐國政,你看如何?”
冉求回答說:“若能如此,冢宰當堪稱曠古賢相,魯國稱雄有望。然而,孔夫子非常人所能比,所能了解,冢宰需知夫子之為人,方能一展其才?!?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