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為己亥年,按照五運六氣推算,今年少宮土運不及,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
初之氣,主氣厥陰風木,客氣陽明燥金;
二之氣,主氣少陰君火,客氣太陽寒水;
三之氣,主氣少陽相火,客氣司天即厥陰風木;
四之氣,主氣太陰濕土,客氣少陰君火;
五之氣,主氣陽明燥金,客氣太陰濕土;
終之氣,主氣太陽寒水,客氣在泉少陽相火。
初之氣時段:2019年1月20日至3月21日(包括大寒、立春、雨水、驚蟄四個節(jié)氣)。
二之氣時段:2019年3月21日至5月21日(包括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四個節(jié)氣)。
三之氣時段:2019年5月21日至7月23日(包括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四個節(jié)氣)。
四之氣時段:2019年7月23日至9月23日(包括大暑、立秋、處暑、白露四個節(jié)氣)。
五之氣時段:2019年9月23日至11月22日(包括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四個節(jié)氣)。
終之氣時段:2019年11月22日至2020年1月20日(包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四個節(jié)氣)。
少宮土運不及而上臨厥陰風木司天,不及的土運為司天厥陰風木所克,是為'五運之化……或逆天氣',為'不相得'之年《內(nèi)經(jīng)·六元正紀大論》。'不相得'之年又叫天刑之年,且木兼土化而為木氣主令之年,因此,全年氣候變化較為激烈,尤其上半年,以司天主管上半年,在泉主管下半年之故。
在這樣的運氣結(jié)構(gòu)下將會出現(xiàn)'歲土不及,風乃大行,化氣不令,草木茂榮……民病飧泄霍亂,體重腹痛,筋骨繇復(fù),肌肉瞤酸,善怒……復(fù)則收政嚴峻……胸脅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上臨厥陰,流水不冰,蟄蟲來見,臟氣不用……'《內(nèi)經(jīng)·氣交變大論》即因為不及的土運還加上司天厥陰風木的克制,所以會出現(xiàn)風氣大行,而脾土之運化不能行令的氣候狀態(tài),于是草木因肝木主生發(fā),因此便會出現(xiàn)過度生長的情形,而老百姓也多病飧泄而上吐下瀉,筋骨負擔加重,肌肉抽動酸痛,煩躁易怒,肝旺克脾,也會出現(xiàn)脾之子金奮起報復(fù)而克木的胸脅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的病癥,因上臨厥陰,下即為少陽相火在泉,到下半年尤其冬天的時候,流水也不能結(jié)冰,伏藏冬眠的蟄蟲也不能夠冬眠,腎主藏,屆時,腎也不能夠藏了,容易相火妄動的男性患者,遺精、夢遺、多夢、失眠也會癥狀加重了,甚至原來睡眠尚可的,這時候也容易失眠了。
《內(nèi)經(jīng)·五常政大論》也這樣描述少宮土運不及之年:'卑監(jiān)之紀,是謂減化?;瘹獠涣?,生政獨彰……草木榮美,秀而不實……其發(fā)濡滯,其臟脾……其病流滿否塞,從木化也……其病飧泄,邪傷脾也……'。即土運不及的卑監(jiān)之紀,叫減化之紀,因土的減化,所以脾土之化氣也就不能夠行令,管生的肝木則獨自彰顯……因此,草木過度生長,秀美而不結(jié)果實……其發(fā)病也因為脾虛受克而顯濕濡而滯,主要累及脾,其病主要就是濕流泄瀉,濕阻引起的滿悶否塞,這些都是從木化,過度生長,不能運化而化生氣血導(dǎo)致的,……其病飧泄,都是風淫之邪傷脾所致……。
此為運,從氣的層面看:
'初之氣,寒始肅,殺氣方至,民病寒于右之下。 二之氣,寒不去,華雪水冰,殺氣施化,霜乃降,名草上焦,寒雨數(shù)至。陽復(fù)化,民病熱于中。 三之氣,天政布,風乃時舉。民病泣出,耳嗚掉眩。 四之氣,溽暑濕熱相薄,爭于左之上。民病黃癉而為腑腫。 五之氣,燥濕更勝,沉陰乃布,寒氣及體,風雨乃行。 終之氣,畏火司令,陽乃大化,蟄蟲出現(xiàn),流水不冰,地氣大發(fā),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溫厲。'《內(nèi)經(jīng)·六元正紀大論》
開春生氣方始即遇客氣之陽明肅殺,春分、清明后熱氣漸長卻又有太陽寒水之寒氣相遏,小滿后乃至小暑熱極之時,又是寒極陰轉(zhuǎn)陽初而'風乃時舉'之時。因此,整個上半年呈現(xiàn)厥陰風克脾土,卻又寒涼包火熱,老百姓容易'病熱于中'的氣候特征,下半年雨季時節(jié),因風行的關(guān)系,雨乃愆期,此時又遇少陰君火之客,故而'溽暑濕熱相薄'暑熱不減,秋分、寒露后陽明燥遇太陰濕,燥濕更勝,一下干燥而一下潮濕,這時候雨水仍然不減,而此時已是10月、11月份的深秋時節(jié)。而最后一氣小雪、大雪后應(yīng)寒而反地之熱氣大發(fā),氣候溫暖,人舒而意怠,天應(yīng)寒而反溫,此時較易發(fā)生流行性傳染病。
總之2019年氣候全年以木氣克閥脾土為主,從風化,脾虛而濕盛,上半年以寒涼包火熱為主,下半年則呈現(xiàn)燥濕更勝,燥濕熱相搏的氣候,而冬時火熱更為明顯,乃至易發(fā)流行病。
在這樣運氣結(jié)構(gòu)的氣候狀態(tài)下,兩種人需要特別注意,一種是瘦人,《內(nèi)經(jīng)》中稱為木形人,《周易》中稱為巽卦人,一種是脾虛虛胖之人。
《內(nèi)經(jīng)·陰陽二十五人第六十四》:'木形之人,比于上角,似于蒼帝,其為人蒼色,小頭,長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好。有才,勞心少力多憂,勞于事,能春夏不能秋冬感而病生。足厥陰,佗佗然,大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陽,少陽之上遺遺然。左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陽,少陽之下隨隨然。鈦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陽,少陽之上推推然。判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陽,少陽之下枯枯然。'
木曰曲直,主仁,聲音比于角音,似于蒼帝有青龍之象,有慈悲之心,身體主肝膽厥陰少陽其色蒼。 木主生發(fā),木多風氣,《易經(jīng)》云:'巽為木,為風',風性屬陽、主動,所以木型人偏,性格偏外向,容易沖動。做事雷厲風行,才思敏捷,煩躁易怒。木型人多面青體瘦,風氣通于肝,木型人易患肝膽方面的疾病。易于肝風內(nèi)動,罹患高血壓、中風、皮疹、眼睛干澀發(fā)癢、等疾患。木形人,肝木偏旺,容易克制脾土,而容易罹患胃痛、腹痛、腹脹、泄瀉或大便時干時稀等病。
脾虛虛胖之人,常言道十胖九虛,脾主運化,脾虛運化乏力,不能正?;鷼庋?,并常易為肝氣所克,而出現(xiàn)泄瀉,腹脹或無任何癥狀卻不斷發(fā)胖。
因此,上述兩類人在今年這樣的運氣結(jié)構(gòu),土運不及,風木偏旺,金又復(fù)之的氣候狀態(tài)下,木主生發(fā),金主肅降,故多易出現(xiàn)氣機升降失常方面的問題,而又集中反映于腸胃,尤其上半年,主氣升,而客氣卻降,至三之氣時候又轉(zhuǎn)升。下半年燥濕更勝,則更易發(fā)生脾胃不和之患。
用藥上根據(jù)《內(nèi)經(jīng)·至真要大論》:'司天之氣,風淫所勝,平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酸瀉之'。應(yīng)當隨證在平時用藥基礎(chǔ)上適當加入一些養(yǎng)血柔肝養(yǎng)陰的白芍、枳實、當歸、烏梅、酸棗仁、山萸肉等。與甘味藥相合,酸甘化陰起到柔肝、養(yǎng)肝的作用。避免肝風受氣候影響而至偏旺,同時注意脾胃,要補土生金,今年特別需要注意健脾化濕,黨參、、白術(shù)、茯苓、砂仁、白蔻仁、陳皮、半夏等都應(yīng)當成為常用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