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人花錢都買不到的5種菜,在農(nóng)村這都是好東西
1.香椿
每年谷雨前后,是香椿樹嫩芽新發(fā)的時節(jié)。香椿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它富含鉀、鈣和維生素B族等元素,同時含有一些抑制多種致病菌的成分,因此對于預(yù)防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有所幫助。
新鮮的香椿葉厚芽嫩,香氣濃郁,是咱平度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最常見的吃法要屬香椿炒雞蛋了,人人愛吃,人人會做。
還有“炸香椿魚”,其實就是將整棵的新鮮小香椿焯水后掛上面糊,放入油鍋里炸成金黃,形態(tài)好似條條黃金魚。
有的人家還將香椿與雞蛋或者豬肉混合調(diào)制成餃子餡,那熱氣騰騰的香椿餡餃子一出鍋,咬一口盡是悠悠的清香!
2薺菜
薺菜,又叫薺薺菜、地菜,南宋詞人辛棄疾“城中桃李愁風(fēng)雨,春在溪頭薺菜花”的詞句,道出了薺菜開花是早春之萌。
薺菜具有降低膽固醇和血糖的功效,同時因為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因此對白內(nèi)障和夜盲癥有一定治療作用。
薺菜的吃法很多,既可清炒,又可涼拌,也能包餃子、做春餅、煮湯。薺菜炒雞蛋、薺菜豆腐湯、薺菜鮮蝦餛飩等,是家中常有的菜肴。
不過,薺菜不可生食,也不能吃太多。另外,體質(zhì)虛寒者最好也要少吃薺菜。3馬齒莧
馬齒莧,又名馬蜂菜、長壽菜。民間有傳說,唐代武元衡相國在西川時,患脛瘡掀癢難以忍受,百醫(yī)無效。到京城后,有一個廳吏獻(xiàn)上一記含馬齒莧的藥方,武相國用過之后竟痊愈了。
因此,馬齒莧具有清熱解毒、散血消腫、利水消腫之功效,適當(dāng)服用還有利于降低血壓。
馬齒莧焯水之后既能涼拌,也能炒食,又能煮粥。比如馬齒莧炒臘肉就很有風(fēng)味,即將洗凈的馬齒莧和臘肉配以香菜、香蔥或者小辣椒炒熟,此時馬齒莧的清香和臘肉的暖香巧妙結(jié)合,渾然一體,真的是別有一番滋味!
不過,馬齒莧是寒涼之物,大便糖稀、脾胃虛寒的患者以及孕婦不宜多食。
3榆錢
榆錢又叫榆子、榆仁,是榆樹的果實,其外形圓薄好似錢幣,故而得名。榆錢是防病保健的良藥,可利水,通淋,消腫,可治癰疽發(fā)背,丹毒,疥癬。中醫(yī)認(rèn)為,多食榆錢可助消化、防便秘。
榆錢可蒸食、做餡、炒食、涼拌。蒸榆錢飯是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做法,就是將榆錢擇洗干凈,瀝去大部分水分后拌上面粉,再撒少許鹽攪拌均勻后將其放入蒸籠上蒸8分鐘左右即可出鍋,拌上點兒蒜泥、醋、芝麻油、辣椒油作為調(diào)料。
榆錢也可生食,將榆錢洗干凈,并將黃瓜、西紅柿、橘子瓣洗凈切片,混合后撒上白糖攪拌,清新爽口。
5蒲公英
蒲公英別名婆婆丁,富含維生素A、C、B1、B2以及鉀、鈣、鐵葉酸等元素。具有清熱消腫、抗菌的作用,還能激發(fā)機(jī)體的免疫功能,達(dá)到利膽和保肝的功效。
蒲公英全身是寶,其花蕾可提神,其花可做酒,其葉可烹食。
蒲公英可涼拌,可做餡。涼拌時,既可以用清水洗凈瀝干后蘸醬食用,也可過水焯大約1分鐘后盛盤,按自己的口味佐以各式小料食用。5苦苣
苦苣又名苦菜,含有豐富的鉀、鈣、鎂、磷、鈉、鐵等元素,能清熱、消腫、化淤解毒、涼血止血,可用于治療闌尾炎、腸炎、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黃疸性肝炎等病癥。
苦苣可生食,不過略帶苦味,若用開水燙一下苦味可除,再輔以甜面醬、麻醬涼拌,增加口味。
苦苣還能炒著吃,比如苦苣炒肉、苦苣什錦炒,也能做湯。
各種各樣的野菜,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的饋贈?,F(xiàn)如今,摘野菜、食野菜不僅是人們對過去的憶苦思甜,也是追求綠色健康生活的一種方式。大家可以到路邊、到田間地頭,體驗一下采摘野菜的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