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轉(zhuǎn)瞬即逝,你的黃金周長假也即將進入尾聲。國內(nèi)游客的出行數(shù)據(jù),甭管是出境游還是境內(nèi)游,都
還記得幾年前那封引發(fā)大家熱議的中學女教師的辭職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為什么這位任職十多年的女教師,會選擇如此任性而又略顯豪氣的辭職方式呢?出去看看這個世界,旅行于她來說意義是什么?
我也一直在思考,到底究竟什么才是旅行的意義?是暫時擺脫工作上的煩惱,放松自己的身心刷新自己?還是為了更好地盡享天倫之樂,陪伴愛人、孩子、家人的同時,游覽大好河山?亦或是享受難得的朋友時光,調(diào)天侃地的同時,在旅途中尋找奇遇和樂趣?還只是因為假期而假期,不圖什么就是旅行走走看看而已?
旅行給了你一個進入自己世界之外的世界的機會,無論是地理位置上的外在旅行,還是內(nèi)在的靈魂之旅。從出發(fā)前的激動幻想至到達后的慢慢了解,從對目的地的無知到經(jīng)歷后的有知,尤其是出境游,因為你來到了一個和你之前截然不同的世界,不安的同時你也體會著那些許的輕松自在,你始終以一個外來者的視角在觀察著這個不一樣的世界。
還記得幾年前第一次出國剛?cè)ッ绹餮艌D的時候那種緊張和不安。坐在公交后排,一個老黑突然和我搭訕起來夸獎的我跑鞋和相機很好看,擔心他是不是個流氓痞子要對我實施搶劫,于是果斷提前在市集人多的地方提前下車;對于一個連搶都沒見過摸過的我,走在那陌生、人煙稀少、坑坑洼洼的小道上,突然聽見不遠處幾聲槍響,那手心冒汗的恐懼;你會發(fā)現(xiàn)美國人的微笑就像是從小就訓練出來的一樣,能讓你瞬間就感受到他們的熱情,可是下一秒對你是誰他們就像失憶了一樣。
由于工作的緣故今年6月份在印度待了一段時間。帶著自己的想象,來到這么一個神奇而又奇葩的國度,小心的去求證著自己之前對印度的映像。由于歷史的原因,英語成為了印度的母語之一,以為那里的人們都會說英語溝通起來應該沒問題,到了后和當?shù)厝擞绕涫切≠u鋪、小餐館等這些服務(wù)性從業(yè)人員溝通才發(fā)現(xiàn),很大一部分人不會用英語溝通他們也聽不懂,就好比我們很多人不會說普通話一樣,每個國家和地區(qū)都有文盲;很大一部分的印度人其實還是以印度之前是英國殖民地而驕傲的,而且他們受到的影響可以說是深遠和根深蒂固的,比如方向盤在右邊車子靠左行駛,受英國歷史長期“奴化”文化教育背景下的熏陶尤其是從事服務(wù)業(yè)印度人員他們都習地慣在和你說的每一句話后面都加上一個“sir”;印度人的推諉拖拉是出了名的,我就因為一個小疏忽打印了有對應中文字符(就下午PM)的行程單,足足被入口安檢人員拿著護照及行程單去驗證了一個多小時,才放我通行去柜臺辦理機票等乘機手續(xù),排長龍,無奈之下借過其它旅客跑到排頭,還要面對海關(guān)安檢人員的磨磨蹭蹭核對信息,差那么一點就沒登上回程的飛機;真正地去和印度那些本地人溝通交流,因為你是一個外來者,和國內(nèi)一樣,你能從他們身上體會到他們的熱情。
來到陌生的世界,你會緊張、不安,有時還有些許恐懼,你試圖去尋找在你原來世界當中的那種安全感,同時又期待著能有那非同一般的經(jīng)歷。當你試著讓自己去習慣當?shù)厝说臏贤ǚ绞?、感受當?shù)氐沫h(huán)境、理解他們的行為模式,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你之前太過于依賴的東西并沒有那么重要,你所秉持的次序在這里都毫無意義,這也就是“入鄉(xiāng)隨俗”的道理吧。
真正的旅行都是走心的,你需要去和當?shù)厝私涣鳒贤?,比如去小賣鋪買買東西砍砍價、去路邊的小餐館坐坐看看人來人往、請他們幫幫你的忙、去體驗他們的文化,而不僅僅是拍拍風景和美食、血拼一堆你帶回來一年到頭也穿不了用不上幾次的服飾和物品、朋友圈還特意打開顯示地理位置顯擺打卡一下你在哪里。
生活如果僅僅是“菜米油鹽醬醋茶”,那確是會素然無味。旅行的意義究竟是什么?我想除了觀光,關(guān)鍵的是這三點:
一、體驗“沖突”;
對于旅行,你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期待,到你真正所見之后,無論是當?shù)氐奈幕⑺枷?、習俗等等,定會給你帶來沖擊感和沖突感。如果你沒有體驗到“沖突”,其實可以說這不是一場好的旅行。
有很多人去過之后會抱怨說,那些“網(wǎng)紅景點”根本一點都不網(wǎng)紅,一沒意思,二不刺激。我想說,真正有趣的旅行,和這些什么網(wǎng)紅、餐廳、旅行社半毛錢關(guān)系都沒有,你想想,他們因為中間存在利益的關(guān)系,他們決定的東西,很有可能根本就不是你想要看的。一段有趣非同一般的旅行,只有你自己才能去發(fā)現(xiàn)和感受。
二、挑戰(zhàn)“恐懼”;
就像上面所說的那樣,在陌生的世界,你會極力地去尋找安全感,你擔心自己會被偷被搶、你擔心著人身安全、你擔心那不確定的未知。你的緊張、不安,甚至是恐懼,在旅行一番下來后,你慶幸著自己一切都還好好的,卻又有了那一份自由的獲得感和心里的小激動。
旅行雖不是如游樂園里的過山車和大錘擺那樣的刺激,但卻也是你換了一種方式來挑戰(zhàn)自己的恐懼。人類喜歡去好奇、冒險、征服、尋求刺激、挑戰(zhàn)恐懼,這就是人的本性罷了。
三、反映“內(nèi)心”。
比起外在的旅行,你能通過它來反映到你的內(nèi)在旅行,也就是你的內(nèi)心能否感悟到什么、對你的生活能有什么更大的啟發(fā)、你會在不遠的將來決定去改變什么,我想,這才是旅行的意義。
累了,就像人們常說的那樣:“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給到自己也未嘗不可。又像浪漫情歌中所唱到的那樣:“我攢了半年的積蓄,漂洋過海來的看你”,重點不是積蓄,而是夾帶著你對他或她的期待和這一路“漂洋過?!钡娘L景及感悟。
如果說工作是生活的骨感現(xiàn)實,那么旅行就是生活的詩和遠方。忙忙碌碌之余,別忘了你還可以給自己一段時間和一份空間,走到自己世界之外的那個世界,去感悟那只屬于你的沖突、恐懼和內(nèi)心,重新起航。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