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佳的媽媽一直有個遺憾,就是她小時候很喜歡畫畫,但是沒有機會,所以在給佳佳選擇興趣班的時候,繪畫是一定要安排上的,但佳佳并不喜歡畫畫,她更喜歡學跳舞,佳佳詢問媽媽,能不能不學畫畫,媽媽態(tài)度強硬地說:“聽我的沒錯,我給你選擇的都,一定要比你自己選的好!”佳佳對自己的“母老虎”媽媽十分害怕,即使不情愿也不敢說出來。
佳佳喜歡并且想要學習跳舞,這本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情,但佳佳媽媽為了填補自己的遺憾,強行將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加諸在孩子身上,還美其名曰:都是為了你好,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的將來!生活中,有不少父母都打著這樣的名義,嘴里心里都是為了孩子好,但卻在無意之中傷害了孩子。
如果媽媽陷入了這種強硬的“命令式”教育的誤區(qū),教出來的孩子,會有哪些性格缺陷呢?
1.膽怯、孤僻
從小被媽媽命令著長大的孩子,沒有自己的話語權(quán),會變得越來越不愛說話,性格越發(fā)孤僻,不管做什么都習慣了沉默,走在人群之中,孩子也總是默默低著頭,選擇座位時,總喜歡偏僻處后者最后邊,平時就像一個隱形人,除了和身邊的人偶爾聊上幾句,基本不會與別人打交道。
2.害怕被人喊名字
媽媽在給孩子下命令的時候,總會連名帶姓叫孩子的名字,不少人都說,一旦聽到媽媽叫自己的全名,心里就會咯噔一下,快速回想自己有沒有做錯事情,在命令式教育下成長的孩子,每當聽到別人喊自己的名字,心臟就會不自覺地加速跳動,特別害怕自己沒做好。
3.不會拒絕別人
因為從小就沒有為自己爭取的機會,孩子長大之后很難會拒絕別人的要求,即使孩子不情愿,也不懂得拒絕,比如考試的時候,后面的同學想要抄答案,偷偷踢了一下凳子,明示孩子把試卷挪一下,孩子內(nèi)心非??咕?,知道這樣做很不好,但又擔心同學責怪自己,只好違心的將胳膊挪開。
4.父母的話,只能默默接受
在父母面前,孩子從來沒有選擇的機會,“吃完飯不要看電視,去幫我買點東西回來”,但好不容易有你愛看的電視,而媽媽一句話,你就只能默默拿起錢,下樓去買東西,連一點反抗的余地都沒有。更可悲的是,孩子這種順從不反抗的態(tài)度,媽媽卻認為是孩子懂事的表現(xiàn),殊不知孩子的性格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很大的偏差。
你是這樣的家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