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青睞,因為思維導圖不僅顏值高,而且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那這原理究竟是什么?思維導圖之父東尼·博贊在《思維導圖》這本書中對原理進行了解釋。
學習離不開大腦,我們先來看一下大腦的特點:
大腦傾向于尋找模式及完整。例如,大多數人在讀“I,2,3一時,會努力壓抑加上“4'的沖動;,相應地,如果有人說:“我有個非常有趣的故事要告訴你一一一哎呀!對不起,我剛想起來不應該講給任何人聽的。'你的大腦會尖叫著要求聽到這個故事!大腦這種尋求完整的固有傾向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結構得到滿足。思維導圖允許產生無限制的聯想序列,可以據此綜合地研究你所關心的任何主意或問題。傳統筆記會抑制大腦自由自在的活動,最后使它完全停下來,從而形成很狹窄的思維神經通路,進而不斷地減弱創(chuàng)造力和降低回憶的可能性。
思維導圖則利用大腦整體思維發(fā)展的傾向,希望大腦自己會去“填充'那些令人產生無限聯想的空白區(qū)域。所以思維導圖能促進而不是阻礙大腦自由發(fā)展的。
學習離不開記憶,再看大腦主要記憶的內容
學習開始階段的內容;
學習結束階段的內容;
與已經存儲起來的東西或模式發(fā)生了聯系,
或者與正在學習的知識的某些方面發(fā)生了聯系的內容;
作為在某個方面非常突出或者獨特的東西而被強調過的內容;
對五官之一特別有吸引力的內容;
本人特別感興趣的內容。
一般筆記的不利之處在于缺乏聯想,沒有重點,純文字沒有吸引力,也不能有效地刺激大腦。而思維導圖重在聯系,強調重點,圖文并茂,容易被記憶。
綜上,傳統筆記缺少視覺節(jié)奏,色彩,圖像,整體觀念,強調和聯想。而缺乏的因素在大腦中發(fā)揮整體功能。所以記筆記通常和“無趣”,“浪費時間”聯系在一起。而且一般的筆記都是單色的。“單調”和“無趣”是同樣的意思。當大腦感到無聊,它會“不理不睬”,“關機”然后睡覺,這也是大家對學習抵觸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因為我們在做筆記的時候,只用到了不到一半的大腦皮層。
許多人制作筆記時,只用到了不到一半的大腦皮層。這樣的話,連接大腦左、右半球的各種技能無法通過向上螺旋運動和生長的方式產生互動。反過來,我們人類卻用一些使大腦產生拒絕和遺忘的制作筆記和記筆記的辦法增加大腦的負擔!
更加有效的學習
聽講座或者讀書的時候,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自己弄清講座的主要內容,把思維導圖保存下來,有用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看。
鍛煉自己的邏輯能力
畫思維導圖的過程,是逼著自己進行結構化思考的過程。因為要分清主次和重點。
和陌生人聊天,沒聊幾句,對方評價我說話很有邏輯。這個可能得益我平時習慣用思維導圖或者列提綱的方法進行辯論,演講的準備或者是寫作。
幫助自己理清思路
寫作的時候會用思維導圖,把想寫的東西用頭腦風暴的方式列出來,然后再通過結構進行編排,在編排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新的想法,那就把新的想法重新補充進來。
傳統的寫作方式,是想到哪里,寫到哪里,這樣會存在一個問題。寫東西的時候,大腦實際需要進行兩個步驟,一個是素材的呈現,一個是分類排布,大腦沒有辦法同時做這兩件事情,而且這兩件事情大腦自己是無法分清次序的。傳統寫作,更注重第二個,寫到哪里想到哪里,于是會出現卡殼,因為分類排布的時候就抑制了了素材的呈現。
信息傳遞更有效
喜歡看圖勝過于文字是大腦的天性。而且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好看的東西,每個人都會忍不住看幾眼。自己也更愿意重新回顧自己的筆記,別人也能更加清晰地明白我們的筆記。
思維導圖有四個基本的特征:
注意的焦點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圖像上;
主題作為分支從中央圖像向四周放射;
分支由一個關鍵圖像或者印在相關線條上的關鍵詞構成,比較不重要的話題也以分支形式表現出來,附在較高層次的分支上;
各分支形成一個相互連接的節(jié)點結構。
弄清楚材料結構
如果是書,那可以參考書的目錄。如果是文章,那就可以類比語文課學課文時,老師讓我們學習的分段落的步驟,比如常見的結構為: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
提煉關鍵詞
把主要的內容用關鍵詞的方式進行概括,不宜太長。
確定中心圖案
想一下,能代表這個材料的圖案是什么,最好是第一個浮現在你眼前的圖案。因為這是你最容易記住的圖案。
畫出分支
再根據結構和關鍵詞的方式從中心圖案進行延伸,最好用不同的顏色進行標注。
一般分為電子版和手繪版
電子版優(yōu)點在于更加容易上手,缺點在于形式比較單一,不具備個性化的圖案。
推薦軟件:Xmind 幕布 百度腦圖
Xmind的好處在于有很多現成的模板和圖標。
幕布的好處在于,你可以專注于提綱,軟件會幫助你自動生成。
百度腦圖好處在于在線作圖,可以插入各種圖片。
手繪版的好處在于不拘泥于格式,可以進行天馬行空地創(chuàng)作。有些人擔心自己沒有繪畫基礎,畫不出來漂亮的圖案,這個沒有關系。前期,可以用符號和標志代替,或者平時可以練習簡筆畫,慢慢地就可以畫出很漂亮的思維導圖了。
注:自己的制作導圖才會更加高效,因為每個人生命中發(fā)生的事件不同,在遇到相同詞語時的聯想不同。比如我說,車,我想像的自行車,家里有汽車的可能想到的是汽車,而且最有可能是自己經常開的那輛。
這和寫讀書筆記是一個道理,我寫的讀書筆記,是我摘取了書中讓我覺得有用的東西,并且對我的生活進行聯想??赡芤驗槲覀冃愿瘛⑺幍沫h(huán)境不同,我的感謝對你來說絲毫沒有作用。所以要學會自己畫思維導圖,建造屬于自己的思維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