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不以傷疤示人,不借軟弱社交,是對自己的保護與尊重。因為世間從來沒有感同身受這回事。冷暖自知。不同的面孔背后,也有不同的內(nèi)心。同情與憐憫,都不解決任何問題。唯有讓自己強大,才有足夠的底氣與尊嚴。
人到中年,要順從人生的不完美,把日子過成安穩(wěn),活得沉穩(wěn)低調(diào),不張揚不比較不炫耀,只將美好收藏,將深情妥帖安放。熱情張揚勇往直前,是年輕人的活力。穩(wěn)重與內(nèi)斂,才是中年人看懂世界之后的正確打開方式。
聽到一句很硬氣的話:你,就是你的命運。想想挺有道理的。懶的窮,饞的胖,一根筋的天天忙。取悅型人格挺壓抑,尖酸刻薄容易滾蛋。糾結(jié)的見不到世面,灑脫的一屁股爛帳。你給自己什么定妝照,命運就給你什么下場。有些東西是遮擋不住的,你擁有什么樣的心態(tài),以什么樣的方式面對生活,你就會呈現(xiàn)出什么樣的模樣,也必然承擔相應的結(jié)果。
真正讓人變好的選擇,過程都不會很舒服。你明知道躺在床上睡懶覺更舒服,但還是一早就起床;你明知道什么都不做比較輕松,但依舊選擇追逐夢想。這就是生活,你必須堅持下去。因為逐夢的路,注定了是一程苦旅。當你歷經(jīng)千難萬險,風塵仆仆滿面倦容,同你一起歸來的必定還有同等的榮耀和收獲。這就是努力的價值和意義。
最淺薄的關系就是一件小事你沒順著他的心,就會讓他忘記了你所有的好。人性的貪婪與自私經(jīng)不起考量。如同一則耳熟能詳?shù)墓适滤v:你每天給她一塊糖,她很開心。直到某一天,她看見你給了別人兩塊糖,她就質(zhì)問你為啥給她兩塊。她所不知道的是得到兩塊糖的那個人每天給你一個果子。所以,習慣了心安理得地接受別人的好卻從不懂得回饋與感恩的人,你只能把她喂得越來越自私而貪婪。世間一切的付出,都是相互的。單向的奔赴從來都是徒勞且沒有意義。
曾國藩說:人生有可為之事,也有不可為之事??蔀橹拢敱M力為之,此謂盡性;不可為之事,當盡心從之,此謂知命。順天應命,是人生的智慧??蔀椴豢蔀?,是做人的原則與底線。
對相愛的人來說,對方的心才是最好的房子。聽聞過一個家庭,男才女貌很般配,物質(zhì)條件也很優(yōu)越,別墅豪車樣樣不缺。只是別墅里常常是一個人,空守寂寞。豪車在地庫里日復一日地蒙灰。別人眼里的富足與奢侈,在當事者的心里或許是監(jiān)牢。故而,兩顆心在一起,粗茶淡飯也是美食。幸福的家,不是房子多豪華,而是房子里的笑聲多爽朗。彼此相愛,各自住在對方心里,就是最溫暖的愛。
醫(yī)書里說有兩樣東西,是最好的靈丹妙藥:一個是開心的笑容,一個是睡個好覺。做個心思簡單的人,過恬淡安穩(wěn)的生活,每晚都有酣暢的睡眠,偶而還會從夢里笑醒,擁有單純的孩子般的快樂?;蛟S就是我們想要的最好的生活。
在你往上爬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潔,否則你下來時可能會滑倒。人生的一種警示。不同的位置會有不同的解讀,各自明白。無論是職場還是官場抑或生活的道場,都需謹記的良策妙方。
人一生下就會哭,后來才學會笑。所以憂傷是一種本能,而笑是一種能力。生命本來就是一程苦中作樂的旅途,愿你人生每一步都走得淡定從容。在憂傷中讓自己學會堅強,在沉靜中感受生命的力量,苦盡甘來之后笑容愈加燦爛。
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說:所謂自律,是以積極而主動的態(tài)度,去解決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則,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先苦后甜,不急于享受。掌控好過程,消除懈怠。認清事物的真相,并勇敢面對。保持內(nèi)心與外在的相對平衡,安于清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