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讓我們給予孩子多一些陪伴,多一些引導,多一些愛護。
“放寒假了,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小靜追著媽媽反復問著。
媽媽被問的煩了,就隨手把手機給了小靜,想了想,又說:“那你答應我,只能玩一會兒?!?/span>小靜捧著手機,盯著屏幕里的動畫片,連忙點頭應著,看都沒看媽媽一眼。同樣是假期,面對孩子想玩手機的請求,媽媽們的回答也不盡相同。笑笑媽媽卻回答:“媽媽帶你去游樂園吧,你不是老想去玩。”“有媽媽的陪伴,還能去游樂園,這可比玩手機好太多了呢?!?/span>媽媽們想要手機成為孩子親近的人,取代自己的位置嗎?“隨你玩”的疏遠
有的家長覺得,手機就像他們的一個分身,甚至對付哭鬧的孩子,比他們的嚴厲教育還管用。所以,很多家長,屢試不爽,總會一口答應孩子玩手機的請求。久而久之,孩子和手機越來越親近,和家長越來越疏遠。很多家長把手機當成管教孩子的工具,讓手機分擔自己的責任,但其實手機也在分走孩子對家長的依賴和愛。試想,當孩子慢慢對手機上癮,影響學習,甚至學壞,家長還會覺得輕松嗎?手機不僅有輻射,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還會讓孩子沾染不良風氣。
手機里的世界,紛繁蕪雜,家長尚且容易沉迷,更何況沒什么自控力的孩子呢?
就像很多孩子拿家長的錢去打賞主播,或者瘋狂購物……等到一連串問題出現(xiàn),家長才幡然醒悟,會不會為時已晚?對此,家長一定要對孩子玩手機這件事加以管控,不能讓孩子沉迷其中。在面對孩子玩手機的請求時,家長不可為了一時“清閑”,隨意答應。一句隨意的回答,既會造成親子關系疏遠,也會引發(fā)一系列家庭問題,賠了夫人又折兵。“我陪你”的親近
《少年說》中有一期,小學生葉子健站在高臺上,流著淚說道:“你們大人總是這樣,為了圖現(xiàn)在的安靜,用手機穩(wěn)住我們。
等我們長大了,沉迷于手機,你們又會覺得,是手機耽誤了我們。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在小的時候,是誰把手機塞到我的手里?
原來,不是手機奪走了我們的孩子,而是我們拱手把孩子讓給了手機。當你說要陪孩子玩的時候,孩子便不再孤獨,甚至更加滿足。家長這樣的回應,不僅讓孩子感到自己受到了關注,還讓孩子遠離手機,增進親子關系。
當家長給孩子很多陪伴的時候,孩子不僅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也能學到很多新的知識。孩子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會和家長更加親近,還會樂觀開朗,懂得辨別好壞。在孩子想玩手機這件事上,不同家長的回答,會養(yǎng)出完全不同的孩子。陪著你,也陪著我
孩子就像凈化器一般,能幫家長過濾掉成年人的“一地雞毛”。陽光照耀下,孩子期待你陪他讀書,而你也因為有他的陪伴而平靜;
萬家燈火中,孩子期待你陪他吃飯,而你也因為有他的陪伴而踏實;
漫天紅霞時,孩子期待你陪他玩耍,而你也因為有他的陪伴而快樂。
那么,當假期來臨,尤其是孩子想玩手機的時候,媽媽們是否可以給孩子更多的回答呢?“寶貝,媽媽陪你讀書吧!”
“寶貝,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項新技能好嗎?學會可是很酷的呢!”“寶貝,你喜歡媽媽陪著你嗎?媽媽很感謝,你能陪媽媽呢,以后,讓媽媽也加入你的世界吧?!?/span>
愛孩子,就不會讓冰涼涼的手機代替自己,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長溫暖的擁抱!點個“在看”,用陪伴共建獨屬一家人的“親子樂園”!*來源:朗讀君(ID:langdu120),每日分享小學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各科學習資料和家長教育心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