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一善,一年行三百善,積善成德,改變命運。各位善友同修,早上好。在這美好的清晨,讓鳥語花香叫醒我們的心靈,迎接這美好的一天。接下來,跟隨云谷禪師,開啟美好的早晨!
仇恨永遠不能化解仇恨,只有寬容才能化解仇恨,這是永恒的至理。
敵人不要讓他成為永久的敵人。凡是能“化敵為友”的人,必是社會上的能者。
佛陀鼓勵人要‘怨親平等’;做人處事,要不念舊惡、不計前嫌、不妒人有、不嗔人好;心量大的人,做事自然會得到人助,自然能成其大業(yè),因為‘有容乃大’。最博大的胸懷,無異于“化敵為友”。將敵人、對手視為朋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需要寬闊的胸懷。一個驕慢、狂妄的人是不利于化敵為友的。
從前,夏部落的首領鯀建造了三仞高的城池來保衛(wèi)自己,大家都想離開他,別的部落對夏虎視眈眈。后來禹當了首領,發(fā)現(xiàn)這一情況,就拆毀了城墻,填平了護城河,把財產分給大家,毀掉了兵器,用道德來教導人民。于是大家都各盡其職,別的部落也愿意來歸附。
禹在涂山開首領大會時,來進獻玉帛珍寶的首領上萬。禹使別的部落愿意歸附夏部落,啟發(fā)我們,能不自高自大化敵為友的人,必是能人。能化敵為友的人,也會是一個能處眾的人,不驕慢的人。比如,齊桓公把敵對的管仲待如上賓,故能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敵人,不是以消滅它為最高手段。最高的戰(zhàn)術是“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是為上策;甚至對于兇狠頑強的敵人,能用感化,只要對方認錯,也就不必再置他于死地了。不自高自大的人,對于敵人不但不消滅他,反而培養(yǎng)他,成為激勵自己上進、成長的對手。
敵人可以提醒我們要謹慎、預防、精進;沒有敵人,就會松懈。古代很多武功高強的俠客,都遺憾自己沒有對手。美國總統(tǒng)大選揭曉,當選者第一件事就是要致電感謝落選的一方。所以,敵友只是政見不同,并不一定要你死我活。
從前,一個國王的御廚里有兩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鐵的。鐵罐里裝的是名貴食品,陶罐里裝的是普通食品。于是,鐵罐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后來,主人變換了方式,他在鐵罐中裝上了普通食品,在陶罐里裝上名貴食品,鐵罐認為陶罐奪取了它的名氣與地位。
于是,鐵罐視陶罐為仇敵,總想奚落它?!澳愀遗鑫覇??陶罐子!”鐵罐向陶罐挑釁。
“不敢,鐵罐兄弟?!敝t虛的陶罐回答說。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東西!”鐵罐擺出一副輕蔑的神氣說。
“我確實不敢碰你,但不能叫做懦弱?!碧展薏槐安豢旱卣f:“我們的任務是盛東西,并不是來互相碰撞的。在完成我們的本職任務方面,我不見得就比你差?!?/p>
“再說,住嘴!”鐵罐憤怒地喝道:“你怎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完蛋了!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害怕?!?/p>
“何必這樣說呢?!碧展拚f:“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好,吵什么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恥,你算什么東西!”鐵罐說:“我們走著瞧吧,總有一天,你要變成碎片的!”陶罐不再理會。
時間不斷地向前推移,世界上發(fā)生了許多事情,王朝覆滅了,宮殿倒塌了。兩只罐子被遺落在廢墟里。歷史在它們的上面積滿了渣滓和塵土,一個世紀連著一個世紀。也不知過了多少年月。終于有一天,人們來到這里,掘開厚厚的堆積,發(fā)現(xiàn)了那只陶罐。陶罐說:“我還有一個哥們兒在地下?!比藗兙腿ネ?,沒有挖到,因為鐵罐早已被土壤氧化了。
人在短暫的一生中,應該以一顆平等、寬容的心和身邊的人交往,包括你的對手和敵人,這樣才能得到人們的尊重。如果以驕慢的態(tài)度和人交往,不明白化敵為友的道理,就像這個鐵罐子一樣最后一無所得。
驕慢是人際關系的殺手,是破壞和諧的罪魁,驕慢的人最后都是孤家寡人。驕慢之人,常是一副唯我獨尊的神態(tài)。由于驕慢,他們不能團結朋友,也不能以寬容的心態(tài)化解仇怨,將敵人變成朋友。所以說,不改變驕慢的習慣,你就不能擁有好人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