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就是虛者就是不足的意思。陰虛證主要見于肺陰虛、胃陰虛、肝陰虛、腎陰虛。
麥冬
性味: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jīng)。
功用:滋肺陰,潤(rùn)肺燥,清肺熱。
主治:肺燥干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nèi)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
主要含有β-谷甾醇、氨基酸、多量葡萄糖及葡萄糖甙。
煎服10~15g。
天冬
性味:甘、苦,寒。歸肺、腎經(jīng)。
功用:滋陰潤(rùn)燥,清肺降火。
主治:燥咳痰黏,陰虛發(fā)熱,勞嗽咯血,熱病傷陰,咽干口燥,消渴,便秘。
主要含有天門冬素、β-谷甾醇、5-甲氧基甲基糖醛、葡萄糖、果糖和多種低聚糖,及甾體皂甙。
煎服,6~15克
性味:甘、苦, 性寒.入心、肝、腎經(jīng)。
功用:清熱 生津 滋陰,養(yǎng)血。
主治:陰虛發(fā)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jīng)不調(diào),胎動(dòng)不安,陰傷便秘。
主要含有B-谷甾醇與甘露醇,及少量豆甾醇、微量的菜油甾醇,還含地黃素、生物堿、脂肪酸、梓醇、葡萄糖與維生素A類物質(zhì)。
煎服,3~5錢。
性味:甘、苦,涼。歸肝、腎經(jīng)。
功用:補(bǔ)益肝腎,清熱明目。
主治:陰虛內(nèi)熱,眩暈耳鳴,腰膝酸軟,須發(fā)早白,目暗不明。
主要含有女貞子甙,洋橄欖苦甙,4-羥基-β-苯己基-β-D-葡萄糖甙、齊墩果酸、樺木醇、a-甘露醇及亞油酸等。
煎服,10~15克。
楮實(shí)
性味甘,寒。歸肝、腎經(jīng)。
功用:滋腎益陰,明目,利水。
主治:腰膝酸軟,虛勞骨蒸,目昏目翳,水氣浮腫
主要含有皂甙、維生素B及油脂。種子油中含非皂化物,飽和脂肪酸、油酸、亞油酸。
煎服,6~12克。
石斛
性味甘,微寒。歸胃、肺、腎經(jīng)。
功用:益胃生津,滋陰除熱。
主治:熱病陰傷,口干煩渴病后虛熱,食少干嘔,肺燥咳嗽,目暗不明.
主要含有石斛堿、石斛酮堿、石斛胺、金釵堿,及生物堿等和甲基石斛素、菲醌類成分石醌。
煎服,6~15克。
山藥
性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jīng)
功用:健脾補(bǔ)肺、益胃補(bǔ)腎。
主治:脾胃虛弱、倦怠無、肺氣虛燥、痰喘咳嗽、腎氣虧耗、腰膝酸軟、遺精早泄。
主要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zhì),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bǔ)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yáng)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