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8日星期二 08時35分
【管中窺史】龐勛兵變,活下去為何這么難!
元朝散曲大家張養(yǎng)浩有一首《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非常出名,“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道盡千百年來百姓生存的困難。龐勛兵變,最初的緣由不過是一群邊關(guān)戍卒渴望回歸故鄉(xiāng),最后卻變成波及大唐王朝整個東南地區(qū)的大災(zāi)難,無數(shù)的官兵、叛賊,以及普通百姓在這場變亂中死去。前后十七個月的龐勛兵變,幾乎天天有血戰(zhàn),為了活下去,龐勛他們在苦苦掙扎,可最終卻無法擺脫悲劇的命運!
一、打回老家去!
史家有評論“唐亡于黃巢,而禍基于桂林”,大唐王朝因為黃巢起義而滅亡,而黃巢農(nóng)民起義的源頭又是桂林戍卒起義,龐勛正是桂林戍卒的首領(lǐng)。
整個悲劇最初源自一個叫李琢的官員,此人在唐宣宗大中年間擔任安南都護,李琢人稱“債帥”,本就毫無才學(xué),靠著行賄才得到這個官職。上任之后自然肆意盤剝百姓,壓迫周邊的小國。南詔的少數(shù)民族部落實在不堪摧殘,三次率軍進攻安南,并攻陷了交趾。事情傳到朝廷,皇帝大怒,派遣歷來出精兵的徐州節(jié)度使孟球招募兩千人迅速前往交趾,幫助剿滅叛亂。可是,誰愿意遠離故鄉(xiāng)去偏遠的交趾呢?原有的士兵人數(shù)遠遠不夠,節(jié)度使孟球于是下令:附近州縣的強盜悍匪,只要肯參軍遠赴交趾,就免去一切罪行。于是一些窮的只能上山當強盜的百姓紛紛走出山林,應(yīng)募參軍。其中就有龐勛兵變的骨干許佶、趙可立、姚周、張行實等人。
本來,徐州節(jié)度使孟球答應(yīng),此次行動,為期三年,三年之后所有人就可以回到徐州,為民為兵,皆隨志愿??烧l曾想,滿心歡喜的參軍,卻走上了一條凄慘的不歸路。
因南詔少數(shù)民族基本平定,征調(diào)的徐州軍抽出八百人駐守在桂林。開始大家還有些高興,不用上戰(zhàn)場廝殺,可以保住一條性命。可隨著時間的流逝,不知不覺就已經(jīng)到了三年。歸期已到,可是朝廷還沒有派后繼的部隊到來。朝廷希望這些人再戍衛(wèi)三年,之后一定可以回鄉(xiāng)。
咸通九年的七月,眼看著六年的期限已經(jīng)接近,朝廷還沒有任何消息。桂林的八百戍卒議論紛紛,躁動不安。此時又傳來消息,據(jù)說徐州的都押牙尹戡向徐泗觀察使崔彥曾建議,說軍費本就不夠,再發(fā)兵要花費大量的錢財,要求桂林戍卒在駐扎一年。
消息一傳開就炸了窩,一年又一年,什么時候是個頭啊。今年要我們再駐守一年,到明年又會要我們再堅持一年。三年又三年,這樣下去,桂林戍卒恐怕就要老死異鄉(xiāng)了!憤怒、不滿,猶如瘟疫一般,在士兵之間傳播開去,漸漸的,大家的牢騷變成了口角,口角變成了武斗,武斗變成了兵變。
龐勛當時是軍中糧料判官,他為人多謀,很多人都愿意聽從他的建議,本來龐勛也沒想起兵,可是自己的好友許佶、趙可立等人和都頭王仲甫發(fā)生爭執(zhí),一怒之下竟將王仲甫殺死。大家無路可退,此時等待他們的必將是朝廷的全面圍剿,繼續(xù)呆在桂林只能等死。回到老家徐州,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龐勛為難自己挺身而出,擔任了八百徐州兵的首領(lǐng),走上了一條反叛朝廷的不歸路。
打回老家去!死也要死在家鄉(xiāng)!
二、朝廷的陰謀
龐勛很精明,首先率軍占領(lǐng)了桂林監(jiān)軍院,奪取了里面存放的大量的兵器鎧甲,然后揮師北上,經(jīng)湖南,沿長江東下,過浙西,入淮南,直趨徐州。
此時的大唐王朝,早已從根底上腐爛了。國家由于藩鎮(zhèn)割據(jù)、宦官專權(quán)、朋黨之爭早已疲憊不堪。可是,上至皇帝,下至州縣官員,大都奢侈腐朽,不顧百姓存亡。唐懿宗的愛女同昌公主出嫁,為女兒準備嫁妝竟然花了大半宮中的財物。唐懿宗在廣化里為公主修建了豪華的府邸,連窗戶、井欄、藥臼、馬槽,筐子都是用金銀制作的,賞賜給公主五百萬鍲作為陪嫁。如果此時的大唐還是開元盛世,或許還可以承受,但唐懿宗時期,天下百姓早就民不聊生,很多地方的樹皮草根都被挖盡。
于是,小小的八百人的隊伍,以一個州縣就可以平定的兵變,卻猶如滾雪球一般,越積越多,越來越大,到了安徽,攻克了宿州之后,隊伍發(fā)展到了六七千人。此時,是咸通九年的十月,距離起事不過三個月。
開始,朝廷宣稱對這次兵變予以赦免,派遣一個品級較高的太監(jiān)張敬思來宣召,允許龐勛部隊在護送下返回故鄉(xiāng),但是卻要求龐勛等人在湖南武寧地區(qū)放下武器,接受朝廷的管理。桂林戍卒本來并不想造反,一聽可以回鄉(xiāng)朝廷還不治罪,紛紛放下武器??墒驱媱椎葹槭讓㈩I(lǐng)卻知道,普通士兵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但像自己這幾個為首的,朝廷卻絕對不會放過。于是龐勛宣稱:“我們擅自歸來,只是因為思念妻兒,日夜想和他們相見??!但是赦免不過是朝廷的詭計,在大家放下武器之后,朝廷肯定會將所有人殺害。六年前,徐州銀刀軍叛亂,朝廷也打著招安的旗幟,最后卻將歸降的所有人殺死!朝廷之所以招安,是擔心我們襲擊沿路州縣,或者逃亡到山野難以抓捕,等到我們回到徐州之后,我們就會被剁成肉醬!我們不如同心協(xié)力,一起干一番大事業(yè),這樣不僅可以擺脫災(zāi)禍,還可以求的富貴!何況徐州城內(nèi)的將士都是我們的父兄,只要我們在城外一聲高喊,他們在城內(nèi)必然響應(yīng)!這樣的話,功名富貴也可以翹足以待!”
龐勛一番話,讓瀕臨絕境的桂林戍卒找到了看到了前途的恐懼,又給了大家一絲的希望。雖然也有的人渴望得到富貴,大多數(shù)人卻不過是渴望僥幸活命而已。此時,重新拿起武器已經(jīng)成為唯一的選擇。何況,龐勛說的并非完全是恐嚇,大家親眼看到,在經(jīng)過山南東道的時候,節(jié)度使崔鉉一方面對大家好言勸慰,一方面卻派重兵把守要害之地,嚴陣以待。朝廷高高舉起的屠刀,隨時可能落下。
于是,大家拿出自己的錢財,打造兵器,重新武裝起來。
只有士兵趙武等十二人,感到深深恐懼,私下逃跑,想要告訴節(jié)度使崔鉉龐勛已經(jīng)叛亂,但被發(fā)現(xiàn),龐勛立刻將十二人處死,下令軍中誰也不能再提招安的事情。同心則同存,離心則共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