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葉涼初
家是什么?在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中,當(dāng)十二歲的贊恩站在法庭上向父母詰問為什么生我時,他問的其實也是這個問題,家是什么?
家是一歲的約拿斯四處尋找的母親的乳房,家是贊恩和心愛的妹妹在屋頂迎著清風(fēng),拍打著鐵桶輕聲吟唱的歌謠,家是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贊恩與約拿斯在鏡子中看到動畫片時的歡笑,家,也是十二歲的敘利亞難民贊恩苦苦追尋的方向。
這是一部特別的電影,從小難民贊恩的角度切入,我們看到污水橫流的黎巴嫩貧民窟里,那些焦慮浮躁的大人,一無所知卻不得不面對重重苦難的孩子們,生死一線的生存環(huán)境逼出了人性深處最大的惡。每個人都為活著苦苦掙扎,外表與內(nèi)在的荒涼與動蕩成為影片唯一的背景。贊恩,他不是專業(yè)演員,他是一個在這樣的貧民窟中生活了十二年的真實的小難民,他本色出演了自己每天的生活,臟亂的家像一個垃圾堆,沒有床,沒有吃的,只有大小不一的孩子被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這個世界上來。十二歲的贊恩沒有童年,他早早扛起了家庭的重?fù)?dān),給鄰居送煤氣,幫雜貨鋪送貨,甚至幫母親贖賣麻醉品到監(jiān)獄,他的生活疲憊,麻木,雜亂而驚慌。整個貧民窟就像海水退去的沙灘,坦露著赤裸裸的荒涼,大人與孩子都被命運的巨掌無情地推搡著,向著自己未知的命運,無奈地前行。
當(dāng)?shù)弥膼鄣拿妹靡驗樗徒o雜貨鋪老板,最后難產(chǎn)而死時,贊恩的忍耐到了極限,他提起一把刀,沖向雜貨鋪,刺傷了那個名義上的妹夫,因此鋃鐺入獄。最辛酸的一幕來了,因為無法確認(rèn)贊恩的年紀(jì),他像牲口一樣被牽到醫(yī)生面前,通過牙齒的發(fā)育程度來確定年歲,并以此判定他的刑期。
牢獄生活對贊恩來說并不太壞,所有苦難的靴子都落了地,至少,讓他身心有所安頓。轉(zhuǎn)折就在那時發(fā)生了,他在電視里看到一個法制節(jié)目,這才有了影片開頭的那一幕,12歲的贊恩把自己的父母告上了法庭,詰問他們,既然沒有扶養(yǎng)能力,為什么生我?
為什么生我?為什么讓我來到這絕望的人間?絕望的贊恩,絕望的父母,絕望的戰(zhàn)爭泥淖中的人們幾乎同時向蒼天詰問,這不是我們想要的人間,可是,我們又能去向哪里?
難民贊恩通過這部影片獲得了新生,他將去荷蘭,并得到上學(xué)的機會,可以說,他的人生因此徹底翻盤??墒牵诶璋湍?,在中東,在世界每一個戰(zhàn)火頻仍的地方,無數(shù)像贊恩這樣無辜的孩子正掙扎在死亡線上,除了無邊的絕望,他們沒有生活,沒有明天,沒有愛和溫暖。世間的每一個生命都應(yīng)該被溫柔以待,都應(yīng)該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
201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