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小童,男,5歲,6號初診。
刻下:胃口尚可,飯量比同齡孩子略多,五谷雜糧,蛋肉果蔬,皆不挑剔。體重一直上不去,偏瘦,面色淡白無光澤,如油垢蒙面,洗之不去,眉頭緊鎖終日不見笑容,肢倦乏力,手腳涼冬季尤甚,腸鳴時作時止。大便日3-4次,稀溏,常腹痛,舌質淡嫩,苔略厚,脈濡。
辯證:脾寒氣陷,運化失司。
治則:升陽舉陷,健運中州。
處方:三關、補脾、順八卦、補大腸、二馬、一窩蜂。
臍灸粉:健脾胃粉。
體會:慢性腹瀉是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中一種常見的癥狀,中醫(yī)學將其稱其為久瀉、脾瀉、腎瀉、虛瀉等。其成因或外邪直中臟腑或飲食失宜,或素體脾胃虛弱等,都可導致本病的發(fā)生。其病機為脾胃功能失常,中焦運化無力,氣機升降紊亂,清濁不分,傳導失司,引起泄瀉。本方重用三關、補脾、補大腸,溫中補虛,升舉陽氣,使其水谷固澀有力,水谷有別,二馬、一窩蜂,溫下焦腎陽,中下二陽得以溫運,寒濕可祛,腹瀉可止。患兒推拿十余天后,大便逐漸恢復正常,一天一次,體重也增加數(shù)斤,孩子久違的笑容也上眉梢,其母甚喜。一次又一次兒推成功案例,是對我最大的鼓勵,深感中醫(yī)藥的神奇魅力。有成功也有失敗,每每敗案,也讓我一次又一次懷疑兒推療法,對中醫(yī)理論產生動搖,靜下心來,細閱內經、傷寒,溫病等著作,諸多敗案皆因辨證失誤,方證不符,責之粗心大意讀書未到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