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茶濃,大量新茶陸續(xù)上市。品茗當(dāng)然需佳器,近日,記者做客張炳德的紫砂壺茶具店,聽聽他與紫砂壺所碰撞的故事。
賴以生存的寶物可持續(xù)發(fā)展是王道
張炳德的鋪?zhàn)釉谀巷L(fēng)古道,店面雖然不大,但擺滿了各式紫砂器具,錯落有致,自成一番天地。張炳德是根正苗紅的宜興人,據(jù)他自己介紹,自2000年來佛山,堅持著堅持著,不知不覺7年過去了。
“市面上有所謂的灌漿壺、半手工壺、純手工壺就已經(jīng)讓很多人難以分辨了,更別說還有不同級別的工藝美術(shù)大師制壺。沒有一個評判標(biāo)準(zhǔn)可以給紫砂壺定價,有的人幾十元便入手了一個紫砂壺,有人花費(fèi)數(shù)萬元才購得一個紫砂壺?!睆埍卤硎?,價格的混亂加上茶客對紫砂壺的不了解,讓很多潛在的客戶,望而卻步。取得佛山茶客們的信任,是前幾年經(jīng)歷的最艱難的事了。
紫砂泥是宜興特有的礦石寶藏,也稱“五色土”、“富貴土”,用紫砂泥燒制的紫砂壺,因?yàn)槭綐?、形制多變,加之具有特殊的雙重氣孔結(jié)構(gòu),既能透氣怡香,又能保水保溫,歷來受到許多文人雅士的追捧,宜興也因此聲名顯赫。
著名的黃龍山礦井就位于自己的家鄉(xiāng)丁蜀鎮(zhèn),張炳德說,這里以家族為單位,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會從事與紫砂相關(guān)的工作。有專門煉泥料的、有專攻紫砂茶具的、有制作紫砂工藝品的等等?!皩Ξ?dāng)?shù)厝藖碚f,紫砂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寶物,能夠長此以往的造福后人,一直是我們的愿望,我們比任何人都希望這個行業(yè)可以健康持久的發(fā)展?!?/p>
紫砂壺貴在哪?工藝是關(guān)鍵
“紫砂礦確實(shí)是越用越少的不可再生礦產(chǎn)資源,黃龍山的紫砂礦現(xiàn)在雖說限制開采了,但當(dāng)?shù)乩习傩帐种械拇媪窟€是不少的,至少還能讓幾代紫砂藝人不用考慮“泥料斷檔”這個問題。而且周邊地區(qū)的紫砂礦雖說沒有黃龍山的好,但也是有的?!?/p>
張炳德說,紫砂礦泥是在夾泥、嫩泥陶土礦中,夾雜的特種泥礦。紫砂壺蜚聲海內(nèi)外后,很多外地人都蜂擁至宜興,私自亂挖亂采,倒買倒賣,賺取暴利。但因?yàn)閷ψ仙暗V泥的不了解,所以往往干出“除去精華,留取雜質(zhì)”的事情,造成了市場混雜和大量的礦泥浪費(fèi)。“政府進(jìn)行封山之后,這種現(xiàn)象就好多了?!?/p>
紫砂壺在制作時不能使用普通陶瓷的拉胚法,因?yàn)槠湔承圆粔?,所以紫砂壺的制作要慢慢的拍泥片,然后將壺身、壺底、壺嘴、壺把進(jìn)行拼接,再慢慢俢胚。
正因?yàn)槿绱?,無論是“借助模具的半手工制作”還是“全手工制作”,除難易程度不同,經(jīng)歷的過程和耗費(fèi)的時間都不短。張炳德說,這是紫砂壺不便宜的關(guān)鍵,所以一把半手工壺,也要好幾百元錢。若是你僅花了幾十就買了一把紫砂壺,很有可能是灌漿壺。灌漿壺制作雖然簡便很多,但一般會加入一種玻璃水的化學(xué)物質(zhì),提高粘性。
存茶神器——紫砂茶葉罐
近日,與茶友喝茶時發(fā)現(xiàn),很多茶店都擺放著高近一米,直徑近半米的巨型紫砂茶葉罐用來藏茶。記者就這一情況表示好奇,佛山茶人董娟華替記者解惑。
董娟華說,普洱茶屬后發(fā)酵茶,可以把存儲過程視作普洱茶加工制作的一個延伸。在存放過程中,與空氣接觸,會慢慢醇化,好的存儲會進(jìn)一步提高普洱茶的品質(zhì)。
紫砂泥料的雙氣孔結(jié)構(gòu),既能保持茶葉的透氣性,又可以保證內(nèi)部的茶葉不受外部的異味的影響。董娟華說:“這么大的紫砂茶罐,能讓茶葉保持在一個穩(wěn)定的微環(huán)境中,更利于茶葉的轉(zhuǎn)化。而桌上這種小型的茶葉罐,更適宜用作短時間的醒茶器,我們從茶倉里取出一餅新茶時,可以將茶餅弄散,讓茶快速從沉睡中‘活躍過來’?!?/p>
一位李姓茶友表示,如果你認(rèn)為茶葉罐就只是存儲茶葉的罐子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shí),茶葉罐的職責(zé)不光是為了專門貯存茶葉,它還是茶人的雅器和把玩之物,是一件裝著喝茶者細(xì)密感知的工藝品。
紫砂壺制成記:紫砂壺制作常見的四種基本成型手法
明清時期,宜興窯以其當(dāng)?shù)鬲?dú)特的紫砂陶土,在皇家御制和文人參與的共同作用下,制作出了名噪一時而至今不衰的紫砂器。
紫砂泥有著絕佳的可塑性,制作時的最大特點(diǎn)是個體完成單個創(chuàng)作,因而帶有豐富的個性特征其造型“方非一式,圓不一相”。從礦石到成型,一把紫砂壺,它所承載的又豈是一壺茶。
宜興紫砂壺的成型方法,有手工(打身筒、鑲身筒)、半手工(模具)等。其中手工成型是傳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打泥片,打泥條,打坨只
打泥片是制作茶壺的第一道工序。程序是將濕潤適度的紫砂壺塊泥在泥凳上展延,形成所需的厚度和圓度,要點(diǎn)是厚薄均勻。泥片打成后,視茶壺的大小再用矩車劃成所需要的規(guī)格待用。
打泥條是把備好的泥條塊用搭子捶打展延成長條泥片,平正后均勻,厚度由所做作品需要而定,劃出平行,略長于所用之尺寸備用之。
打坨只和打泥片一樣只是稍厚一些,敲打的泥片多為圓形,大多為左手拿泥片,右手拿搭子,邊打左手邊轉(zhuǎn),往往是要求中間厚,四周相對薄的泥片,整體厚度也較先前的泥片為薄,最后放在泥凳中間整勻。
四種基本的成型手法
紫砂壺壺的傳統(tǒng)手工成型工序基本有四種手法,即:用泥條圍圈鑲接成型的“圍身筒成型法”,將圍圈好的身筒繼續(xù)拍打憑空成型的“打身筒成型法”,用泥片鑲接成型的“鑲身筒成型法”,和將上下兩個泥片虛坨成深淺半圓部件合為一體成型的“合身筒成型法”。最多使用的,也是最基本的成型技法,則是“打身筒”和“鑲身筒”兩種成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