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紫砂壺享譽世界,不少人會拿宜興紫砂的名頭炒作,讓很多愛壺人士對紫砂產(chǎn)生了很多誤解,今天我們總結了網(wǎng)上搜羅的紫砂傳言,來和大家說說,這紫砂壺的真正面目。
01
1、世間早無朱泥的存在?
朱泥的特性使得它不似其他泥料容易成型,因為它的收縮比高,燒制溫度稍有出錯就毀之一旦,而且本身在礦料來說,朱泥也少于其他的泥料。所以,東西少不等于沒有,而且朱泥乃上好的泥料,只能說物以稀為貴。
02
紫砂壺不適合泡綠茶,還是玻璃杯泡好
俗話都說,天下泡茶利器紫砂為首,因為紫砂獨特的透氣性和存香的特質(zhì),用來泡茶,對茶湯的形成和不同茶具不一樣,紫砂泡綠茶不是不好喝,而是你不會泡,首先要選對適合的壺型和泥料,口大出水順暢,身筒矮的,泥料最好是紫泥系,因為透氣性好。
泡好綠茶,水溫也是重要的一步,一般不超過90度,好茶只需80度,出茶后倒入公道杯,也要把壺蓋打開降溫,防止把茶悶熟。而有人說玻璃可看茶浮浮沉沉的“風景”,我倒覺得是次要的,畢竟喝茶還是為了品茶,入口的芬芳,入喉的苦澀,沒必要為了看每次都同樣的風景而摒棄茶的本真。
03
茶事過后只清洗壺體表面
紫砂壺清洗里外都需要,很多壺友為了所謂的“茶山”而特地不清洗,讓茶垢堆積在壺內(nèi),說這樣是養(yǎng)壺,其實早就有很多專家表明,茶垢對人體有害,長久下來肝臟功能會因此受到影響。所以茶具內(nèi)部需要保持干凈,真正的養(yǎng)壺應該是溫潤的光澤而不是茶垢。
04
用過洗凈就直接放在盒子里
有些壺友可能怕不小心打碎愛壺,就放在盒子里保存,即使用過洗干凈后也放進盒子里,生怕磕磕碰碰傷了自己的壺,但是這樣會讓你的壺發(fā)霉產(chǎn)生異味!紫砂壺使用過后洗凈還需要放在通風處晾干,也不能直接暴曬。
05
什么泥料是最好的
很多小白剛接觸紫砂,知道泥料之后就會問這樣的問題。紫砂壺的泥料多,怎么多?紫泥、紅泥、綠泥就可以分出幾十種泥料,它們各有千秋,各有優(yōu)缺點。沒有人敢說哪種泥料絕對的好,就像人一樣,誰能說哪個人就是最優(yōu)秀的呢?
06
哪個泥料的壺泡茶好喝?
鑒于和上面的問題一樣,依舊是泥料的問題。在眾多人的試驗中,還沒有人一致的認為某種泥料泡茶好喝的結論,所以大家盡可根據(jù)自己喜歡的泥料和它的特性來選擇什么泥料的茶具。
07
紫砂壺用久了可以不用茶葉?
我覺得傳言這個的人一定是異想天開,他們一定會帶上“紫砂隔宿不餿”這句話,紫砂壺的透氣性確實不錯,但如果真的在夏天這么做,你覺得還會不餿嗎?何況茶葉在壺里放了這么長時間,堆積的茶垢也是對人對壺都不好的。而不放茶葉這種想法,大家可以想想,你家的電飯鍋,是不是只要煮了很多米飯用久了以后不放米都可以煮出米來?
08
全手工和半手工的差別是不用工具嗎
有這種想法的人一定對紫砂不夠了解,制作一把壺起碼要用到十幾件工具,記得某位紫砂大師曾公開過,自己制壺用過最多的工具達到了109件。你要說不用工具,大概是小朋友過家家的玩法。
全手工和半手工只是差了一個模具,全手紫砂壺是壺身成型到壺體配件等細節(jié)都手工制作。而半手工是借用模具壓出了一個壺型后再手工制作其他的部位。
09
紫砂礦料接近枯竭?
大家知道,礦石深埋于土內(nèi),它們分布在堅硬的巖石下,而且礦層厚度一般在幾十公分到一米左右,也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2007年的時候,宜興實行了地方性的法規(guī):為保護環(huán)境,對紫砂礦料的利用進行了限制,采取總量控制、限量開采、提高利用率的措施。
紫砂壺享譽世界,不少人會拿宜興紫砂的名頭炒作,讓很多愛壺人士對紫砂產(chǎn)生了很多誤解,今天我們總結了網(wǎng)上搜羅的紫砂傳言,來和大家說說,這紫砂壺的真正面目。
- END -
看完你對紫砂有新的了解了嗎?
更多紫砂相關的問題
可以聯(lián)系欣兒的微信號
一起來探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