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欧美精品成人动漫二区|国产中文字幕综合色|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1. 
      
        <b id="zqfy3"><legend id="zqfy3"><fieldset id="zqfy3"></fieldset></legend></b>
          <ul id="zqfy3"></ul>
          <blockquote id="zqfy3"><strong id="zqfy3"><dfn id="zqfy3"></dfn></strong></blockquote>
          <blockquote id="zqfy3"><legend id="zqfy3"></legend></blockquote>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任造化入心 用筆墨冶鑄——杜平山水畫的筆墨意境

          ▲ 著名畫家杜平先生

          【人物檔案】

          杜平,字琦璋,號瑞石,別署瑞石杜平、杜平瑞。中國人民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杜平工作室導師,中國人民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中國畫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畫名家推廣工程課題班班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畫藝術創(chuàng)作中心副主任,中韓書畫聯(lián)誼會理事,張復興工作室助教導師。

          ▲ 杜平作品:《西塘人家》 34cm×136cm

          任造化入心 用筆墨冶鑄

          ——著名畫家杜平先生山水畫的筆墨意境

          ■ 記者 邵妙苗

          近日,在中國人民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中國畫研究院揭牌儀式上,記者有幸結(jié)識了當代中國畫界的多位名家,著名山水畫家杜平老師,便是其中之一。翻開杜平山水畫集,滿紙煙云撲面而來;欣賞杜平現(xiàn)場作畫,但見他在看似不經(jīng)意的勾皴擦點染中,營造出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大山大水。

          杜平的山水畫具有震撼人心的氣魄和力量。他下筆時胸有成竹,果斷有力;用墨時意氣風發(fā),翰逸神飛。他的山水畫,在筆墨的輝映中,達到了“剛健既實、輝光乃新、風清骨峻”的藝術效果。他那清新、剛健、明朗、壯麗的作品,讓人深深感受到自然豪邁的氣息,感受到由心生發(fā)的山水刻畫的魅力;他那些既不失傳統(tǒng),又個性鮮明、別開生面的作品,在演繹傳統(tǒng)文化詩情畫意的同時,又給人以現(xiàn)代氣息的審美震撼。他在山水畫創(chuàng)作中的筆墨運用與意境創(chuàng)構(gòu),在技法上的高遠追求和堅持不懈的創(chuàng)新精神,讓他達到了中國畫創(chuàng)作的新境界。

          ▲ 杜平作品:《三塊石森林公園寫生稿》 34cm×138cm

          濃淡枯濕,相映成趣

          杜平老師的山水畫,氣勢雄奇,雄渾蒼勁。首先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繪畫的用筆用墨。他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注重吸收千百年積累下來的山水畫創(chuàng)作經(jīng)典技法,在繼承前人的取勢和筆意上結(jié)合了草書的手法,更是著重強調(diào)了對墨色的要求。從他現(xiàn)場創(chuàng)作的《春山溪水》《霄林煙翠》等作品中,都能發(fā)現(xiàn)他對傳統(tǒng)技法的熟練與精到的運用。他的山水畫,線條起伏連轉(zhuǎn),鐵畫銀鉤;用筆灑脫自如,墨色濃淡交織,過渡自然;風格千姿百態(tài),出神入鬼,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山水形式。

          杜平擅長于巧用濃淡枯濕。他往往一筆畫到底,從豐腴多姿、潤含春雨的濕筆,一直畫到干裂秋風、氣清質(zhì)實的枯筆。筆濕時,他便畫線,筆枯了,他便皴擦……他還擅長用水去豐富墨法。他告訴記者:筆墨的濃淡枯濕變化主要在于其筆中含墨量和含水量的多少。黃賓虹說:“古人墨法妙于用水。”山水畫講究濃淡、干濕、蒼潤,使墨色富有變化,這就需要以水調(diào)墨或以墨調(diào)水。

          杜平擅長在用墨的過程中掌握筆性,體現(xiàn)出山水畫的音樂節(jié)奏感。他注重運筆時的節(jié)奏韻律,注重用筆的速度和節(jié)奏的變化所產(chǎn)生的不同墨韻。他在運筆時,輕重徐急交替進行,點畫的長短、粗細、剛?cè)岫加休^大的反差,極富變化,增加了作品的生動性和躍動感。畫面上的線條,也有如音樂般充滿了靈動的旋律,筆勢奇縱,連綿不斷,起伏迭宕,洶涌澎湃,有一種強烈的貼近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節(jié)奏感,表現(xiàn)出生氣郁勃的宏大氣勢,給人以樸拙遒勁的美感。

          ▲ 杜平作品:《古寨山居圖》 68cm×136cm

          杜平的繪畫創(chuàng)作十分重視線條的表現(xiàn)力。中國畫主要通過筆墨在宣紙上的奔騰游走所形成的線條,去勾勒外在世界的形貌氣質(zhì),去表現(xiàn)藝術家胸中的宇宙氤氳。因此,線條的表現(xiàn)力也就成為中國畫最基本的媒介。一個畫家,如果他的筆下描畫出來的線條,能夠根據(jù)表現(xiàn)對象的特征與自己對這一對象的獨特體認,用粗細得宜、濃淡得當、曲直相成、緩急相稱的墨線,把胸中的意象轉(zhuǎn)化為筆下的藝術形象,那么,他在繪畫藝術中就進入“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了。杜平的畫作,讓我們看到了畫家朝著這樣一個目標堅持不懈的努力,看到了經(jīng)過崎嶇山路上艱苦攀登之后成功登頂?shù)膭倮c輝煌。

          杜平在用線條勾勒山石樹木的輪廓之后,又用范寬的“雨點皴”于脈絡處皴雨點形狀之筆墨,并用淡墨“破”凹處,再在山頂加點。短促有力的筆觸,生動地表現(xiàn)出巖石的紋理和質(zhì)感,畫中的山崖峭壁也就顯得格外渾厚壯觀。

          杜平告訴記者,要熟練掌握這些技法,達到得心應手的境界,是很不容易的。墨的干枯與濕潤,蘸的飽滿與浮淺,運筆的輕重與緩急,都是能否成功地實現(xiàn)畫家預想效果的重要要素。但是,“筆”不只是一種工具,“墨”也不只是一種黑色的顏色,它們是中國文人表達心靈情感及其精神意志的一種載體。筆墨并不是單純的技法問題,而是畫家在觀察自然、感悟人生的基礎上,對氣象萬千的客觀世界的某種概括與抽象,在筆墨點染之中,也就澆了心中塊壘。

          我們看到,在杜平的山水畫作品中,筆墨以或急或緩的節(jié)奏、或聚或散的墨跡、或澀或潤的格調(diào),表現(xiàn)著畫家心中的山巒巖石、樹木花草,成就著一種特有的氣勢,烘托著幾分古樸的情韻。如他的作品《霄山夜曲》,描繪了一輪滿月映照下的山村。長短相諧的筆觸,濃淡相映的墨趣,時而疏朗、時而緊密的構(gòu)圖,很好地體現(xiàn)了靜謐幽深的意境。正是由于筆墨的熟練運用,讓讀者更深刻地領略了畫家胸中優(yōu)雅的情懷及其對親人、友人乃至天下人“千里共嬋娟”的殷切期盼。

          ▲ 杜平近期寫生稿

          ▲ 杜平近期寫生稿

          杜平愛畫樹。他的很多山水作品,如《氣韻和順》《金色故里》《三塊石森林公園寫生稿》等,畫面上都是以樹為構(gòu)圖主體的。在這些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畫家筆下的線條:有的以蒼勁老辣的濃墨重筆,表現(xiàn)飛龍蟠虬的老枝;有的以柔軟流暢的曲線,描摹垂柳的優(yōu)雅清秀;有的以硬朗挺拔的直線,刻畫松樹堅強的品格、百態(tài)的風貌和儀態(tài)萬方的情韻……在創(chuàng)作中,畫家淋漓盡致地發(fā)揮著線的表現(xiàn)力,無論是“行云流水描”,還是“鐵線描”,都是畫家在高超的技藝表現(xiàn)中透現(xiàn)出豐富的內(nèi)在意蘊。

          在杜平筆下,松樹尤顯蒼勁。品讀杜平山水畫《自在家園》,但見古茂蒼松傲然挺拔屹立,如龍騰虎躍,造型造景氣勢撼人;松針筆法灑脫靈動,圓渾雄壯,墨色濃淡相宜,干濕得當,富有空間層次的變化;松干以破墨法,或以枯筆、渴筆、禿筆破墨,或以沒骨法寫枝干,再用刷絲飛白筆法寫松干枝肌理,筆墨相滲互透,筆中有墨,墨中有筆,稍加濃墨苔點和干擦,以筆取氣,以墨生韻,寓意內(nèi)涵深邃,使蒼松凜然正氣噴薄欲出。

          杜平山水畫中的筆墨藝術,在繼承中國畫美學精神的基礎上,表現(xiàn)出孜孜不倦的創(chuàng)新追求,他的很多作品都充分顯示了這種艱苦探索的努力。如在《六渡寫生稿》這幅作品中,畫家在用線條去刻畫山的形貌的同時,還用濃墨去展示山的崇高偉岸和突兀奇峻的氣勢與精神,能讓人感到山色的蒼潤與峻峭,給觀賞者以仰山知峻的心理感受。淡墨與留白的運用又達到了恰到好處的境界,畫面中那些團塊狀的濃墨的密集緊湊,更與舒展閑散的淡墨相映成趣,體現(xiàn)出一種相反相成的藝術辯證法。

          作為中國畫藝術表現(xiàn)的基本手段,用筆用墨本來就是密不可分的,兩者之間很難劃出一條涇渭分明的界線。中國畫運筆講究點、鉤、皴、擦之法,講究下筆的輕重、徐疾、偏正、曲直、濕筆、側(cè)筆、圓筆、中鋒、偏鋒、逆鋒等表現(xiàn)方法,講究淡墨、濃墨、潑墨、積墨、焦墨以及破墨、飛墨之法,還有諸如“五墨”“六彩”之說,當這些技法能夠隨心所欲地表達心中丘壑的時候,藝術境界也就呼之欲出了。在杜平的畫作中,我們看到了畫家在經(jīng)過千錘百煉之后達到的超越技藝之上的精神追求和藝術創(chuàng)新。

          ▲ 杜平作品:《金色故里》 68cm×68cm

          杜平山水畫的藝術成就,建立在一整套筆墨戰(zhàn)略觀基礎之上。他用“十字架”來形象地表述自己的理論:從十字架的交叉點向四個方向伸展,這四個展臂分別代表了山水畫的四大追求:“至高”“至尚”“至深”“至遠”。至深——即深入挖掘本真的自我,找準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至尚——即追求時尚,貼近研究當代審美取向,用當代的眼光研究自然界,筆墨當隨時代;至遠——即師古,學習傳統(tǒng)的技法、境界和意境,站在巨人的肩上繼續(xù)前進發(fā)展;至高,即深入研究前三者之后,必將達到的藝術成就和藝術境界。

          杜平說:“山水畫真正的老師有三個:文化傳統(tǒng)、自然造化和自我——即原初的自己。而在繪畫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尋找自我,尋找那個純真的自我,尋找那個自由自在、不受約束的自我!畫山水畫沒有對與錯,就是追求純真的境界。而有些人學山水畫,偏偏找不著自己,把小時候純真的東西給丟了。而作為一個好的山水畫家,就應該回歸自己的內(nèi)心,把繪畫當成一種事業(yè)?!?/p>

          杜平指出,十字架的交叉點代表“筆墨”,因為筆墨是山水畫的中心點。作為山水畫家,我們一定要找到這個中心點。歷史是一條豎線,時代是一條橫線,只有真正找到了這個結(jié)合點,才能站在時代與歷史的交叉點上。當然,這個交叉點對于一個畫家而言,并不是清楚地顯現(xiàn)在你面前的,所以,這就需要每個人用智慧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找到自己真正的坐標。

          事實上,歷代大師都是站在那個交叉點上的,所以他們才能成為大師。譬如“元四家”“明四家”,清“四王”“四僧”,近代的黃賓虹、傅抱石、潘天壽、李可染等人,其實他們都是站在這個交叉點上的。他們創(chuàng)造的作品既傳承前代,更引領當代。在歷史上,他們是獨一無二的,這就是因為他們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筆墨。

          ▲ 杜平作品:《騰沖印象》 230cm×180cm

          氣韻流動,意境深遠

          清代方薰在《山靜居畫論》中這樣說:“作畫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則奇,意高則高,意遠則遠,意深則深,意古則古?!倍牌降纳剿?,能夠很好地運用筆墨的表現(xiàn)技法,以墨的黑、白、灰與筆的舒、徐、頓為主線,體現(xiàn)出物象豐富的結(jié)構(gòu),讓人感受到一種典雅雋永的風格,引領人們?nèi)ヮI悟那筆墨之外的意蘊,這就是杜平山水畫所追求的藝術意境。

          杜平不僅有自己一套完整的筆墨觀,還有一套完整的寫生觀和構(gòu)成觀。他認為,山水畫家深入生活就是要到大自然中去,到自然中去寫生,到自然中去創(chuàng)作,要多沾一點山水靈氣和人間煙火。杜平告訴記者:舉凡有成就的山水畫大家,大多走遍名山大川,游歷于自然山水之中。如黃賓虹九上黃山,五游九華,四登泰岳,華夏河山無所不覽,他的許多作品都是對大自然的描摹——寫生得來,因而生機盎然、氣韻生動;李可染是倡導寫生的身體力行者,堅持終生的寫生生活,他說:“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生活是第一位的”,而“寫生是熟悉描寫對象的必由之路”,“寫生是繪畫基本功中最關鍵的一關”。經(jīng)驗表明,藝術家只有到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才能創(chuàng)作出鮮活的、感人的作品。

          杜平的大部分作品也來源于寫生,而且從寫生到創(chuàng)作轉(zhuǎn)換的過程有一套方法論。他說,山水畫要真實地反映自然事物,不能拋開自然去造境;但也不要簡單地追求所謂“像”,而是要在創(chuàng)作中追求自然的意象和意境。齊白石曾經(jīng)說過:“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則媚俗,不似則欺世?!痹诶L畫的過程中,要順其自然,自然而然,筆筆生發(fā),相映成趣。山水畫源于自然,所以首先要“師造化”,要忠實于描寫對象,要忠于生活。然而,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忠于自然并不是要搞自然主義。正如黃賓虹所言:“山川自然之物,畫圖人工之物。山川入畫,應無人工造作之氣,此畫圖藝術之要求。故畫中山川要比真實山川為妙。畫中山川,經(jīng)畫家創(chuàng)造,為天所不能勝者?!崩羁扇菊f得更通俗,他說“脫離真實不對,完全依靠對象也不對”,繪畫“不與照相機爭功”。如果專求形似,再似也似不過照片。因此,要在神似上下功夫,創(chuàng)造審美意象,營造審美意境。

          ▲ 杜平作品 :《六渡寫生稿》 68cm×136cm

          杜平認為,面對不同的物象,寫生應該主要抓特征。寫生寫的就是構(gòu)成,而構(gòu)成本身就是關系,關系要用結(jié)構(gòu)去體現(xiàn):即用筆墨結(jié)構(gòu)、色彩結(jié)構(gòu)去體現(xiàn)物象結(jié)構(gòu),筆墨結(jié)構(gòu)和色彩結(jié)構(gòu)掌握好了,畫面就是和諧的,就是溫潤如玉的。

          從杜平山水畫的審美追求中,可以發(fā)現(xiàn)他對傳統(tǒng)文化意境美學的理解是非常精辟的,把握是十分高妙的。杜平對于山水形象的創(chuàng)造,絕不是純客觀地去復制自然,而是充分地調(diào)動自己的精神世界去擁抱真山真水,把自己心靈中出現(xiàn)的或波瀾壯闊、跌宕起伏,或細致入微、平和舒暢的內(nèi)心活動所產(chǎn)生的情思,通過筆墨去表現(xiàn)自然、社會和精神三種世界融為一體之后,展現(xiàn)生機勃勃的生命風采、無窮無盡的靈感韻味和清新獨特的情調(diào)意趣,展現(xiàn)人與自然的有機和諧。

          正是由于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內(nèi)心世界化入到對于景物的描繪之中,所以杜平筆下的山水,表現(xiàn)的不是純自然的形象特征,而是具體的觀賞對象在畫家心目中形成的特殊意象。

          “山水畫的第一要旨是意境?!倍牌嚼蠋熞贿叜嫯嫞贿厡τ浾哒f。的確,在山水畫創(chuàng)作中,杜平不僅清晰地勾勒出其心中的藝術意境,而且向大眾描摹展示出他寬廣博納、承古求新、執(zhí)著追求的深厚情懷。他的山水畫技法大多采用大斧劈皴結(jié)合小寫意,色彩典雅清麗,構(gòu)圖層次分明,格調(diào)高雅,氣勢壯觀,充滿詩情畫意,讓人感受到生活的氣息和自然的和諧。

          ▲ 杜平近期寫生稿

          ▲ 杜平近期寫生稿

          杜平說,中國畫講究“氣韻生動”,不拘泥于物象外表的肖似,而多強調(diào)抒發(fā)作者的主觀情趣。中國畫講求“以形寫神”,追求一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中國畫的這種寫意性,歸根結(jié)蒂還是從觀察大自然而來的,即“師法造化”。但是,中國畫特別是山水畫的這種表現(xiàn)力,是畫家們主觀記憶的結(jié)果,不是現(xiàn)場寫生的結(jié)果。山水畫講求的是章法意蘊和用筆用墨的技巧,而不是真實,比如山石的畫法技巧就有多種,如斧劈皴、披麻皴,荷葉皴等等,這就形成了它的獨特風格和傳統(tǒng)。

          《云夢山寫生》系列,是杜平近年來傾注了大量心血的寫生力作。畫家一改前人牛毛、斧劈、鐵線、米點等山石技法,以別開生面、肆意游走的皴、擦、點、染,控制得恰到好處的洇暈,以及體現(xiàn)時代風貌的色彩,繪就出一派筆墨迷蒙、氣韻流動的夢中家園。但這氣韻流動的夢中家園,卻讓觀者的心沉靜、靜謐,有融入自然的超脫。《云夢山寫生》系列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其筆墨、意境、神韻體現(xiàn)了畫家既傳統(tǒng)又新穎的畫風追求。

          “李可染說過,中國畫創(chuàng)作要以最大的功力打進傳統(tǒng)里去,還要以最大的功力打出來。有的人打不出來,就像蠶作繭似的,最后咬不出,困在里面變成蛹了。只有能打出來的,才能破繭成蝶?!弊鳛槔羁扇镜脑賯鞯茏樱芙逃趶垙团d、龍瑞、滿維起、李魁正等名師的杜平,在談到自己的山水畫創(chuàng)作時,坦言離不開自己的師承關系:“李可染說,畫家需要哲學家的頭腦、詩人的感情、科學家的毅力、雜技團的本領。這四句話指導了我全部的藝術實踐?!?/p>

          ▲ 杜平近期寫生稿

          杜平認為,山水畫家首先必須是哲學家。以哲學家的眼光觀察物象結(jié)構(gòu),才能抓住物象本質(zhì)的美;以哲學家的辯證思維對待生活的現(xiàn)象,才能更深刻地領悟創(chuàng)作中黑與白、疏與密、蒼與潤等各種對比,產(chǎn)生更豐富的表現(xiàn)。杜平說,這些認識和體會全部來自實踐?!靶膶W”在中國哲學史上還沒有形成完整體系的時候,倪云林、王蒙等山水畫家,就已經(jīng)把心象的表達通過宣紙展現(xiàn)出來了。

          “創(chuàng)作必須傾注全部情感。而詩人的感情恰恰是最濃縮的感情,所以山水畫家必須有一顆不老的詩心。只有以情作畫才能畫出打動人的作品,只有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情感是作畫的關鍵,真正的山水畫家在創(chuàng)作中,越畫越快樂。而感受快樂就在于挖掘心靈,自由釋放,尋找自己,尋找感動,表現(xiàn)心目中的山水?!?/p>

          至于科學家的毅力,杜平以“百折不撓”和“嚴謹”表達著自己的理解:“創(chuàng)作不能知難而退,要有科學研究的持之以恒;同樣不能想當然,要像科學實踐一樣嚴謹,精微必究。有些人把繪畫看得很容易,認為誰都可以來,其實不行。因為沒有經(jīng)過仔細研究和練功的繪畫根本沒有準頭,更不論意境了?!?/p>

          當記者問到雜技團的本領時,杜平笑了:“技巧純熟也是創(chuàng)作的必要條件。比如走鋼絲。演員先從一根繩練起,然后粗鋼絲、細鋼絲……直到可以表演在細鋼絲上騎自行車、倒立、帶人,這樣的效果是技巧熟練的結(jié)果。所以,李可染強調(diào)的這四條,囊括了從內(nèi)功到外功、從理論到實踐的辯證領域?!?/p>

          “江流有聲,斷崖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边@是蘇軾《后赤壁賦》中的一段描寫,繪聲繪色,有景有情。讀杜平老師的山水畫《云夢故里》,讓人進入同樣的情景交融的妙境。杜平將從這情景交融的文字描繪中得來的深刻感受,恰到好處地融入筆墨之中,構(gòu)造出新的意境。這里面既包含作者深刻的詩意感受,也是作者樸素率真的思想感情、精神氣質(zhì)和藝術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

          ▲ 杜平作品:《云夢山居圖》 34cm×136cm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自然是人類生存之本,亦是中國傳統(tǒng)藝術之源,更是中國山水畫之根。杜平認為,自然在山水畫中有著獨特的地位。山水畫自始至終都離不開自然,沒有自然就沒有山水畫。中國山水畫是以自然山水為基本素材和題材,并以自然山水為主要審美對象的繪畫藝術。山水畫通過特定的形象符號,表現(xiàn)的是畫家的心性和獨立的人格,表現(xiàn)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山水畫家應該從“心靈法則”出發(fā),回歸自然,到自然中去體味自然,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對應關系,如天人關系、物我關系、心物關系。簡單地說,山水畫是“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藝術觀照。

          杜平說,中國畫的氣質(zhì)、情趣、法理,在山水畫中得到了最充分、最典型的展現(xiàn)。只有理解了山水畫的奧妙,才能真正地把握中國畫的本質(zhì)。中國的山水畫不同于西方的風景畫,不是只立足于忠實地描摹眼前的實景,而是畫家將他對整個宇宙萬物、生命本體的思考和體悟融化在那千山萬水中,是藝術升華的哲學思考。因此,山水畫是中國人的人生哲學特別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體現(xiàn)。中國道家哲學的自然觀,本質(zhì)上體現(xiàn)了一種人與自然的關系,這就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中國山水文化表現(xiàn)的一個基本基調(diào)就是“天人合一”。山水畫體現(xiàn)出的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天人合一”的藝術表現(xiàn),人與自然是親近的、平等的、融合的,人不是自然的改造者或征服者,人也無需表現(xiàn)出對自然的恐懼和崇拜,人與自然是和諧共融、平等互賞的關系,山水應當“作為人來親近,作為能響應其琴韻的知音相待”,“撫琴動操,欲令眾山皆響”(宗炳語)?!巴镌疲耧w揚;臨春風,思浩蕩”(王微語)。

          基于這種哲學思考,杜平老師對黃賓虹山水畫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認為,現(xiàn)在很多研究黃賓虹的畫家只是覺得他的墨是黑的,越來越黑,反復地積墨,還有各種墨法的研究,如他的宿墨表現(xiàn)出的積墨、破墨、潑墨。其實,認真研究黃賓虹作品,會發(fā)現(xiàn)黃賓虹對用色用水的研究也非常到家。黃賓虹從“道法自然”的中國文化源頭入手,以“渾厚華滋”而不失“色彩燦爛”的風格,表現(xiàn)了中國人對“天人合一”的不懈追求,體現(xiàn)了中國山水畫對人文精神的不懈堅持。杜平以此作為自己的美學旨歸,決意在新的文化環(huán)境中,用山水畫表達人與自然的關系,重塑中國山水文化精神。

          ▲ 杜平作品:《茂林芳源》 240cm×123cm

          大自然是山水畫的源泉和靈魂,山水畫是對大自然的藝術表現(xiàn)。從“天人合一”的理念出發(fā),杜平老師將自然山水融于胸中,用心靈冶鑄,將個人的生命體驗和山川煙嵐融化為遠離塵世喧囂的理想之境。他在繪畫的過程中,追求心靈的自由,追求心靈的外化,追求心靈與大自然的溝通。杜平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過程,是心靈飛翔的過程,是感情抒發(fā)的過程。走近杜平山水畫,能夠使人迅速沉靜下來,能夠讓人走進自己的內(nèi)心。

          杜平山水畫正是“天人合一”的藝術表現(xiàn)。在《茂林芳源》中,畫面上,那默立于天地之間的一座座山峰是那么崔嵬高峻,崢嶸峭拔,連蔥郁的樹木在這奇峰險壑下也顯得渺小。云霧在山間繚繞,山泉在峰腰飛湍,溪流在峽谷喧豗,整幅作品充滿了一種生動飛揚的靈氣。畫家用淡淡的色彩點染山林和山頭,而用淡淡的墨色來皴擦遠處高低錯落、參差孤峭的群峰連山,使靜穆的峻峰云嶺顯得空靈超脫,勃發(fā)出盎然的生機。

          而在《古寨山居》中,他則另辟蹊徑,選擇以村寨民居、田園風光為題材,描繪春雨驟歇后的山寨:那滿山遍野的松樹、梨樹、楓樹生機勃勃,給山寨帶來盎然的春意;黑瓦白墻的山居錯落有致,潺潺的澗水流過門前;屋檐下涼曬的一排衣服像懸掛的萬國旗,整個山寨顯得清幽僻靜,讓人感受到一種遠離鬧市的靜謐和原始自然的野趣。

          《秋水依依》《西塘人家》等以江南民居為素材創(chuàng)作的系列山水作品中,花草樹木在微風中搖曳,小船在岸邊停靠,河畔數(shù)塊奇石,空中一抹淡云,而傍溪的老屋經(jīng)風雨侵蝕的痕跡清晰可見,古老的拱橋橫臥溪上,舍前舍后樹木蔥蘢,這恬靜秀美的江南水鄉(xiāng)猶如夢幻一般。其用筆寫意或濃或淡,潑墨潑彩交錯運用,其線條婀娜飄逸,墨色淋漓,畫面清新,充滿情趣,給人一種極大的審美愉悅。山水畫家杜平,正是用自己獨特的繪畫語言,來寄情山水,尋夢田園,表達“天人合一”的審美意趣。

          ▲ 杜平作品:《情系騰沖》 136cm×68cm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激情山水 境由心生——王培忠山水畫賞析
          氣勢恢弘,瑞凝筆墨 ——蘭佐山水畫賞析
          如何欣賞中國山水畫
          李正剛藝術欣賞
          董其昌山水畫的筆墨之美
          誰畫的江南山水畫比較好?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