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以倫理立國,注重家庭血緣親情,所謂血濃于水是也。但是在帝王之家卻缺少這種脈脈溫情,甚至還常常禍起蕭墻之內(nèi)。
中國歷史上,皇室成員之間的自相殘殺代不乏人,最觸目驚心,影響也最惡劣的是發(fā)生在唐朝的“玄武門之變“。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淵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首都長安城大內(nèi)皇宮的北宮——玄武門附近,發(fā)動了一場流血政變,殺死了其兄太子建成與其弟齊王元吉。其父高祖李淵無奈之下,被迫宣布李世民為太子,不久退位,李世民由此登上皇位,史稱唐太宗。
平心而論,這次事變中的李氏兄弟做事都不太光彩。太子建成、齊王元吉與秦王李世民為爭奪太子一位,早已積仇甚深,雙方都懷有殺心久矣。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里記載了這么一件事:有一次,李建成請李世民到東宮去喝酒。李世民喝了幾盅,忽然感到肚子痛。別人把他扶回家里,他一陣疼痛,竟嘔出血來。李世民馬上明白了,一定是建成在酒里下了毒,于是,趕快請醫(yī)服藥,總算慢慢好了,但從此對建成也起下殺機。
要說李氏兄弟,本來關系是非常友好的。在李淵起反隋的過程中,兄弟二人配合相當默契。直到唐朝建立,李淵即位后,李建成立為太子,李世民封為秦王,兩人才開始出現(xiàn)摩擦。太
太子李建成自知戰(zhàn)功與威信皆不及李世民,心有忌憚,就和弟弟齊王李元吉聯(lián)合,一起排擠和陷害李世民;而李世民為唐朝的建立下了巨大的功勛,自己也是文韜武略的一代英雄,手下人材濟濟,亦不服太子,雙方持續(xù)明爭暗斗。
經(jīng)過長期的斗爭,李世民集團逐步占上風,控制了局面,最終李世民設計在玄武門殺死了自己的長兄李建成和三弟李元吉。 李世民在襲殺建成、元吉之時,已布下了禁錮父皇的天羅地網(wǎng)。
玄武門之變發(fā)生時,李淵正在附近的海池內(nèi)泛舟游樂,聽到宮門外殺聲四起,正不知所措。這時,李世民派尉遲敬德(尉遲恭)全付武裝登上龍舟,嚇得李淵大驚失色,忙問:“`今日亂者誰邪?卿來此何為?”尉遲恭回答:`秦王以太子、齊王作亂,舉兵誅之,恐驚動陛下,遣臣宿衛(wèi)!“
李淵心知有變,便問裴寂等隨從的大臣:”不圖今日乃見此事,當如之何?“眾人異口同聲回答只有立李世民為太子才能平息動亂。李淵無奈只好應允,敬德立逼李淵:‘請降手救,令諸軍并受秦王處分?!崩顪Y見局勢無法逆轉(zhuǎn),只得派黃門侍郎裴矩到東宮曉諭諸將放下武器,這場廝殺才平息下來。
“玄武門之變“三天后,李世民被正式立為太子。李淵下詔:“自今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后聞奏?!蓖臧?/span>月,李淵傳位于李世民,歷史上享有盛名的”貞觀之治“也拉開了序幕,李世民成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明君圣主。“一俊遮百丑”,他殺兄害弟逼父的行徑也就很少被人提起了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不但殺死了建成和元吉及他們的親信,就連他們的子女也都被斬盡殺絕。權力路上,沒有情誼,不管你是父子,還是夫妻兄弟,無論誰來阻擋,都將被除去,而這種慘劇,在帝王家歷代都有上演。
唐前有曹丕、曹植兄弟的“煮豆燃萁”,唐后有趙太祖兄弟的“燭影斧聲”,李世民之后有武則天為上位扼死親生女兒,最無情的人都在帝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