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皇族奪權的戰(zhàn)爭是非常殘酷的,甚至血腥,為了得到皇位親生父子都能互砍,奪權奪利的過程沒有誰對誰錯,只要你最終勝利了,那么你就是對的,李世民就是這樣一路走來的。
李淵建立唐朝之后,整個大唐江山幾乎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但李世民是第二個兒子,上面還有太子李建成,按理說皇位排隊也輪不到他,但李世民心中不服。
整個江山是自己打下來的,皇位卻是別人繼承,最終李世民發(fā)動了玄武門之變,鏟除了李建成,當然李建成覺得二弟是自己的威脅,他們之間明爭暗斗很多回合了,只不過以李世民的勝利告終而已,不存在誰對誰錯的問題。
殺掉兩位兄弟后,李世民還有一個問題要解決,那就是父親這一關怎么過,史料關于玄武門之變的記載比較模糊,據說李世民在外面砍兩位兄弟時,李淵正在后花園游船賞花,事后李世民派尉遲恭去見父親。
根據史料的記載:尉遲恭殺氣騰騰的來到后花園,身披鎧甲手握長予,還帶著一批侍衛(wèi),高祖大驚問:“愛卿到此做什么?”尉遲恭回答:“因為太子和齊王作亂,秦王起兵誅殺了他們,現(xiàn)秦王派我來保護陛下?!?/p>
李淵對身邊的宰相裴寂等人說:“不料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你們覺得該怎么辦呢?”眾人都說:“太子和齊王嫉妒秦王的功勞才想設計謀反,如今秦王已經誅殺了他們,陛下應該立秦王為太子,就不會再生事端了?!?/p>
最終李淵說:“好,這正是我一直的心愿啊?!毙溟T之變后續(xù)史料記載,就是這樣寫內容了,但很明顯這里被李世民改過了,按理說李世民殺兩位兄弟時,李淵怎么可能在后院不知道,還在游船?如果他一直的心愿是想選李世民為繼承人,那么還會有玄武門之變嗎?
所以我們大膽推測一下,整個事情應該是這樣的:李世民做了充足的準備,在殺兩位兄弟前,他已經把父親囚禁起來了,殺完兩位兄弟后,他派尉遲恭去看父親的態(tài)度,如果父親不識抬舉的話,估計尉遲恭就直接把他砍了。
細思極恐!但這就是皇族的爭權奪利,事實就是這樣殘酷,不過李世民是千古名君,后來不忍毀他的名譽,這段歷史就被美化了。
李淵服軟后,李世民前來跪下參見父親,伏在高祖懷里大哭,李淵撫慰他的頭,說:“這些日子以來,我差點產生了投杼之惑啊!”
投杼之惑是個成語,是李淵時候說出來的,這是春秋時曾參的故事,據說魯國有個跟曾參同名者殺人了,有人告訴曾參的母親,你兒子殺人了,曾母不信,并照??棽?。
然后又有人來告訴她,你兒子殺人了,曾母還是不信,當第三個人告訴她時,曾母信了,并且害怕扔下織布,翻越圍墻逃跑了。
杼是指織布的工具,投就是扔下的意思,指曾母因為疑惑而扔下織布機逃跑,這個成語是說謠言給人所造成的疑慮,李淵在這里用了這個成語,肯定了李世民殺兩位兄弟的行徑,同時表示以前錯聽了謠言,誤會了李世民。
就這樣,李淵巧妙用這個成語,逃得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