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上了年紀,身體狀況就開始走下坡路,這是自然規(guī)律使然,在所難免。
人老了,五臟六腑的功能都開始衰退,其中也包括血管。隨著生理年齡的增長,血管也在變老。如同我們家中的自來水管、煤氣管,用的時間長了,管道內(nèi)壁就會結(jié)垢、生銹,逐漸導致管道受阻而無法供水、供氣。
血管也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膽固醇、甘油三酯等成分在血管壁上越積越多,血管壁的柔韌性降低,血管硬化,血液流動受阻,最終因缺血而引起心腦血管病。
尤其是50歲后,容易與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病“結(jié)緣”,一定要注意養(yǎng)護好血管。
1、突發(fā)眩暈:眩暈是腦血管堵塞的前兆中極為常見的癥狀,可發(fā)生在腦血管病前的任何時段,尤以清晨起床時發(fā)生得最多。
2、呼吸急促、氣喘:當肺中的血管堵塞后,就影響了肺部的供氧量,是身體供氧不足,變回呼吸急促、氣喘。
3、哈欠不斷:血管堵塞時,會導致血液流動緩慢,導致缺血性腦血栓,因此就會出現(xiàn)頻頻打哈欠的表現(xiàn)。
4、四肢浮腫:是因為血液被堵在血栓處,導致的腫脹。如果出現(xiàn)肢體短時間出現(xiàn)腫脹,尤其是出現(xiàn)一側(cè)身體疼痛、麻木的情況,就要去醫(yī)院檢查了。
5、水腫、尿量改變:當腎臟中的血管堵塞時,腎動脈血液供應就會相應減少,腎的工作出現(xiàn)障礙,水腫、尿量改變是在提醒腎動脈堵塞。
6、肢體一側(cè)麻木:患者早期會有一側(cè)肢體麻木的表現(xiàn),隨著病情嚴重,患者一側(cè)肢體逐漸不受支配,甚至無法端起水杯。
堅持三勤:
1、勤喝水
水,堪稱是血液的“稀釋劑”。除了喝白開水外,還可以多喝淡茶水,尤其是50歲后,要養(yǎng)成飲茶的習慣。
扭序花茶:是降三高的好幫手。能夠改進全身血流狀態(tài),增強心肌收縮能力,改善血壓??梢詫π哪X血管起到保護作用,可以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中風等疾病。
一般飲用扭序花茶降血壓半個月見效,降血糖,降血脂一個月見效。
蒲葉苦丁茶:將蒲公英、荷葉、小葉苦丁,一起泡水代茶飲,可以降脂排毒,改善血稠,防血栓。
蒲公英,既可降低血脂,還能改善餐后血糖。荷葉很常見,可降低總膽固醇,減少血栓的形成,降低血管堵塞的風險。小葉苦丁,有助于減少動脈粥樣硬化,預防血栓。
2、勤運動
養(yǎng)護血管,還要注意勤運動,哪怕是50歲后,也要注意合理的運動。一旦缺乏鍛煉,會影響新陳代謝,血管中垃圾也容易堆積,易堵塞血管。
堅持適當?shù)倪\動鍛煉,能夠很好地鍛煉血管,讓血管更年輕,快步走、原地小跑步,都是不錯的選擇。
原地小跑步,一天3次,每次1分鐘。放松肩膀,手臂自然擺動,腹部收緊,腳尖墊起,用跑步的方式在原地小跑。
平時也可以多做做踮腳的動作。在踮腳時,腿部的動靜脈會有節(jié)律地進行收縮和舒張,從而讓血液能夠保持有條不紊的輸送狀態(tài),這同樣會影響周身血液循環(huán),減少血栓的形成。
3、勤補充α-亞麻酸
α-亞麻酸,人體必需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軟化血管,保護血管內(nèi)皮細胞、減少脂質(zhì)沉積及改善纖溶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
50歲后,適當補充α-亞麻酸,可降脂,促進血液排毒,改善血液粘稠,軟化血管。
生活中,許多人會選用大豆油、花生油等作為日常食用油,這類油脂是不含α-亞麻酸的,建議增加一點蘇子植物油、秋麻仁油等富含α-亞麻酸的植物油,更有利于清血,養(yǎng)護血管。
尤其是蘇子植物油,含約67%的α-亞麻酸,經(jīng)常食用,可軟化血管,有保護血管內(nèi)皮細胞、減少脂質(zhì)沉積及改善纖溶功能,幫助清除對心腦血管有害的物質(zhì),保護心腦血管健康。
牢記三不:
1、不吸煙
50歲后,想要養(yǎng)護好血管,還要做到盡早戒煙。
香煙中的焦油、尼古丁等物質(zhì),會進入血液和血管細胞,對于血管具有較強的傷害,受傷的血管內(nèi)壁會卡住血管中的脂狀物,極容易導致血管堵塞。
因此,50歲以后,有吸煙習慣的人應盡量戒掉香煙,保障血管健康。
2、不吃咸
上了年紀的人,很容易嘴巴沒味道,喜歡吃點咸菜等。甚至有些人的口味是越吃越重,炒菜放鹽也越來越多,這一點要注意。
吃得太咸,會導致攝入過多的鈉元素,進而導致血壓升高,增加血管的壓力,損害血管的健康。
因此,飲食上要格外注意,清淡一點,多出新鮮的蔬果。
3、不暴躁
50歲后,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穩(wěn)定,切莫急躁暴怒。
不良的情緒很容易導致血管受到傷害,一些經(jīng)常發(fā)脾氣的人,血壓也會上升。
而血壓上升的時候會對血管壁造成傷害,這樣就會導致血管的脆性增強,久而久之就容易讓血管發(fā)生問題,甚至會讓血管出現(xiàn)破裂。
注:所有圖片均來自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可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