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頸椎病由于頸椎長期勞損、骨質(zhì)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jīng)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xiàn)頸肩背部酸困疼痛,頭悶頭暈,手腳麻木,嚴重有惡心嘔吐等癥狀。建議使用老馬家膏藥外敷,頸復(fù)康效果很好。平時注意勞逸結(jié)合,姿勢正確,避免一個姿勢時間過長,宜選用低枕睡眠,保持脊柱生理彎曲。
頸椎病是一種頸椎椎間盤變性退化,頸椎骨質(zhì)增生引起的綜合癥,該病由頸椎管先天狹窄,即可壓迫周圍的脊髓、神經(jīng)根、血管等,而形成頸椎病。以外傷、咽喉炎、勞損及姿勢異常為其誘因。發(fā)病時常伴有頭頸肩部疼痛、上肢麻木、肌肉無力、眩暈、猛然昏倒,壓迫交感神經(jīng)可產(chǎn)生頭暈、眼花、耳嗚、心律不齊、步履蹣跚、汗出異常,壓迫食道可引起吞咽困難等癥狀。本病患者多為老年人。
1、當(dāng)歸葛根治頸椎?。?br>當(dāng)歸、葛根各20克,赤芍15克,川芎、桃仁、紅花各10克,雞血藤30克,川牛膝18克,桂枝6克,地龍
2、椎動脈型頸椎病
由于頸椎不穩(wěn)、退變,骨刺直接刺激、壓迫椎動脈,或者由于刺激了頸椎關(guān)節(jié)囊韌帶和椎動脈壁周圍的交感神經(jīng),引起的反射性椎動脈痙攣,而導(dǎo)致椎動脈供血不足的一種疾病,常以眩暈為主要癥狀,因而也有人稱為“頸性眩暈”。體位不當(dāng)導(dǎo)致猝倒是椎動脈型頸椎病特有的表現(xiàn)。
葛根又名干葛、粉葛,為豆科植物葛的塊根,性平,味甘辛,含有異黃酮成分葛根素、葛根素木糖苷、大豆黃酮苷及淀粉、花生酸等,具有升陽解肌功效?,F(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葛根中的黃酮類物質(zhì)能增加腦及冠狀血管血液量,其中大豆黃酮具有罌粟堿樣解痙作用。臨床用以葛根為主藥的芪葛通絡(luò)升清湯治療效果顯著。
方藥:葛根、黃芪、赤芍各20克,紅花6克,川芎10克,桃仁、炒當(dāng)歸尾、廣地龍、明天麻、桑寄生各15克,仙茅、淫羊藿各12克。
服法:水煎2次,將兩煎藥液混合后,分早、晚兩次溫服,每日1劑,7天為1個療程。加減:痰濁明顯者,加半夏9克、天南星6克;頭痛明顯者,加細辛3克、元胡6克;淤象明顯者,加土鱉蟲6克、丹參12克;頸痛、肩酸痛明顯者,加五加皮、威靈仙各12克。 雅 蓮
3、 當(dāng)歸葛根治頸椎病
【處方組成】當(dāng)歸、葛根各20克,赤芍15克,川芎、桃仁、紅花各10克,雞血藤30克,川牛膝18克,桂枝6克,地龍、威靈仙各12克,全蝎8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30天為1療程。
【功能主治】活血通絡(luò),除痹止痛,主治頸椎病。
4、 生草烏細辛治頸椎病
【處方組成】生草烏、細辛各10克,洋金花6克,冰片16克。
【用法用量】先將前3味藥研末,用50%酒精300毫升浸入,冰片另用50%酒精200毫升浸入。每日攪拌1次,約1周后全部溶化,濾凈去渣,將二藥液和勻,用有色玻璃瓶貯藏。每次用棉球蘸藥液少許涂痛處或放痛處片刻,痛止取下。每天2~3次。
【功能主治】祛風(fēng)散寒,通絡(luò)止痛。用治頸椎、腰椎及足跟骨質(zhì)增生,老年骨關(guān)節(jié)炎疼痛等。
5、 白芍丹參治頸椎病
【處方組成】白芍、丹參、葛根各30克,鉤藤(后下)、夜交藤、茯苓各20克,僵蠶、全蝎、法半夏、天麻、桂枝、生甘草各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2~3次口服。10天為1個療程。療程間停藥2~3天,再行下1個療程。
【功能主治】主治頸椎病。
6、當(dāng)歸川芎湯治頸椎病
【處方組成】當(dāng)歸15克,川芎12克,紅花9克,劉寄奴15克,姜黃12克,路路通30克,羌活9克,白芷12克,威靈仙12克,桑枝30克,膽星9克,白芥子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氣通絡(luò),除濕滌痰。用治頸椎病。
【加減】氣虛體弱,手麻明顯者,加黃芪20克;項背強直者,加葛根24克;熱郁經(jīng)絡(luò)者,加銀花藤;濕熱內(nèi)蘊,心煩口苦者,加黃芩9克,或梔子9克,膽草4.5克。
7、 葛根靈仙治頸椎病
【處方組成】葛根24克,伸筋草、白芍、丹參各15克,秦艽、靈仙、桑枝、雞血藤各12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溫服。藥渣用布包煎湯,早晚用毛巾沾藥熱敷頸部及肩部肌肉,每次20分鐘,10天為l療程。
【功能主治】祛風(fēng)散寒除濕、舒筋活血、強筋壯骨。主治各型頸椎病。
8、 當(dāng)歸白芍治頸椎病
【處方組成】當(dāng)歸、酒白芍各15克,雞血藤30克,苦草、通草各6克,細辛3克,桂枝、川芎、姜黃、淫羊藿、巴戟天各10克。
【用法用量】每日l劑,水煎服,日服2次。15天為1療程。
【功能主治】活血通絡(luò),補腎助陽。主治頸椎病。
9、葛根治頸椎綜合癥 葛根30至4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煎二次早晚各服一次.每日一劑.
10、用桂枝加葛根湯加味。桂枝12g白芍15g川芎12g葛根15g姜黃12g五加皮12g山藥12g元胡12g丹參15g桃仁12g.每日l劑,煎服。10劑為1療程。
11、治頸椎病良方
處方:生芪30克,秦艽10克,勾藤10克,杭芍60克,木瓜10克,生甘草10克,香附10克,茜草10克。
隨癥加減運用:頸椎痛者加寄生30克;腰痛者加川斷10克;下肢麻木者加牛膝10克、仙靈脾10克,生薏苡仁10克;腹瀉者加蒼術(shù)10克。 服法:水煎,分早晚兩次服,連服20劑。
12、頸復(fù)康顆粒:
羌活、川芎、葛根、秦艽、威靈仙、蒼術(shù)、丹參、白芍、地龍(酒炙)、紅花、乳香(制)、黃芪、黨參、地黃、石決明、花蕊石(煅)、黃柏、王不留行(炒)、桃仁(去皮)、沒藥(制)、土鱉蟲(酒炙)。輔料為:乳糖、β-環(huán)糊精、硬脂酸鎂。
13、頸痛片:三七、川芎、延胡索、羌活、白芍、威靈仙、葛根。輔料為倍他環(huán)糊精、
硬脂酸鎂、薄膜包衣劑。
14、頸椎炎:
白花蛇舌草15克、薄公英12克、金錢草15克、土茯苓12克、瞿麥12克、萹蓄12克、炒萊服子15克、川芎12克、澤蘭12克、蒼耳草12克、茜草15克、海風(fēng)藤15克、桂枝10克、蔓荊子12克、葛根15克
15、黃芪15克 當(dāng)歸10克 川芎15克 白芷10克 葛根20克 羌活15克 細辛 6克 鉤藤10克 甘草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