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癌的早期征兆 第一:低血糖癥 肝臟本身有較強的代償能力,只有肝臟損害面積超過70%~80%時,才會出現(xiàn)明顯的低血糖,表現(xiàn)為頭暈、乏力、出虛汗等癥狀。 第二:紅細胞增多癥 長期肝硬化或慢性肝病的患者,無其他原因出現(xiàn)紅細胞增多,可能是肝癌的早期信號,應引起高度重視。因為,肝臟的癌細胞分裂時,產(chǎn)生很多的紅細胞生成素,導致紅細胞生成過度旺盛。但是,肝癌患者紅細胞增多的同時,白細胞、血小板和淋巴細胞等卻沒有升高。因此,紅細胞數(shù)越多,表明肝癌細胞分裂越旺盛。臨床表現(xiàn)為面紅、多血質體貌等。 第三:高脂血癥 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患者,如果已排除高脂飲食、大量飲酒、缺乏運動以及某些內分泌疾病外,仍出現(xiàn)高脂血癥,也視為罹患肝癌的信號。臨床上表現(xiàn)為高脂血癥的癥狀和體征,如肥胖、動脈粥樣硬化等。 肝病患者如出現(xiàn)上述癥狀,應盡早就醫(yī)。 ◆ 肺癌的早期征兆 (1)年齡在35歲以上,久咳,特別是頻繁不止的嗆咳,短期內查不出原因; (2)感冒或支氣管炎之后,咳嗽久治不愈而癥狀逐漸加重; (3)反復不愈地咯血痰,且有不固定的間歇性胸部疼痛; (4)素有肺結核及慢性氣管炎,原有咳嗽規(guī)律突然改變; (5)沒有發(fā)冷發(fā)熱,突然漸進性氣短、胸悶、胸透有胸腔積水; (6)胸透顯示“肺部炎癥”,經(jīng)治療不能徹底控制,癥狀反復出現(xiàn)或加重者; (7)不明原因的關節(jié)、肌肉頑固性疼痛,皮膚麻木、灼痛,雖有發(fā)燒,但全身癥狀不明顯; (8)有長期吸煙史;家族血統(tǒng)中有癌病史;日常工作中接觸致癌物質如石棉、瀝青、砷、鉻、煤焦油等機會較多的人,又出現(xiàn)呼吸道癥狀者。 ◆ 乳腺癌的早期征兆 從臨床上看,由于有些早期乳腺癌患者沒有任何不適感,乳房的腫塊極小甚至尚無腫塊,所以特別容易忽略。臨床上講的早期乳腺癌,是指那些直徑很小的微小癌瘤。 早期乳腺癌有以下一些征兆: 其一:雖然觸摸不到明確腫塊,但患者有局部不適感,特別是絕經(jīng)后的女性,有時會感到一側乳房輕度疼痛,或一側肩背部發(fā)沉、酸脹不適,甚至牽及該側的上臂。 其二:一側乳頭溢出血性或漿液性液體,或乳頭乳暈處有小片濕疹樣皮損,乳頭糜爛,乳暈輕度水腫。其三,乳房皮膚有橘皮樣改變,或者有小的凹陷,狀如“酒窩”。其四,增生患者近期癥狀明顯變化,如乳房腫脹疼痛的周期性消失,代之以持續(xù)的疼痛,腫塊也有進行性增大傾向。上述變化都可能是惡性病變的征兆,特別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有乳腺癌家族史、良性乳腺增生遷延不愈等,更要警惕?!案呶H巳骸备腥橄侔┑奈kU性比普通人群要高2至4倍。 專家提示:要重視增生治療,尤其是得病多年、遷延不愈的病例。治愈乳腺增生對于預防乳腺癌至關重要 ◆ 胃癌的早期征兆 1.80%以上的患者有上腹部疼痛,或疼痛的性質和規(guī)律與以往相比發(fā)生改變。 2.約有1/3的患者有:胃部悶脹、上腹不適、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伴有嘔酸。 3. 有1/3的患者沒有明顯的消化系統(tǒng)癥狀,但可能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明顯消瘦和疲倦無力等。 4.此外,還有一些患者可能有反酸燒心、惡心嘔吐、噯氣或黑大便等癥狀。 ◆ 大腸癌的早期征兆 大腸病癌有時稱為結腸癌,對于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結腸息肉及慢性血吸蟲病的病人,應該對發(fā)生大腸癌的可能性保持警惕。大腸癌病人的癥狀并不一樣,可以產(chǎn)生局限性腹痛,或是整個下腹痛,腹痛反復出現(xiàn),常在活動時加重,由間歇性可能轉為持續(xù)性。病人的大便次數(shù)與性質均可能改變,可能有稀便、粘液血便,或者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xiàn),如果病人伴有乏力、貧血、消瘦,應該考慮大腸癌的可能性,必須進行相應的檢查。 X線鋇灌腸檢查是早期發(fā)現(xiàn)大腸癌不可缺少的一種檢查方法。如果有必要,應用乙狀結腸鏡或者纖維結腸鏡檢查,對于早期發(fā)現(xiàn)大腸癌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可以直接觀察病變部位外,還可以對可疑病變取活體組織作病理檢查,如果發(fā)現(xiàn)有腸息肉,及時予以切除,這對于預防大腸癌也是有意義的。大便潛血檢查是很方便的一種化驗方法,基層醫(yī)療單位的化驗室均可以進行,對可疑大腸癌病人,應該及時反復多次地化驗大便潛血,老年人每年體格檢查時,也應該考慮進行這項化驗,大腸癌的病人大便潛血試驗常常為陽性。 ◆ 胰腺癌的早期征兆 胰腺癌是惡性程度最高的腫瘤之一,在醫(yī)學界被稱為“癌癥之王”。近20年國內居民胰腺癌發(fā)病率劇增,專家認為防病之道在于戒煙和經(jīng)常體檢。 胰腺癌患者表現(xiàn)出來的癥狀是多種多樣的,除了常見的一些癥狀還會表現(xiàn)出一些早期的非特異性癥狀,那么都有哪些非特異性癥狀呢? 初期非特異性癥狀 ⑴上腹部不適或腹部隱痛:以往一般認為胰頭癌的典型癥狀為“無痛性黃疸”,實際上無論胰頭癌或胰體尾癌,其初期均有上腹部不適或隱痛,往往為其首發(fā)癥狀。一般認為約占90%。患者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上腹部“粗糙感”,間或隱痛,往往自認為胃痛或飲食不適,可忍受。反復發(fā)生,持續(xù)時間長,不易緩解。以此就醫(yī)常診為“胃病”給予對癥處理。治療后多數(shù)病人癥狀或稍許有所緩解,少數(shù)患者經(jīng)對癥處理沒有“治愈”而要求進一步檢查,B超??砂l(fā)現(xiàn)早期病變。 ?、聘共棵洂?、食欲減退:為胰腺癌的常見癥狀,約占80%左右。病人表現(xiàn)為進食后不消化,且食欲有所改變,厭食油膩及動物蛋白飲食。 ⑶消瘦乏力:胰腺癌病人多有消瘦乏力,經(jīng)休息常難以完全緩解。 以上胰腺癌癥狀的產(chǎn)生原因為,在胰腺癌的情況下,胰管阻塞,使癌腫周圍及胰管受阻遠端的胰腺組織呈炎癥狀態(tài),局部胰腺組織水腫,胰液分泌減少及/或胰液排泄受阻所致,導致消化功能障礙,甚至食物吸收不良或病人害怕進食而出現(xiàn)消瘦、體重減輕。由于這些消化道癥狀非常不典型,非胰腺癌特有,往往被認為是“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慢性胰腺炎”、及“慢性膽囊炎”等,很少能夠引起醫(yī)生重視而進一步進行檢查。待臨床出現(xiàn)典型的胰腺癌癥狀或體征時,病變已屬晚期,治療效果降低。 ◆ 食道癌的早期征兆 進食困難是食道癌患者常見的一種癥狀,而引起食道癌的很可能也是因為飲食習慣。晚期患者大多都存在明顯的進食困難,早期患者可能僅有哽噎感,并且時而有時而無,這也導致了患者對病癥沒有警惕,一旦病發(fā)就危及健康。 食道癌的早期癥狀: 1.哽噎感最多見,可自選消失和復發(fā),不影響進食。常在病人情緒波動時發(fā)生,故易被誤認為功能性癥狀。 2.骨后和劍突下疼痛較多見。咽下食物時有胸骨后或劍突下痛,其性質可呈燒灼樣、針刺樣或牽拉樣,以咽下粗糙、灼熱或有刺激性食物為著。初時呈間歇性,當癌腫侵及附近組織或有穿透時,就可有劇烈而持續(xù)的疼痛。疼痛部位常不完全與食管內病變部位一致。疼痛多可被解痙劑暫時緩解。 3.滯留感染和異物感咽下食物或飲水時,有食物下行緩慢并滯留的感覺,以及胸骨后緊縮感或食物粘附于食管壁等感覺,食畢消失。癥狀發(fā)生的部位多與食管內病變部位一致。 4.合肥鳳凰腫瘤醫(yī)院專家介紹說,咽喉部干燥和緊縮感咽下干燥粗糙食物尤為明顯,此癥狀的發(fā)生也常與病人的情緒波動有關。 5.癥狀少數(shù)病人可有胸骨后悶脹不適、前痛和喛氣等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