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ū9且豁椣到y(tǒng)技術工程,需要各種技術相互配合,既要加強樹體本身的營養(yǎng),還需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花果發(fā)育條件,只有坐果率提高了,才能保證豐產豐收。生產中由于?;ū9胧┎坏轿欢斐傻淖实拖碌默F(xiàn)象較多,嚴重者不能形成經濟產量,甚至絕收。
棗樹生長結果需要大量的養(yǎng)分,僅靠土壤中原有的養(yǎng)分遠遠不能滿足,所以要根據(jù)棗樹的生長發(fā)育特性,適時補充肥料,促進樹體健壯發(fā)育、棗果優(yōu)質豐產。
一般棗樹生長前期需要較多的氮肥, 果實發(fā)育期需要較多的磷肥,后期需要較多的鉀肥。有機肥和微量元素要保證充足供應。
基肥以有機肥為主,追肥以無機速效肥為主。 有機肥主要有各種廄肥、堆肥、餅肥、綠肥、人糞尿、腐植酸肥、生物肥等,包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和相當?shù)牡?、磷、?還有各種微量元素。
有機肥必須腐熟,以提高肥效,同時可以殺滅部分病菌和害蟲,有機肥作為基肥施入效果最佳。 生物有機肥是工廠化生產的有機肥,主要是以雞糞、餅肥、草炭等為原料,加入微生物發(fā)酵而成,能顯著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 優(yōu)化土壤環(huán)境。生物肥中含有大量益生菌,可分解不溶性肥為可溶性的有效肥料,增加土壤肥力。
無機速效肥料又叫化肥、化學合成肥料,主要有尿素、碳酸氫銨、過磷酸鈣、硫酸鉀、磷酸二銨等,近年來由于肥料工業(yè)的發(fā)展,有許多同時含氮、磷、鉀的多元復合肥可應用于生產。 另外還有有機無機復混肥、生物菌肥、沖施肥、葉面肥、中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等。
1、施肥時期
棗果采收后,落葉前樹下多施有機肥,能夠補充樹體營養(yǎng)。施農家肥就是施有機肥,是提高土地肥力的重要措施,還可改善土壤物理化學性質,養(yǎng)分比較全面,肥效持久,不易流失。一般每畝施肥約2500千克,施肥深度40厘米以上。也有春季萌芽前施肥的,效果不如秋季施肥好。
2、施肥方法
① 條狀溝施
結合深翻擴穴改土,距樹干60~80厘米以外, 在樹行的一側或兩側挖深、寬各50厘米的條狀溝,以不傷大根為原則。挖溝時將表土與心土分開放置,溝底施入10厘米厚秸稈, 再用農家肥混入磷肥,與表土混合填入溝中。上部用心土填平,深施肥可減少雜草的發(fā)生。施肥后澆透水,每年錯開位置,適用于密植園施肥。
② 輻射溝施
以主干為中心,距樹干60~80厘米,沿主枝方向挖施肥溝4~8條,深、寬為40~50厘米。操作方法同條狀溝施。每年變更位置,適用于稀植樹。
③ 環(huán)狀溝施
沿樹冠外圍挖40厘米深的環(huán)狀施肥溝,施入有機肥。每年向外擴展,適用于幼樹。
④ 樹盤撒施
將肥料均勻撒于樹盤內,深翻20~30厘米。適用于成年大樹。密植豐產園可進行全園撒施。
⑤ 隨水沖施
先將肥料撒于樹盤地表,然后灌水。在灌水時 用耙子反復耙動,促進肥料隨水下滲。適用于生長時期的樹。
3、注意事項
基肥要漚熟,特別是雞糞,否則會引起燒根, 還含有毒素,對根系有害,又會加重地下病蟲害的發(fā)生,如滋生大量 “核桃蟲”(蠐螬,金龜子的幼蟲),危害棗樹根系。施肥量要充足,至少保證斤果斤肥,現(xiàn)在果園普遍有機質含量低,要盡可能適當多施有機肥,每年秋季果實采收后要及早施肥。
棗樹春季發(fā)芽前 (4月上旬)追施化肥,以氮肥為主。株施尿素0.2千克,深20厘米,條溝狀施肥,可使發(fā)芽整齊,有利花芽分化。
棗樹開花前 (5月中下旬)追施氮肥,可促進枝葉健壯生長, 減少落花落果。 棗樹花期追肥以速效氮肥和適量磷肥為主,時間為5月下旬至 6月上旬,每株施尿素0.5千克、磷酸二氫銨0.5千克。土施深度 20~30厘米,施肥后灌水。
棗樹幼果期 (7月上旬)根系生長、棗頭生長和果實膨大需要消耗的養(yǎng)分很多,磷、鉀需要量大,需補充復合肥,加速果實膨大。
棗樹果實膨大期追復合肥,進行葉面噴肥,果實白熟期開始, 多施磷鉀肥。提倡深施,反對表面撒施,尤其是復合肥和復混肥要深施,絕不可表面撒施,土壤追肥挖15~20厘米的淺溝或小坑, 施入追肥后埋土澆水。
根外追肥也稱為葉面噴肥。主要是利用葉片的吸收功能,補充樹體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營養(yǎng)。葉面噴肥用肥少,可減少土壤對肥料的固定吸收,增加肥效,減少浪費,降低成本。但根外追肥是基肥和追肥的補充,不能替代土壤施肥。
(1)施肥時期
棗樹展葉后開始每月進行2次,一直到果實成熟前均可進行,一年進行4~5次。
(2)施肥方法
根外追肥主要是葉面噴肥,用噴霧器進行噴施,有手動的、電動的、汽油泵的,也有拖拉機帶動的大型噴藥機械。
根外追肥以晴天的傍晚和早晨為好,陰天可全天噴施。葉片兩面都要噴,尤其是葉背面,吸收能力強于葉正面,噴施程度以葉片滴水為度。注意避開中午的高溫,防止水分蒸發(fā)過快,提高肥料濃度,造成肥害。但要注意天氣預報,如果24小時內有雨就不能噴施了。葉面噴肥時配合比例要準確,肥料要充分溶解,樹冠內外全噴到,不漏噴?;ㄆ趪娝幮⌒膫嘶ǘ?噴頭要遠離花朵,減小沖力。
根外追肥也有用樹干輸液等方法。從盛花初期開始,用鉆頭在樹干基部鉆1~3個小孔,深達木質部,根據(jù)樹體營養(yǎng)診斷,將配好的含氮、磷、鉀及多種微量元素的營養(yǎng)液裝入輸液瓶,通過一次性輸液器向孔內木質部輸液。輸入的液體可隨木質部導管里的水分、養(yǎng)分的向上運輸?shù)竭_樹體各個部位。依據(jù)樹體對營養(yǎng)液吸收的快慢,通過調節(jié)一次性輸液器的速度,使輸入量與吸收量相符。樹干輸液后,為防止病蟲侵入,可用殺蟲、殺菌劑處理傷口,同時用稀泥封傷口,綁黑塑料布保護。
此法具有省工、經濟、見效快、肥料利用率高等優(yōu)點,是棗園花期補肥的一項有效措施?,F(xiàn)在有市售的輸液袋,附一支有2~3個輸液插頭的輸液器,方便使用。 還有高壓樹干注射器,是用手搖腳踏板的高壓噴霧器改裝而成的,配有壓力表和3個注射頭的輸液管,輸入速度快,效果好。
棗樹輸液一般都要在樹干上鉆孔,不僅費事,還會染病招蟲。 如把輸液瓶 (袋)高高掛于樹上,使藥液肥水滴在樹干,浸濕樹干,被樹吸收,因滴液慢,樹干上較長時間保持濕潤,吸收量也 多,即使一部分在停止滴液后干在樹皮上,還能起到和涂干一樣的作用,遇到下雨、結露等受潮還能隨時被果樹吸收。
有人曾在一株直徑4厘米的黃化棗樹上,用此法輸了 0.4% 硫酸亞鐵,一次治愈,多年不復發(fā)。
(3)根外追肥的種類和濃度
用于葉面噴肥的肥料主要是速效化肥,如表12-1所示。注意幾種肥料混合噴施時,總濃度不能超過 1%。前期噴尿素,后期噴磷酸二氫鉀、硫酸鉀,為矯正微量元素缺乏癥,也可用葉面噴肥的方法,補充所缺的微量元素,如黃葉病噴硫酸亞鐵、小葉病噴硫酸鋅,效果均較好。
(4)注意事項
嚴格控制濃度,濃度過高極容易造成肥害,濃度低則肥效差。 肥料和農藥混合噴時要依據(jù)說明書進行配比,不能隨意混配,否則會造成藥害或降低藥效。 葉面噴肥肥效時間短,不能完全滿足棗樹生長的需求,只能作 為土壤施肥的補充。
棗園由于有機質缺乏,所以要重施基肥,在每畝栽植40~50 株棗樹的條件下,每株每年施農家肥的量在25~50千克為宜,同時需要過磷酸鈣1~2千克、尿素0.2~0.5千克。要特別注意氮磷鉀的施入比例,一般開花期以前氮肥比例為70%,果實膨大期以后磷鉀肥的比例為60%~85%,全年氮磷鉀的比例為1∶1∶0.75 為宜。
增施有機肥是提高坐果率、增加特級果比率的有效措施。從木質化棗吊結果,生產高檔果的要求來看,每畝施有機肥的數(shù)量可以增加至5000千克。合理施用磷、鉀肥及中量元素肥,科學施肥是以有機肥為主,配合化肥,重視葉面肥。 有條件的棗園可以進行測土配方施肥。
棗樹雖然耐旱、耐澇,但適宜的土壤含水量是棗果豐產優(yōu)質的有力保證。在生產中要特別注意幾個關鍵時期的灌溉,主要是萌芽水、花前水、幼果膨大水和封凍水,以澆透為宜,水要浸透棗樹根系主要分布層,一般為地下60~80厘米。前期適當澆水有防止裂果的作用。澆水的方法主要是樹行漫灌,提倡密植棗園進行隔行交替灌溉,既可節(jié)約灌溉用水,又能起到很好的灌溉效果??蓜?chuàng)造條件施行節(jié)水灌溉,如噴灌、滴灌、滲灌、涌泉灌、穴貯肥水等,可大大節(jié)約用水。
雨季積水時,要及時排水防澇,防止根系長期被水浸泡而影響生長發(fā)育。 施肥澆水要與棗樹的生長發(fā)育期相配合,生長前期多施肥澆水,后期要適當控氮肥、控水,且澆水與施肥要相互配合,一般在施肥后澆水或肥水同時進行,許多地方有趁雨施肥的習慣。
特別要注意以下幾個水肥的關鍵期:
(1)4月上中旬,棗樹萌芽期的水肥供應,以追施氮肥為主, 施肥后及時澆水,以促進棗樹萌芽生長和花芽分化。
(2)5月中下旬,棗樹營養(yǎng)生長和開花期,以氮肥為主,加以磷鉀肥,促進花芽分化,減少落花落果。
(3)6月底至7月初,促進果實膨大,如雨水較多,可不澆或少澆。
(4)9月底至10月初,棗果采收后,施基肥。
(5)10月底至11月初,土壤封凍前澆一次透水,以增強棗樹越冬能力。
我國棗園常見的土壤管理制度有清耕法、生草法、覆蓋法、免耕法、耕蓋結合法等幾種。
(1)清耕法
清耕法是生產中常用的一種棗園耕作方法,主要在干旱的山區(qū)應用,如山西呂梁地區(qū)的棗樹都采用這個方法。一般在秋季或早春對棗樹下土壤進行深翻,生長季節(jié)多次旋耕除草。這樣有利于土壤通氣,但不容易增加土壤的有機質,需增施有機肥。 長期用此法造成水土流失嚴重,在今后的生產中要盡量避免使用清 耕法。
(2)生草法
多在水源充足或自然降雨較多的地區(qū)進行??勺匀簧?也可行間人工種植綠肥植物,如苜蓿、小冠花、油菜等, 每年刈割3~5次,割下的草覆蓋于樹盤。生草制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減少水土流失。但棗樹根系容易上浮。
(3)覆蓋法
生長季節(jié)用塑料布、秸稈等材料覆蓋于地表。塑料布覆蓋可抑制土壤水分蒸發(fā),提高土壤溫度,控制土壤越冬害蟲。生物覆蓋的植物秸稈、樹葉厚度為20厘米,可抑制土壤水分蒸發(fā),控制雜草,增加土壤有機質。要注意防火、防鼠害。
(4)免耕法
主要是用大量秸稈殘茬覆蓋地表,用農藥控制雜草和病蟲害的耕作技術。不進行機械翻耕,有利于保持土壤孔隙結構,減少土壤水土流失。據(jù)山西省農機發(fā)展中心的資料顯示:免耕法可以減少地表徑流量50%~60%,減少土壤流失80%左右;可以增加土壤蓄水量16%~19%,提高水分利用率12%~16%,增加土壤有機質0.03%~0.06%,減少大風刮起的沙塵暴60%左右。
(5)耕蓋結合法
棗樹生長前期用清耕法,集中養(yǎng)分供應棗樹生長,后期用生物覆蓋法,利用田間雜草,覆蓋于樹盤,使其來之于田,用之于田。 我國棗產區(qū)普遍是有機肥施用太少,加之偏施氮肥,長期清耕,導致土壤肥力惡化,所以要采取多施有機肥、深翻改土等措施逐步培肥土壤。有條件的棗園可間作綠肥,如田菁、三葉草、黑麥草等,可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機質。地面覆草可增加棗園濕度,也有利于提高坐果率。
(1)土壤改良
棗園土壤改良是指包括農田基本建設在內的一系列水土保持工程的技術措施。山區(qū)棗園主要是解決土層淺、石塊多、水土流失等問題,方法是修筑梯田、挖魚鱗坑、取出石頭、改換好土等。 平原鹽堿地改良主要是修臺田、淋鹽堿、引淡水洗鹽等。鹽堿地改良劑康地寶是一種有機生化高分子化合物,可絡合土壤中的鹽離子,降除鹽堿,調節(jié)植物細胞生理功能,提高細胞滲透壓,增強細胞抗鹽能力,激活植物酶活性,促進根系生長。 總體來說,主要是采取深翻土壤、增施有機肥、間作和翻壓綠肥等綜合措施來對土壤進行改良,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棗果產量和質量。
(2)土壤深翻
棗園土壤深翻主要是針對土層深厚的平地或丘陵的棗園采取的改土措施。深翻可增加活土層厚度,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增加蓄水保肥能力,增加土壤微生物,促進根系吸收,提高樹體抗性。深翻一般結合施基肥進行,深度50~80厘米。
(3)土壤中耕
棗園土壤中耕是在棗樹生長季節(jié)進行的一項土壤管理措施。主要作用是切斷土壤表層毛細管,減少地表水分蒸發(fā),同時起到松土、除草的作用。一般在澆水或降雨后,結合除草進行。中耕深度為10~1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