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博物館(Jiaozuo Museum),位于河南焦作市山陽區(qū)建設中路72號,屬綜合性博物館。 于1965年建館,現(xiàn)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會員單位。 焦作市博物館占地面積24325平方米,建筑面積10500平方米,焦作市博物館擁有藏品近三萬件,整理上架文物有3315件 。
1998年2月,焦作市博物館被確定為河南省優(yōu)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4年11月,焦作市博物館被確定為河南省省級社會科學普及基地 ;2019年9月,焦作市博物館被確定為河南省社會科學普及及示范基地。 截至2022年,焦作市博物館全部藏品15630件(套),年參觀量22.10萬人次。
1、秦代鋪首變形云雷紋壺
通高30.5厘米 口徑9.5厘米 底徑12.4厘米 。敞口,束頸,溜肩,圓腹下收,高圈足。頸部飾一周蟬紋,肩部有兩獸首耳,肩上部、腹中部及下部均有一道雙圈陰弦紋,通體飾變形云雷紋。此件變形云雷紋銅壺端莊厚重,線條流暢,紋飾精美,反映出戰(zhàn)國至秦代以來器物裝飾的流行演變,是當時審美藝術及青銅器制作技藝的實物見證。
2、西漢鋪首銜環(huán)銅鈁
銅鈁是一種盛酒或水的容器,形狀多為方形或圓形,帶有蓋子和提手。焦作市博物館的這件西漢鋪首銜環(huán)銅鈁,不僅展示了漢代青銅器的高超工藝,還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文化風貌。這件文物的具體特征可能包括精美的紋飾、細膩的鑄造工藝以及獨特的造型設計。通過研究這類文物,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漢代的手工業(yè)水平、審美趣味以及日常生活方式。
3、漢代帶蓋盉
焦作博物館收藏的漢代帶蓋盉是一件具有重要歷史和文化價值的文物。盉是古代用于盛放酒或水的器具,通常帶有蓋子和流(倒水的嘴),有的還配有提手或三足,方便使用和搬運。漢代的盉多為青銅制成,造型精美,工藝精湛。體現(xiàn)了漢代工匠的高超技藝和審美水平。盉的使用反映了漢代社會的飲食文化和禮儀習俗。
4、東漢蟠龍紋牌
長17.2厘米、寬5.3厘米、厚0.3厘米;1989年3月,焦作市嘉禾屯林場銅器窖藏出土。東漢蟠龍紋銅牌,雙面紋飾各有不同。柄首為蜷曲蟠龍,短柄,扁平狀方身。紋飾一面為鏤空圖案,中有一匹身生雙翼之駿馬;另一面為密集的刺釘狀凸起,頗有意趣。
5、東漢熏瓶
東漢熏瓶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熏香器具,主要用于燃燒香料,散發(fā)香氣。它通常由陶瓷或青銅制成,造型精美,具有實用和裝飾雙重功能。東漢熏瓶的制作工藝精湛,體現(xiàn)了當時金屬工藝的高超水平。如今,這些熏瓶成為研究東漢文化和藝術的重要文物,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6、東漢五層連閣式彩繪陶倉樓
倉樓四層可以拆開。一層開四個方形窗戶,二層開兩個門,。三層開兩個橫方形窗,四層上部覆蓋可以拆卸的四阿頂,開方形小窗。四層上臥一朱雀,在二層的正面和四隅轉(zhuǎn)角處均置斗拱。
7、東漢五層彩繪陶倉樓
倉樓四層可以拆開。一層四個方形窗戶,二層開一門一窗,正面中部及四隅轉(zhuǎn)角處置斗拱。三層開兩個窗,在右側(cè)窗戶里坐一頭戴平幘的陶俑似主人,四層上部覆蓋可以拆卸的四阿頂,開一方形窗。
8、東漢“永壽三年”四獸紋銅鏡
圓形、圓鈕、圓鈕座。內(nèi)區(qū)四獸與四方枚相間環(huán)列,每方枚內(nèi)有四字,其外飾一周斜線紋,外區(qū)即鏡內(nèi)緣有銘文帶一周,外緣為連續(xù)菱形紋。
9、弦紋三足帶蓋青銅鏊
這件弦紋三足帶蓋青銅鏊由蓋和底兩部分組成,口徑24.4厘米,底徑24.8厘米,通高9.1厘米。下為圓形淺盤,平底下附三蹄足。蓋與淺盤子母口扣合,蓋為弧形,上飾兩組弦紋,頂部有橋形鈕,鈕內(nèi)套一圓環(huán),鈕下飾以梅花形飾片。是目前我國考古發(fā)現(xiàn)中漢代以前唯一帶蓋的青銅鏊,是研究古代飲食文化的珍貴實物資料。
10、西晉獸銜耳杯滴硯
器為龍首,獸身。龍有雙角、雙翼、雙須卷曲,口銜耳杯,口與杯銜接處有一孔與腹相通;獸作爬行狀,背上有柱與腹相通,雙尾皆向外上卷,前腿左伸右曲,后腿左曲右蹬。
11、西晉銅帳構(gòu)
這套銅帳構(gòu)1組9件:底座構(gòu)件為4件三通圓管,上角構(gòu)件為4件四通圓管,頂上還有1件四通圓管,每根圓管長18厘米,直徑4.2厘米。圓管之內(nèi)可以插入木桿互相連接,組裝為一座四角攢尖的斗帳。
12、唐三彩陶缽
斂口、鼓腹、小平底,口沿至腹部施黃、綠、白三色釉,腹中部以下露胎。
13、北宋隸書“靖康元寶”銅錢
其形制為方孔圓錢。面文“靖康元寶”四字隸書,旋讀。光背無文。
14、元龍泉窯豆青釉瓷罐
直口,豐肩,腹下收,近足處外撇,圈足。胎體厚重,內(nèi)外施豆青釉??谘叵驴滔壹y一周,上腹部開光六組,開光內(nèi)刻枇杷、菊花、茶花、荷花等紋飾,每組之間由“川”紋相間,底部刻劃蕉葉紋一周。
15、元代靳德茂墓彩繪陶俑陶車馬
焦作博物館收藏的元代靳德茂墓彩繪陶俑和陶車馬是一組極具歷史與藝術價值的文物。這些彩繪陶俑和陶車馬是元代墓葬中的隨葬品,為我們研究元代的社會結(jié)構(gòu)、喪葬習俗、藝術風格和手工業(yè)水平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通過這些文物,我們可以了解元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審美觀念以及宗教信仰。
16、明代夔紋扁足方鼎
夔紋扁足方鼎外形華麗,獸面紋和夔龍紋栩栩如生,周身紋飾錯落有致,為明代青銅藝術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