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這三句話,絕不僅僅是其間的奧妙無窮、引人深思,更重要的是三句話可囊括禮佛、參禪、悟道之間的聯(lián)系與人們對于智慧的把握。
第一句:“慢慢來會比較快”! 這句話也是我在講課的過程中,經(jīng)常用到的話。凡事“欲速則不達”,古人已經(jīng)給了我們很好的詮釋了?,F(xiàn)今的社會風尚中,為了名利的追逐和對自我價值的體現(xiàn),很多人不惜一切代價“埋頭苦干”。忽略了皎潔的月光;忽略了溫和的太陽;忽略了父母的牽掛;忽略了兒女的陪伴......甚至很多人在追逐的過程中,希望自己不勞而獲、一步登天??伤麄?nèi)f萬沒有想到,一味的追求結果,卻忽視了生活的本質(zhì)其實是體驗生命的過程。如果一味的追求結果,不妨說人生都只有一樣的結果,誰也無法例外。 宋代大文豪李漁曾被多少人認可學識淵博?但他卻有官不做,回到自己的老家享受著悠然自在的生活。為了提醒世人能夠淡泊名利,在老家修建一座亭宇,提名——且停亭。旁人不解,問其用意,回曰:“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來者往者,溪山清靜且停?!?。 追求名利,渴望成功其實無可厚非,只是人們在追求的過程中,不可急功近利,被物質(zhì)蒙蔽了眼睛,誘惑了心靈。凡事慢慢來,一步一步腳踏實地,成長、成就、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第二句:“智慧自在規(guī)律中”!
這句話跟道家文化的中心思想——“道法自然”如出一轍,有異曲同工之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謂道法,無非就是順應自然。當然這里的自然不是指大自然,而是指人本來的樣子。人本來的樣子就是一個自然人,返璞歸真、回歸本初,不作不做。同時也是告誡人們,生命的過程中,不違天意、善待他人。再比如易學之中的所指大智慧,那就是遵循自然的規(guī)律。好比春種、夏長、秋收、冬藏,自然總是智慧的告訴你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情。不做自無果,多做也無益。
很多人想成功,卻不學習、不成長,終其一生也是碌碌無為。這就是沒有尋找到規(guī)律,自以為不通過努力拼搏,幸運之神也會眷顧。
第三句:“萬物靜觀皆自得”!
這句話從字面上更好解釋:萬事萬物發(fā)生在你身上的時候,只需要靜下心來想想,都會心有所得??旃?jié)奏的都市生活,人們每天緊繃的神經(jīng),工作生活稍有不順,便是抱怨不止,感嘆人生實乃痛苦!其實這都是浮躁或是不成熟的表現(xiàn),心不沉淀,就很難找到自己的內(nèi)心。為什么你會覺得那些禮佛、參禪、悟道的人總是感覺有大智慧,就是因為他們很多的時間都在靜觀生命,從中得到規(guī)律與智慧。
不妨學著做一個有智慧的人吧!不隨波逐流,唯有獨善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