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革》卦:革命的時機
黎明將至擂戰(zhàn)鼓,
青天重見百姓舞。
順天大人上來坐,
失意帝王下臺苦。
(卦辭)( ):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
(爻辭)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兇,居,貞吉。
九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九三:征兇,貞厲。革言三就,有孚。
六二:巳日乃革之。征吉,無咎。
初九:鞏,用黃牛之革。
革命的時機
( ):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
經(jīng)濟的強大必然誘發(fā)政治上的更多要求,所以在《井》卦后接《革》卦,講述改朝換代的政治革命?!案铩本褪歉母?、變革的意思。
“巳”字的本義為已經(jīng)發(fā)育完全的胎兒。古人取即將降生、象征陽氣充足之義,而作為地支第六位的名稱。地支的產(chǎn)生是為了紀月。古人觀察到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方向均不一樣,大約十二個月變化一個周期,就將斗柄每月所指的方向取一個名稱。這些名稱也叫地支。一共十二個: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古人將這十二地支與十天干相匹配,共產(chǎn)生六十種組合,即:甲子、乙丑……等,用于紀年、月、日、時,這就是干支紀時法。古人對干支的命名基本上是取物候。比如“巳”字作為農(nóng)歷四月的象,就是取四月陽氣充足,大多植物已經(jīng)果實含漿,即將成熟,有如胎兒成形、即將分娩而出之義。本爻辭中的“巳”字正是取成熟之義。“巳日”就是說條件成熟的時候。
《革》卦卦辭大意為:“革命的行動,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就付諸于實施,是取得一個圓滿結(jié)局的根本,利于對此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才不會留下悔恨。”
這段卦辭的重點是“乃孚”兩字。“孚”字的本義為孵化,引申為誠信、守信、產(chǎn)生、實施等義。這里用產(chǎn)生、實施義?!澳随凇钡囊馑际钦f:要抓住“巳日”這個革命的有利時機果斷行事。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推陳出新
初九(損 ):鞏,用黃牛之革。
“鞏”是約束的意思。“鞏,用黃牛之革”的字面含義為:用黃牛皮做的繩索來約束其行為。這是一個雙關(guān)語,比喻用符合大地的生生之道,來變革商族腐敗昏庸的政治制度,從而產(chǎn)生一個新的紀元。理解這句話要搞清“黃牛”的寓意。
黃色是萬物成熟后的顏色,是五行中“土”的顏色,象征大地的生生之道。“牛”是動物,也是二十八星宿中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二宿,有星六顆。牛星宿在我國歷法中一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標志星,是古代歷法的起點。如《河圖》說:“在天的元年十一月甲子日的子時,太陽和月亮一起同時從牽牛星宿的方向升起,并開始其正常的運行。”天元是古代紀年的一個起點,距今約二十七萬年。古人認為日月五星在這時處于同一位置,也即同時出現(xiàn)在北方七宿的牛星宿附近(牽牛與牛星宿是兩個不同的星宿,但靠得很近,其名字也有關(guān)聯(lián)),然后因其速度的快慢不同而錯開了位置,要到很多年后才能重新聚在一起。天元的時間是古人按日月五星的速度推算出來的。天元是古代歷法的開始,牽牛及牛星宿也就因此被作為新紀元的起始點為古人廣為接受。
古代紀年有兩套系統(tǒng),一是天元系統(tǒng),一般只用于專業(yè)的推算。二是以朝代和君王在位的時代為準,如康熙十年、乾隆五年等,這套系統(tǒng)較為通用,它是以君王在位之年的十一月,即月宿牛宿的那一個月的甲子日子時開始起算,所以“牛之革”也即是改朝換代的意思。“黃牛”的黃是修飾牛的。“用黃牛之革”也就是用象征生生之道的光明來開創(chuàng)新紀元,從而革除過去的腐敗政權(quán)。
對誰?為什么要用“黃牛之革”呢?作者在此未說,但在《遁》卦六二爻爻辭作了說明,其爻辭為:“執(zhí)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其中的“執(zhí)之,用黃牛之革”與本爻辭的“鞏,用黃牛之革”的意思完全一樣。而“莫之勝說”一句就是解釋原因的,大意為:既然商族政治昏暗,就應(yīng)當由我們周族來承擔解說天命的責任(參《遁》卦六二爻注釋)。以此,《革》卦初九爻爻辭可譯為:
“按規(guī)矩約束其行為,要使用象征生生之道的光明政治來開創(chuàng)一個新紀元,從而革除過去的腐敗政權(quán)。”
初九爻爻象為“”,《損》卦卦象。損就是貶損之義,故有此爻辭。
占卜實例
六二(頤 ):巳日乃革之。征吉,無咎。
六二爻爻辭大意為:“在革命條件成熟的時候,就要發(fā)起革命的總攻,以革除舊政。這時的征伐將會取得圓滿的成功,其行為沒有過錯。”
“巳日乃革之”與卦辭的“巳日乃孚”可以互訓,都是指從革命的準備階段轉(zhuǎn)變?yōu)閷嵤╇A段。“巳日”即條件成熟之日。這個條件既有內(nèi)因,也有外因。內(nèi)因就是自己的力量是否具備。外因即革命的對象是否已腐敗至極。周革商命就是如此。首先,周已擁有三分之二的天下及擁護者,然后等待商族內(nèi)亂的機會。他們是在經(jīng)過實戰(zhàn)演練,確保實力已經(jīng)具備之后,又一直等到商王殺比干、囚箕子、逼走微子的內(nèi)亂至極的時候,才由周武王發(fā)起總攻的命令,這就是“巳日乃革之”。
“巳日”是一個比喻,但也不僅僅是比喻。據(jù)史書記載,周武王興兵伐紂的日期就正是選擇在“巳日”。《尚書·武成》說:“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周武王在癸巳日這一天進軍伐商,不會僅僅只是一個巧合,更有可能是姜太公和武王精心挑選的一個日期。這個日期的挑選是因為他們希望借助于“巳日”旺盛的陽氣來提高士氣,以促進革命的成功。因為“癸”是天干的最后一位,氣數(shù)已盡,象征舊政權(quán)的結(jié)束,而“巳”為地支的第六位,陽光正旺,象征新政權(quán)的即將誕生。周武王伐紂所選擇的這個“癸巳”日,可以作為分析古代政治、軍事謀略及占卜術(shù)的一個實證資料,也可以作為本爻辭的旁注。
六二爻爻象為“”,《頤》卦卦象。頤象口形,有弱肉強食之義,故有此爻辭。
注意啊,古人的占卜與現(xiàn)在江湖上流行的占卜好像不一樣哦。
得道多助
九三(賁 ):征兇,貞厲。革言三就,有孚。
九三爻爻辭大意為:“發(fā)動征戰(zhàn)是一件危險的事情,要正確地認識到戰(zhàn)爭可能產(chǎn)生的磨難。革命的號召要能夠得到大多數(shù)民眾的響應(yīng),才證明其征戰(zhàn)是真誠而有益的,是可以為之而奮斗的事業(yè)。”
這句爻辭一共兩句話:第一句是“征兇,貞厲。”強調(diào)了發(fā)動戰(zhàn)爭的危險性。“征”即征戰(zhàn),也就是發(fā)動戰(zhàn)爭。“兇”是判斷詞,危險的意思。老子在《道德經(jīng)》第三十章說:“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強于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第三十一章說:“夫兵者不詳之器也,物或惡之,故有道者弗處……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詳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發(fā)動戰(zhàn)爭是非常危險的行為,所以作者說“征兇”,對于發(fā)動戰(zhàn)爭本身持否定態(tài)度。“貞厲”:要正確地認識到戰(zhàn)爭將可能產(chǎn)生的不利因素。
第二句是“革言三就,有孚。”強調(diào)了發(fā)動戰(zhàn)爭的必要條件。“革言”就是所發(fā)出的革命號召。“三”不是實數(shù),而是指多次、眾多的。“就”是趨向、依從的意思,這里指諸侯、民眾對革命號召做出的響應(yīng)。“有孚”即抱著真誠的良好心愿。這一句話的“有孚”是重點。“革言三就”是訓“有孚”的,是說如何知道你是“有孚”還是“無孚”的呢?看你的革命號召是否能夠得到大多數(shù)人的響應(yīng)。如果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就證明你的這個想法是對的,是符合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的,也就可以去試一試。周武王在伐紂前兩年的觀兵盟津正是一次為了驗證其滅商之舉是否“有孚”的實戰(zhàn)演練,結(jié)果是“八百諸侯,不期而會”,這就是“革言三就”中的一就,可以為本爻辭作注。
九三爻爻象為“”,《賁》卦卦象。賁就是修飾、完善的意思,故有此爻辭。
把腦袋掛在褲腰帶上的賭注博得太大,可要謹慎。
九四(離 ):悔亡。有孚,改命,吉。
九四爻爻辭大意為:“懷著有益于民眾的真誠愿望,而改變商族所享有的天命,就會有一個完滿的結(jié)局,就不會留下悔恨?!?/span>
這句爻辭是一個倒裝句,應(yīng)寫作“有孚,改命,吉。悔亡?!薄坝墟冢拿笔且?,“吉”和“悔亡”是果。本爻辭與卦辭所說的“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的含義相近。“革命”和“改命”也是一個意思,均指推翻政權(quán)。
九四爻象為“ ”,《離》卦卦象。離有分離、離開之義?!案拿本褪鞘巩敊?quán)者與政權(quán)分開,故有此爻辭。
皇帝轉(zhuǎn)流做
九五(同人 ):大人虎變,未占,有孚。
“大人”在《周易》中是與代表君王的“君子”和普通民眾的“小人”相對的一個概念,指品德高尚的大臣、諸侯或家族領(lǐng)袖。
“虎”是貓科類兇猛野獸。以野豬、鹿、獐等動物為食,喜歡夜行,又能游泳,加之其前額有似“王”字斑紋,故被稱為獸中之王。這里取其為王之義。
“未”字的甲骨文像樹木枝繁葉茂狀,其本義為枝葉茂盛,借用為象征萬物開始衰退的地支第八位的名稱和萬物成熟時而有的滋味義。因為物壯則老的原因,又引申為表示否定的副詞用,相當于“不”、“沒有”、“否”等。這里是在作地支用。
“占”即察看甲骨上拆裂的兆象以揣度吉兇的行為,引申為窺察、推測、驗問、估計等義。同時,由于古代的占卜是帝王的專利,所以占也是權(quán)力的象征,誰掌握了占卜權(quán),誰就掌握了天命的解釋權(quán),所以“占”字又有了據(jù)有之義。我們現(xiàn)在仍然在使用的占有、占據(jù)、占領(lǐng)、占便宜等詞就是用其義。這里用據(jù)有之義。
“大人虎變”就是“大人變虎”,就是品德高尚的領(lǐng)袖通過革命的行動,使其身份變?yōu)檎莆諊艺?quán)的君王。
“未占,有孚”的意思是:“在未時占據(jù),是誠信的行為。”“未時”是地支的第八位,而地支的命名是以萬物生長的周期為特點的。第八位象征生命的衰退時期,是物壯則老之時,相當于下午的一至三時,相當于初秋季節(jié)。“占”即占據(jù)。占據(jù)的是什么呢?就是“大人”所占的象征君權(quán)的“虎”位。“大人”本是臣子,現(xiàn)在變“虎”了,實際上也就是占據(jù)了“君子”之位。這種行為在古代稱為“以臣弒君”,是當權(quán)者竭力阻止的行為,但作者認為“未占,有孚。”在這個“君子”沒有當好的情況下,在國家走向衰退的時候去行此“大逆不道”之事沒有問題,是“有孚”的。“有孚”就是有誠信,就是六二所說的“革言三就”,能夠得到大多數(shù)民眾一致?lián)碜o的行為。
九五爻爻辭大意為:“品德高尚的領(lǐng)袖以革命的行為奪取國家最高政權(quán),只要是在國家走向衰退、當權(quán)者腐敗的時候進行,就是符合民眾利益的誠信行為。”
理解這段爻辭的關(guān)鍵是要正確理解“未占”一詞。“未占”就是“未時占據(jù)”,就是在國家走向衰退的時候,當權(quán)者腐敗的時候占領(lǐng)。如果按傳統(tǒng)易學的訓法,將其理解為“不用占卜”、“沒有占卜”,這段爻辭是無論如何解釋不通的。
九五爻爻象為“ ”,《同人》卦卦象。同人就是與人同心同德之義。本卦六二爻爻辭對“有孚”的解釋就是“革言三就”,也就是得到民眾擁護的意思。故有此爻辭。
上六(革 ):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兇,居,貞吉。
“豹”是似虎而又比虎小的貓科類動物。
“君子豹變”就是“君子變豹”。是“大人變虎”的反面,比喻在位的君王被剝奪其權(quán)力,被趕下臺,由天下獨尊的王變成普通的臣民。
“小人革面”是進一步解釋“君子豹變”原因的。“君子”為什么會“豹變”呢?因為普通民眾要求國家的管理者換一個面孔。“小人”就是與作為國家領(lǐng)導者的“君子”和諸侯、士大夫的“大人”相對的普通民眾。“革面”就是變革面孔,就是換一個人來當權(quán)。這句話相當于說:革命的行為雖然是“大人”發(fā)動的,但卻代表了“小人”的心愿,是符合廣大群眾的利益和要求的,是廣大民眾共同參與的結(jié)果。
“征兇”:征戰(zhàn)將產(chǎn)生災難性的后果?!罢鳌笔侵高@場由“大人”發(fā)動,由“小人”參與的對“君子”的罷權(quán)之戰(zhàn)?!皟础笔钦f“君子”的結(jié)局不好。
“居”字的本義為蹲下,這里指投降認輸?!熬樱懠??!钡囊馑际牵骸案┦追Q臣,有此正確的認識,才能夠有一個良好的結(jié)局?!边@是在指明出路,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說的“繳槍不殺”。
上六爻爻辭大意為:“在位的君王被剝奪權(quán)力,是廣大民眾有變革政權(quán)的要求。對腐朽政權(quán)的征戰(zhàn)將會徹底毀滅舊社會,只有俯首稱臣一條路,有此正確的認識,才能有一個良好的結(jié)局?!?/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