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顧少強于夫授權(quán)
2015年4月,一封10字辭職信刷爆網(wǎng)絡,被網(wǎng)友稱為史上最具情懷辭職信。
—— 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
如今5年過去,那個用一句話激蕩起無數(shù)人內(nèi)心波瀾的女教師,現(xiàn)在怎么樣了?她看到自己想看的世界了嗎?
01
時間退回到2015年初春。
心理課上,顧少強讓初一的孩子給三年后的自己寫一封信,看著下面思索的學生,她突然冒出一個念頭:
如果自己繼續(xù)在這里當老師的話,很多夢想可能就沒辦法實現(xiàn)了,這段經(jīng)歷是時候做一個完美的結(jié)束了。
下課后,她回到辦公室,寫下了那封引爆全網(wǎng)的辭職信。
當時顧少強已在河南省實驗中學做了11年老師,捧著人人羨慕的鐵飯碗,又穩(wěn)定又體面,很多人不理解她為什么要辭職。
人生是一個以時間為軸不斷體驗的過程,什么都無法舍棄的人,什么也改變不了。
在一成不變和無限可能之間,顧少強選擇了后者。
辭職信交出的第三天,顧少強簡單收拾東西,離開了生活了35年的城市,去開啟另一段人生。
內(nèi)心有聲音在雀躍:
從現(xiàn)在開始我可以想去哪兒去哪兒,想干嘛干嘛,想愛誰愛誰。
她的第一站便是成都。
為什么是成都呢?因為那里有一個讓她掛心的男人——于夫。
02
顧少強和于夫是在洱海旁的一家青年旅社偶遇的,當時她正在那里做義工。
這天顧少強正邊單曲循環(huán)《山丘》邊做清掃,一不小心歌曲外放,坐在一隅看書的于夫隨即輕言一句:
“歌很好聽啊,可以再放一遍嗎?”
顧少強看了看有些粗獷的男子,留意到他手中拿的居然是三毛的書,三毛是她摯愛的作家。
李宗盛淺吟低唱:“我沒有刻意隱藏,也無意讓你感傷……”
此前在軌道上各自行進的兩個人,第一次有了交集。
后來,于夫幾乎每天都會來店里坐一坐,喝杯咖啡,有時一個人,有時和朋友談事,不時和顧少強搭搭話。
一天又一天,仿佛什么都沒有發(fā)生,又仿佛有些東西正在緩慢地生長。
離開洱海那天,于夫問了顧少強的名字,要了聯(lián)系方式。
之后,他們又回歸各自的生活,時不時通過網(wǎng)絡交流,竟然發(fā)現(xiàn)兩個人都想逃離城市,也都有一個藏了十幾年的客棧夢。
原來世界上,真有和自己如此合拍的人。
所以,從學校離職后,顧少強的第一站就選擇了成都。
再回想起當時的選擇,她感慨:
當時我想的是如果去,我還有50%的機會會贏,不去我就已經(jīng)輸了。幸運的是我完勝了。
不得不說,勇敢的人更有機會得到上天的偏愛。
到了成都,于夫陪她走在老街的大街小巷,喝茶聊天,就像認識很久很久的朋友,不過當時顧少強并未決定就此留下來,遠方正在強烈地召喚著她,她再次踏上旅程。
在重慶磁器口小鎮(zhèn),滿街都是辣辣的香味。走走停停,什么都不想,只享此刻的自由。
在小橋流水的江南,一襲翠綠的旗袍,做個溫婉的南方姑娘。
……
就這樣,重慶、烏鎮(zhèn)、杭州、大連……顧少強用腳步丈量著世界,見的多了,內(nèi)心也越來越澄澈,更加篤定自己想要什么。
幾個月后,顧少強回到了成都,回到了那個讓她內(nèi)心安穩(wěn)的人身邊。
隨后,他們結(jié)伴走遍了國內(nèi)大大小小的城市。
有一天兩人正在茶馬古道流連,天正飄著濛濛細雨細雨,街邊的梔子花開得正熱鬧,一切都剛剛好,于夫轉(zhuǎn)頭開口:“你覺得這里怎么樣?”
顧少強答:“挺好的呀?!?/span>
她本以為于夫就是隨口一問,沒想到他緊接著又說:
“要不我們就留在這里吧?!?/span>
一拍即合,他們決定在街子古鎮(zhèn)開一家客棧,客棧取名“遠歸”,諧音便是“緣歸”。
村上春樹說,迷失的人迷失了,重逢的人會再重逢。顧少強和于夫重逢了,還決定相守。
沒有該結(jié)婚的年齡,只有該結(jié)婚的感情。
幾個月后,他們在客棧舉行了簡單的婚禮,無需繁雜的儀式,也沒有嫁妝彩禮所累,只要望向?qū)Ψ?,所有的幸福踏實盡在不言中。
愛情中最美麗的東西不是婚紗、不是鉆戒、不是房車,而是在最好的年紀恰好遇見你。
35歲,顧少強等到了那個對的人,也進入到下一段人生。
03
從顧老師到顧掌柜,從三尺講臺到床單被罩,對顧少強來說,這一切的變化突然又自然。
曾經(jīng)燒開水都等不及的她,現(xiàn)在愿意泡在廚房為愛人洗手做羹湯。
看起來粗獷的于夫也變得越來越細膩、越溫柔,學著做各種家務。
他們細心打理共同的小家,挑土、刷墻、安裝燈泡,很多事情都親自上陣。
為了省200塊的人工費,拿慣了紙筆的女老師親自動手用電鉆修理家具。
鋪床單、打掃衛(wèi)生、招呼旅人……客棧的生活忙碌又充實。天南海北的旅客來到這里落腳,顧少強特別愛聽他們講述各自的經(jīng)歷、奇遇。
方寸之間也包羅萬象,這未嘗不是看世界的另一種方式。
和所愛的人,做愛做的事,這就是遇見愛情的樣子吧。
沉浸在幸福中的兩個人,不久迎來了他們的小天使,女兒“小魚兒”如期而至。
名字來自莊子的名句: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顧少強說,對女兒最大的期待是她能找到自己認為的好的生活,而她要做的只是引導孩子找到這個“好”的標準。
做了媽媽的顧少強全身心地愛著這個小生命。
她和于夫會帶著女兒去趕集,去河邊看山看水,去早晨廣場跳舞,帶她一點點認識周圍的人與物。
每一個節(jié)日都認真過,每一個瞬間都認真體會。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但她對女兒的愛從不盲目。
“我愛你,但是我要先愛自己。我會陪你左右,但我們相互獨立。”
小魚兒長大一點后,母女間相處更像朋友,如有工作需要離家,顧少強會告訴女兒,媽媽是去做什么,為什么要去,爭取得到女兒的理解。
碰到自己摯愛的越劇大師演出,顧少強就把女兒交給丈夫,給自己一次放松。
你會發(fā)現(xiàn),她是媽媽,她也仍舊是那個獨立灑脫的顧老師。
04
那么開了客棧,做了母親的顧少強是不是就不再看世界了呢?
當然不是。
5年多來,旺季經(jīng)營客棧,淡季旅行已是這個小家庭約定俗成的生活方式。畢竟她和于夫心中都住著一個不安分的靈魂。
在西安,14年過去,兵俑旁為勞役暗自傷心的姑娘成了媽媽,正看著吃羊肉串的女兒幸福地笑。
在寧波,走走徐霞客游記開篇的前童古鎮(zhèn),游一回《理發(fā)師》中的場景。
在張掖,欣賞美麗的七彩丹霞,感嘆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敦煌,9年前顧少強獨自游覽莫高窟,9年后她的身邊多了他和她。
九年前
九年后
在西藏,磕長頭的藏民,光亮的轉(zhuǎn)經(jīng)筒,一點點都是信仰的影子。
在舟山,暗夜里和小螃蟹來一次偶遇。
在深圳,一家三口看男籃世界杯,爸媽為籃球著迷,小魚兒最關注籃球?qū)氊悺?/span>
在茶卡鹽湖,看天空之鏡,對天地頓生敬畏。
……
特別喜歡顧少強記錄的她和女兒的一段對話:
你問我,世界是什么樣子的呢?
我說:,就是你用手觸摸到的,是你用心感受到的樣子。
三個月大小魚兒就開始跟著爸媽走天下,如今小小的她,已經(jīng)去過北京、上海、長沙、貴州……等十幾個城市。
給不了孩子大房子、很貴的玩具,顧少強想給她的是星辰大海。
曾經(jīng)她自己看世界,后來她和愛人并肩行走,現(xiàn)在三人在途。
世界那么大,他們正在一起去看看。
05
去年小魚兒3歲了,踩著30歲的尾巴,顧少強和于夫決定整理行囊,換一座城,換一種生活。
他們把旅社托付給別人幫著打理,搬到了離街子古鎮(zhèn)只有兩個小時車程的綿陽。
在這里,小魚兒開始上幼兒園,顧少強有了更多屬于自己的時間。
她開了心理工作室,有時在家里備課寫教案,有時做個體咨詢,繼續(xù)從事自己熱愛的心理學。
近兩個月開始堅持瑜伽塑身,每日五點起床,運動、讀書,在歲月中努力打磨自我,無論身體,還是靈魂。
她說還計劃著練習滑板、學游泳。年齡增長,想做的事也越來越多。
還有一個月,顧少強將迎來40歲生日,因為工作等原因,不久一家人將迎來又一次搬家。
五年前憑一封辭職信火爆網(wǎng)絡也好,后來開客棧被非議也好,再后來當了媽媽也好,到城市定居也好……
一路走來,風景變了又變,身邊的人漸漸增多,然而無論何種境遇,顧少強都猶如梵高筆下的向日葵般,認真又炙熱地生長。
或許,詩和遠方其實并沒有那么遙遠,它在于自己的心境,你認為有了就有了。
五年時間并不長,顧少強不斷變換著場次,在瑣碎的生活中尋找新的可能。
我們無需復制她的方式去表達內(nèi)心的態(tài)度,但她身上的勇氣卻可以照見每一個人:
去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去愛自己真正愛的人,而不必在乎別人的眼光。
每個人都只能在人生的考卷上,慌張地寫下唯一的答案,聽從內(nèi)心,你便會找到答案。
今后歲月,愿你也能特別美,特別敢,特別從容,特別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