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
“世界那么大,
我想去看看?!?/span>
還記得寫下這封辭職信的女教師嗎?
她現(xiàn)在過得怎么樣,
有沒有完成夢想?
2015年4月13日,
河南實驗中學教師顧少強,
留下一封辭職信,
轉(zhuǎn)身離開那座生活了將近35年的城市。
寥寥10字,
一下子爆紅網(wǎng)絡,
被網(wǎng)友譽為“史上最具情懷的辭職信”,
收藏于實驗中學校史館。
兩年時間悄然流逝,
顧少強真如信上寫的那般,
去看世界了嗎?
嗯,她去了。
第一站是大理,
蒼山雪,洱海月,
怡人,舒心。
而后轉(zhuǎn)戰(zhàn)重慶,
磁器口古鎮(zhèn),
獨特的美食,
叫人流連。
2015.6.12,
時間如微風般劃過指尖,
一聚一離別,一喜一傷悲,
一日沒一日。
仍舊是說走就走,背影瀟灑。
第三站在成都黃龍溪,
掏掏耳朵,把旅途的勞累稍卸,
看不一樣的風景,
體會不一樣的風情。
第四站去杭州,
文藝的地方干文藝的事兒:
看小百花越劇團表演,
一個人,買最貴的票,
看滿三場,場場不落。
亦或去常書鴻紀念館遛遛,
反正時間多,
總歸要把沒見過的都看一遍。
再或者跑到杭州某大學,
“冒充學生”參加社團活動,
回味少年青蔥。
第五站去烏鎮(zhèn),
天南地北,
世界果然很大。
第六站在南潯,
又是個水鄉(xiāng),
著一身旗袍,
做個溫婉的江南姑娘。
第七站是紹興,
水紅色的裙子以前是不敢穿的,
其實穿出來,
真好看。
第八站去了大連,
喜歡眺望大海,
看不見邊,
就像這個世界一樣,
有太多需要探尋。
第九站在哈爾濱,
這次他出現(xiàn)了。
第十站回到河南洛陽,
“這也是我和故鄉(xiāng)的一次告別吧,
我們要去更遠的地方?!?/span>
去有他的地方。
2015年大理的一個街角,
顧少強轉(zhuǎn)彎遇見于夫,
緣分說來就來,猝不及防,
他們相約半年后去成都街子古鎮(zhèn)。
如果那時還能在街頭偶遇,
就在一起。
半年后的成都街子古鎮(zhèn)上,
她來晚了
他已等候多時。
“我想要的愛情很簡單,甚至說我想都沒想就去了。當時我想的是如果去,我還有50%的機會會贏,不去我就已經(jīng)輸了。幸運的是我完勝了。”
2015年7月6日,
顧少強與于夫登記結婚,
他們定居成都,
在緣定的地方開一家客棧,
名“遠歸”。
“遠歸客棧”位于街子古鎮(zhèn)中心,諧音“緣歸一處”。夫妻倆希望能在這里遇到更多有趣的人,也可以看更多風景。旺季打理客棧,淡季四處旅行。
“我想要的生活很簡單
就是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
‘一屋、兩人,三餐、四季?!?/span>
一生足矣?!?/span>
之所以選擇成都,
顧少強說:
因為這里有以前對生活的所有期盼,
依山傍水,歷史悠久,
民風淳樸,空氣清新。
2016年1月9日,
是另一個讓夫妻倆振奮的日子,
女兒“小魚兒”滿月。
平凡而不平淡的生活,
蕩漾在這一家三口之間,
顧少強覺得這輩子最正確的選擇,
就是鼓起勇氣,
寫下那封辭職信。
世界那么大,
我想去看看,
辭職信之所以會爆紅,
大概就是因為它承載了每個人心中
那份秘而不宣的夢想。
我們沒勇氣做的,
當時35歲的顧少強做了。
與熟悉的生活疏離,
需要很大勇氣,
因為我們害怕未知。
但生活的神奇之處卻在于:
有時候只有把自己活成一個過客,
很多事物才會被賦予新的意義。
“其實辭職不是因為勇氣,而是對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底氣。當然我要的也不多?!?/span>
“所以那些羨慕我的人們,你們想買大房子,想開好車,想吃好的穿好的,就不要羨慕我了。我的簡單,你們做不到,還是安心工作,走自己的路吧。”
“我最愛的是窮游,即使有錢,也要富在路上,窮在心里。有時為了省錢,我會選擇青年旅舍,多人混住,一天最多也就五十塊錢,洗漱都是在房間外面公用的洗漱間。”
“但是我遇到自己喜歡的也會一擲千金。有次去杭州,得知越劇名家茅威濤會在杭州進行三場演出。馬上連買了三場演出的戲票,買到最貴的一張票是580元。最后還訂了一張機票,因為我的母親喜歡戲劇?!?/span>
“有時玩著玩著沒錢了,可是心里一點兒也不害怕。我知道,我可以繼續(xù)行走,一邊打工,一邊看世界。我不怕吃苦,以前旅行時做過義工,洗過碗,,擦過桌子,在街頭唱過歌,賣過魔術氣球。我相信自己擁有繼續(xù)走下去的能力?!?/span>
“有了孩子,并不是旅行的牽絆。你在紅塵中打滾,我仍然能在自由中遠行。世界那么大,我還想帶著孩子去看看?!?/span>
如果有一天,孩子對我說,“媽媽,我想做一個農(nóng)民,因為我覺得種花種菜才是我最喜歡的。”那么,我的回答是“好的”。
而顧少強最大的遺憾,
就是沒能把辭職信自己保留下來,
“我可以在多年后的某一天,
拿出來給孩子們看,
在古鎮(zhèn)的院子里,
曬著太陽給他們講講這件有趣的事兒。”
她的故事其實很簡單,
沒有太多轟轟烈烈,
有的只是水到渠成,
這也正在告訴我們:
幸福的根源在于內(nèi)心,
欲望少了,幸福就多了。
珍惜所擁有的,知足常樂。
“生活可以平淡,生命不能平庸。我對于生活的要求并不高,平淡中追求著幸福。”
顧少強的人生,
雖然無法被效仿,
但世界那么大,
你想去看看嗎?
帶上你的孩子一起去吧!
不管如何抉擇,
只要熱愛生命,
生命必款款回應。
從顧少強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終身的,顧少強因為母親喜歡戲曲,所以會一擲千金的連聽三場。同時,顧少強在培養(yǎng)孩子方面更是選擇尊重孩子,徹底解放孩子的天性,鼓勵她為興趣愛好工作,不管選擇如何,只望不負今生。
談到“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有人說,我沒錢;有人說,我沒時間;有人說,帶著孩子旅行太辛苦......
縱使理由千千萬,在這里,我仍希望各位父母們有時間一定要帶孩子去這四個地方看看、轉(zhuǎn)轉(zhuǎn)、體驗體驗,不需要多少金錢、時間,可收獲的卻可能是孩子一個嶄新人生的開始,他的格局與生命都將上升一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