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今年開掛了。
前有一部開分9.1的《善意的競爭》,現(xiàn)在又來一部9.4分“年代劇”(豆瓣與IMDb同分)。
剛一開播,就被無數(shù)觀眾奉為今年的“劇王”。
虛高嗎?
Sir覺得一點也不——
苦盡柑來遇見你
?? ????
又是諧音梗,又是土里土氣的“遇見你”。
說實話,Sir看到這個片名的第一眼是有點勸退的,還以為是個傻白甜偶像劇。
但一看導演,金元錫。
之前大火過的《我的大叔》《信號》《未生》等9分+韓劇,均出自他手。
追平8集《苦盡柑來》,可以肯定地說:不愧是大師手筆。
細膩,生動,真實。
不過,Sir還是更喜歡它原本的韓文片名《?? ????》。
這在濟州島方言中,是“辛苦了”的意思。
沒錯,這部看起來是講愛情的年代劇,重點卻不在“愛情”。
而是對三代女性的一次擲地有聲的致敬。
關(guān)于這部劇,Sir想聊的也不是海報上看起來春和景明的“父母愛情”(雖然確實好嗑)。
而是辛苦了一輩子的她們。
01
濟州島的女人
在韓國濟州島,有一種古老的職業(yè)叫“海女”。
她們不戴任何呼吸裝置,只身潛入海底,徒手捕撈鮑魚、海膽等海貨,危險系數(shù)極高。
前年就有一部以海女為主角的韓國電影《走私》,還貢獻了一場非常精彩的水下動作戲。
這是當時的濟州島女人,能賺錢養(yǎng)家的唯一方式。
有資料顯示,1960年代濟州島有超過23000名海女,這是當時的15歲以上女性總?cè)丝诘?1%,也是島上漁業(yè)從業(yè)人員的80%。
劇中的全光禮(廉惠蘭 飾),就是其中之一。
她每天都是在水下待得最久的一個,是海女中“為了賺錢不要命”的典型。
為什么這么拼?
養(yǎng)家。
光禮早年喪夫,改嫁了一個不務(wù)正業(yè)的男人。
除了養(yǎng)活這個沒本事的丈夫和一兒一女外,她還想供在前婆家寄人籬下的大女兒吳愛純(金太延 飾童年)上學、讀書。
她盼望著愛純有朝一日能離開這座島,擺脫當“海女”的命運,于是時常教育她:
“當牛做馬,也不要做濟州島的女人。”
所以你可以發(fā)現(xiàn),即便光禮在劇中只有不到一集的戲份,但鏡頭所到之處,都可以看到她為生計在忙碌——
白天泡在冰冷的深海下?lián)契U魚,凍得渾身顫抖。
回家又拿起刷子,把所有的“戰(zhàn)利品”洗干凈。
夜里,還在拿著針線縫縫補補。
遇到農(nóng)忙,她又像頭牛一樣去給人鋤地、開荒,哪怕只為了一點蠅頭小利。
生為女人,光禮仿佛從未停歇過一刻。
而最終,這個勞碌的女人,卻因長期潛水導致的肺病,死在了年輕的29歲。
沒錯。
你在劇中看到的這位被海風和海水摧殘得皮膚干裂、黝黑的大嬸,才年僅29歲。
毫無疑問,這部劇的女人是命苦的。
光禮的一輩子都被困在了海里。
而女兒愛純呢?
這個她寄予厚望的大女兒,也從小處于一種普遍的女性困境中。
她和叔叔奶奶一家同住,6口人,但飯桌上卻從來只有5條魚,唯獨愛純沒有資格吃。
在學校參加詩創(chuàng)作比賽,她寫的明明最好,但第一名卻頒給了“我的區(qū)長父親”。
選班干部,她得的票數(shù)也最高,但班長的位置卻要讓賢給落后9票的第二名。
她去找老師理論,對方卻說:
要當領(lǐng)導
品德和經(jīng)濟實力一樣重要
男尊女卑,嫌貧愛富。
這是那個年代社會的偏見,更是女性苦難的根源。
所以,倔強的愛純,雖然會不甘心,會為自己討問公道,但在當時,她沒的選——
媽媽去世后,她不得不在繼父的“懇求”下,照顧同母異父的弟弟妹妹。
同時又因不忍心母親生前種的地荒廢,而不得不替他種田、賣菜。
從那以后,她再也沒考過第一名,曾視為出路的學業(yè)、想當一名詩人的理想,也離她越來越遠。
結(jié)果也可想而知。
18歲,繼父娶了新的妻子,吳愛純(李知恩 飾青年)成了這個家多余的人,叔叔家也容不下她。
為了逃離這座島,逃離要進廠當女焊工的命運。
在滿大街拉橫幅“預(yù)防女性離家出走”的社會背景下,愛純和青梅竹馬的初戀梁寬植(樸寶劍 飾青年),偷走了家里的貴重首飾,連夜私奔。
然而這樣的“出走”對那個年代的女性來說,就是一個美麗的泡沫。
眨眼間,便會破碎。
一波三折過后,他們還是被梁的家長抓回了。
而這一鬧。
非但愛純被高中開除,僅有初中學歷的她甚至連進廠的資格都沒了,變成了全家的“恥辱”。
自作自受嗎?
然而一個對比是,和她一起私奔的梁寬植,卻幾乎沒受到什么影響。
對此不公,愛純的奶奶一針見血:
雖然是兩個人一起(私奔)
但男孩會被叫英雄
女孩只會被說不知廉恥
所以最后。
愛純雖然沒有像母親一樣,為了討生活而被迫做起海女。
卻因為無路可走,只能在讀書的年紀嫁人生娃,一輩子被困在灶臺里,當一個家庭主婦。
而這,已經(jīng)是當時的她最好的選擇。
也是當時的濟州島女人,最好的選擇。
02
苦命不苦情
所以愛純是認命了嗎?
是,也不是。
這也是Sir覺得這部《苦盡柑來》比較真實的一點:
它無意于渲染苦難。
卻也不想以一種離地的大女主爽劇姿態(tài),來掩蓋現(xiàn)實生活里女性前行的困境。
這個度,拿捏得很有分寸。
就像吳愛純。
一方面,她接受了自己的選擇,勤勤懇懇地當個家庭主婦。
但另一方面,她其實也沒有墮落,從未放棄過與生活抗爭,一直在邁著小碎步緩慢地往前進。
舉例來說。
丈夫梁寬植出海捕魚,愛純便學那些海女阿姨們,在海邊支起小攤,賣自家的海產(chǎn)和自己做的小吃。
1988年,韓國因為要開奧運會,政府想整治她們擺攤的街道,說影響市容。
漁民海女們紛紛站出來反抗,而愛純(文素利 飾中年),直接躺倒在大街上,用自己的身體來阻擋強權(quán)的侵犯。
當年想當詩人的文學少女,變野蠻了,也變強了。
甚至,她用自己的這份“威信”,成功當上了當?shù)貪O業(yè)協(xié)會的第一位女會長。
雖然沒有逃離濟州島,也沒有逃離靠海吃飯的命運。
但愛純,一個生活在底層的普通婦女,依然有一股要過上更好生活的信念和韌勁。
不只是愛純。
當時整個東亞的底層女性,放眼望去,能看到的出路似乎都只有“嫁人”。
可一生就這么完了嗎?
或許,她們根本無暇去思考這樣抽象而縹緲的問題。
她們命苦,卻不苦情。
在糟糕的命運面前,看上去百般隱忍、逆來順受。
而事實上,她們依然勇敢、努力、勤奮、堅韌。
就算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也會用盡全力去托舉下一代,讓生活從根本上好起來。
就拿愛純的母親,光禮來說。
她外表看起來冷酷,女兒來找她,她總是不留人吃飯,還一直催促對方回奶奶家去。
但一聽說,愛純在奶奶家受叔叔和堂弟的排擠,連最便宜的小黃魚都沒資格吃時。
她又氣洶洶地跑過去,直接用兩串黃魚砸翻了他們的飯桌。
并從此下定決心,再苦再難也要將女兒帶在身邊。
當愛純的班長之位被同學奪去時,光禮也沒有勸她忍讓。
而是換上自己最好的衣服,戴上跟別人借來的珍珠項鏈,親自上學校給老師塞紅包,請求多多關(guān)照。
一來,光禮不想讓愛純丟臉,讓她知道自己也有媽媽罩著。
二來,光禮又絕不會告訴愛純,她為了她去討好別人。
她從不強調(diào)自己的付出,因為不想讓女兒產(chǎn)生愧疚,她只會堅定地告訴她:
可憐的是我 不是你
不要退縮
盡情享受人生
在這樣母親的影響下,后來,當愛純長大,也生了自己的女兒時,她繼承了母親的堅韌。
平日里她被婆婆刁難,尚且還能忍氣吞聲、視而不見。
可一旦涉及到女兒金明的人生,愛純就會變成一個斗士,向所有的不公平提出最直接的反抗。
比如,為金明爭取騎車的權(quán)利:
無論如何 我都想讓她(金明)騎車
如果連這都不能騎
她一輩子就只能呆在廚房了
我不想讓她做收拾桌子的人
而是成為可以掀桌子的人
每天除了鮑魚就是鮑魚,暴風雨中的鮑魚,比孩子還金貴的鮑魚。 我多希望看你早點出水,但我為什么看不見你的蹤影。是因為沒有鮑魚嗎?是因為搜尋鮑魚憋氣太久嗎? 又擔心又害怕的女兒,只能怪笨鮑魚讓媽媽火冒三丈。 她賣一只鮑魚能賺100韓元,我真想付錢買下她的一天,背痛的媽媽,咳嗽的媽媽,每天有100韓元,就能讓她休息了。 《笨鮑魚》三年八班 吳愛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