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而簡 美洲豹
唐代劉禹錫有詩曰:“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說的正是咱們今天要討論的中藥--牡丹。牡丹為我國特產(chǎn)花卉,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當(dāng)作中國的國花。1985年5月牡丹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二。
關(guān)于牡丹,也有很多典故。據(jù)說唐代武則天當(dāng)政時,在一個寒冬臘月,她喝醉酒,下令百花齊放。下旨曰:“明早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fā),莫待曉風(fēng)吹。”眾所周知,各種花不僅開花的季節(jié)不同,就是開花的時刻也不一致。春夏秋冬,皆有開花時,哪能同時綻放。但是百花懾于武后的權(quán)勢,都違時開放了,唯牡丹仍干枝枯葉,傲然挺立。武后大怒,便把牡丹貶至洛陽。牡丹一到了洛陽,立即昂首怒放,花繁色艷,錦繡成堆。這更氣壞了武后,下令用火燒死牡丹,不料,牡丹經(jīng)火一燒,反而開的更是紅若煙云、亭亭玉立,十分壯觀。牡丹這種堅韌不懼強權(quán)的態(tài)度,著實令世人嘆服。
牡丹,別名有: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藥、百雨金、洛陽花、富貴花,是毛茛科、芍藥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灌木。有數(shù)千年的自然生長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在中國種植也很廣泛,主要在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甘肅、陜西、山東、貴州等地主產(chǎn)。此外,云南、浙江亦產(chǎn)。牡丹花被擁戴為花中之王,因其花朵顏色鮮艷,綻放妖嬈,頗具觀賞價值,有關(guān)文化和繪畫作品很豐富。
牡丹的花可以食用。花瓣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脂肪、淀粉、糖類、鈣、磷、鐵等礦物質(zhì),以及維生素A、B、C、E,特別是所含的多種游離氨基酸,更易為人體所吸收。明代的《二如亭群芳譜》記載:“牡丹花煎法與玉蘭同,可食,可蜜浸”,“花瓣擇洗凈拖面,麻油煎食至美”。
中國不少地方有用牡丹鮮花瓣做牡丹羹,如牡丹花銀耳湯,有清肺熱、益脾胃、滋陰生津的功效。牡丹果脯,牡丹花瓣加上蜂蜜制成,富含多種人體所需氨基酸/蛋白質(zhì),有機酸維生素,多種礦物質(zhì),具有調(diào)節(jié)胃酸、清熱、解毒、消斑等功效;調(diào)節(jié)血脂,解暑、清涼開胃、防感冒;能配酒,清涼潤肺,去火安神,對美容養(yǎng)起到一定的作用,長年食用,健康益壽。故稱美容果脯。牡丹花瓣還可蒸酒,制成的牡丹露酒口味香醇。
牡丹的干燥根皮,即牡丹皮可入藥。
性味:味苦、辛、微寒。
歸經(jīng):歸心、肝、腎經(jīng)。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寒熱,中風(fēng)瘛疭、痙、驚癇邪氣,除癥堅瘀血留舍腸胃,安五臟,療癰瘡?!?/p>
《本草綱目》:“和血,生血,涼血。治血中伏火,除煩熱
【功效】
① 鎮(zhèn)靜、鎮(zhèn)痛、解痙等活性。
② 用于溫毒發(fā)斑、吐血衄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jīng)閉痛經(jīng)、癰腫瘡毒、跌撲傷痛等癥狀。
③ 牡丹皮糖苷類成分能夠起到非常好的抗炎消菌、抗炎、抗過敏、抗腫瘤、止血、祛瘀血等作用。
④ 幫助內(nèi)臟等器官的毒素和濕熱的排出,能夠緩解小便血滯的癥狀。
⑤ 促進單核細(xì)胞吞噬功能,提高機體特異性免疫功能,增加免疫器官重量。
降溫
⑥ 牡丹皮具有中樞性降低體溫和解熱作用。
⑦ 牡丹花制茶食用,對于祛除面部的黃褐斑、皮膚衰老等有很好的作用。
【禁忌】
① 血虛有寒,孕婦及月經(jīng)過多者慎用。
② 脾胃虛寒泄瀉者忌用。
《日華子本草》:忌蒜。
《得配本草》:胃氣虛寒,相火衰者,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