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安縣的楊鐵衣是個鏢師,護(hù)送一車鏢到云州的時(shí)候,遇到了一個算命先生,開口就說才二十歲的楊鐵衣有個死劫。
那個算命先生和楊鐵衣差不多的年紀(jì),一臉的菜色,卦旗上面有個洞,衣服上面有補(bǔ)丁,一看就是窮困潦倒不得志的人。
楊鐵衣覺得這個算命先生肯定是個騙子,扭頭就走。盡管算命先生在他身后扯著喉嚨喊著“破解不要錢”,楊鐵衣也沒有回一下頭。
從云州回到家,楊鐵衣掏出給妻子余氏買的簪子,喜滋滋地要給余氏戴上,卻發(fā)現(xiàn)余氏眉頭緊鎖,在強(qiáng)顏歡笑。
“娘子怎么啦?”楊鐵衣趕緊問余氏。
余氏猶豫了半晌,才滿臉通紅地把封信拿給楊鐵衣看。
楊鐵衣粗通文墨,雖然信寫得文縐縐的,但他連猜帶蒙地也看明白了。
信是一個叫曾江林的男子寫給余氏的。上面先是把余氏好好地夸贊了一通;接著便說余氏知書達(dá)禮,楊鐵衣乃一介武夫,配不上余氏;最后告訴余氏,會在某日某時(shí),他租賃的小院子里,等著余氏去和他相會。還強(qiáng)調(diào)說,余氏不來,他絕不會離開。
楊鐵衣勃然大怒,正想一把把信撕爛,轉(zhuǎn)念一想,萬一把曾江林打出一個好歹來,這封信也能證明自己無錯。誰叫那個曾江林覬覦有夫之婦。
見余氏還是郁郁不樂,楊鐵衣連忙安慰余氏。
余氏擔(dān)憂道:“相公不會怪罪我吧?”
楊鐵衣笑道:“是那曾江林不對,怎么會怪罪到娘子頭上?”說著,把余氏摟在懷里,好好地?fù)嵛苛艘环?/p>
楊鐵衣能娶到余氏,完全是靠運(yùn)氣。
余氏是溪南縣人,父親是個秀才。余氏長得千嬌百媚,從小讀書習(xí)字,詩詞歌賦,隨口吟來;琴棋書畫,無不精通。還未及笄,求娶的人就差點(diǎn)踏破了門檻。
余氏滿十五歲那年,某日去寺廟上香,被人劫持,楊鐵衣恰巧路過,救了余氏。
為了報(bào)答相救之恩,余氏嫁給了楊鐵衣。
楊鐵衣從小父母雙亡,孤苦伶仃,余氏嫁給他后,才有了一個家。因此對余氏愛如珍寶,百般呵護(hù);余氏對楊鐵衣也是溫柔體貼,敬重有加,夫妻倆十分恩愛。
現(xiàn)在這個叫曾江林的家伙竟然敢趁自己不在家,寫信調(diào)戲余氏,楊鐵衣怎么也忍不了,決定到時(shí)候替余氏去會會那個登徒子,給他一個教訓(xùn)。
時(shí)間過得飛快,轉(zhuǎn)眼就到了曾江林約定要和余氏相會的日子,楊鐵衣如約來到了一個雖然僻靜,卻比較破舊的院子前。
楊鐵衣覺得很是奇怪,那個曾江林為何會租賃這么一處地方約余氏相會,還以為自己弄錯了地方。掏出信來仔細(xì)看了看,的確是這兒,便上前敲門。
誰知楊鐵衣敲了一會兒門,一直無人回應(yīng)。
這時(shí)一個衣著華麗,長相俊美的年輕男子,押著一個二人抬的小轎匆匆而來。
來到小院門口,年輕男子四處張望,似乎在找人。
楊鐵衣估計(jì)男子就是曾江林,壓抑住怒火,上前問了一聲那人是不是曾江林。
年輕男子錯愕道:“我便是曾江林,你是誰,為何對我大呼小叫的?咦,余小姐呢?我請了轎子來接她,她為何不在?”
楊鐵衣這才明白,曾江林并沒有打算在這兒和余氏相會,請了轎子,要神不知鬼不覺地把余氏帶走,簡直火冒三丈:“狗東西,我便是余氏的相公楊鐵衣?!?/p>
沒想到曾江林沒有一點(diǎn)害怕的樣子,還斜睨著楊鐵衣,搖頭道:“果然配不上余小姐!”語氣里滿滿的都是鄙夷。
楊鐵衣的拳頭捏得“格格”作響,再也忍不住了,朝著曾江林的臉就打了過去。
曾江林早有防備,頭一偏,肩膀被楊鐵衣的拳頭擦到,立即隱隱作痛,大呼小叫地逃到了兩個轎夫身后,直喊“救命”。
兩個轎夫連忙上前來拉架,也挨了盛怒的楊鐵衣幾拳,疼得“嗷嗷”直叫,拉著曾江林就跑,連轎子都不要了。
楊鐵衣一邊嚷著要打死曾江林,一邊追了上去。奈何巷子多,路不熟,追了一會兒就不見了曾江林和轎夫的身影,只得氣呼呼地回去了。
沒想到第二天,竟然有衙役上了門,說曾江林在他租賃的院子里被人砍死后,還被焚了尸,懷疑是楊鐵衣干的。
楊鐵衣連忙喊冤,說自己就只是和曾江林打了一架,根本沒有殺他,更沒有去焚尸滅跡。
可衙役們哪里會聽楊鐵衣的,抓著楊鐵衣就走。
余氏嚇得瑟瑟發(fā)抖,一路哭泣著,跌跌撞撞地跟在楊鐵衣的后面。楊鐵衣心疼極了,連忙叫余氏回去。
余氏不肯,還是跟在后面,可是走得不快,漸漸地跟不上了,急得放聲大哭。
等余氏好不容易趕到縣衙時(shí),就聽見縣令大人在命令衙役去楊家尋找物證。
過了一段時(shí)間,衙役們來了,竟然拿來了一件血衣,和楊鐵衣的身材一比對,正合身。
楊鐵衣驚訝不已,余氏也是目瞪口呆。
楊鐵衣連忙喊冤,說他從來沒有那么一件衣服,余氏也趕緊上前作證,說那件衣服她也從來沒有見到過。
可縣令大人卻道,有兩個轎夫作人證,如今除了從楊鐵衣身上搜出的信,又有了衣服為物證,容不得楊鐵衣狡辯,不由分說就要楊鐵衣招認(rèn),因氣惱曾江林調(diào)戲余氏,殺了曾江林,還焚尸滅跡。
楊鐵衣知道,只要自己畫了押,就再也沒有機(jī)會翻案了,抵死不招,被打得血肉模糊地扔進(jìn)了大牢里,和一個叫劉巖的人關(guān)在一起。
坐在大牢里,楊鐵衣突然回想起那個算命先生說的,自己有個死劫,既后悔沒有理會那個算命先生,又心如死灰,覺得自己活不成了。
楊鐵衣暗暗打定了主意,如果縣令大人再給自己上刑,逼自己認(rèn)罪,就把押畫了,免得白白受些皮肉之苦。
沒想到縣令大人竟再也沒有審問過楊鐵衣,就那么把楊鐵衣關(guān)在牢里,不聞也不問。
貴安縣的捕頭也姓楊。為人比較正直,心也細(xì),覺得楊鐵衣殺曾江林一案疑點(diǎn)重重,加上和楊鐵衣又是本家,對楊鐵衣便比較照顧。
見楊鐵衣因?yàn)榘讣氖聭n心忡忡,寢食不安,便偷偷地告訴楊鐵衣,那曾江林不是本縣人,沒有苦主揪著楊鐵衣不放。加上楊鐵衣大刑之下都不肯招認(rèn),縣令大人又被另外一個劫財(cái)殺人的大案子牽絆著,這個案子就被暫時(shí)擱置了下來。
楊鐵衣這才稍微放了點(diǎn)心。
有了楊捕頭的照應(yīng),余氏每天都能進(jìn)牢里來給楊鐵衣送飯。還偷偷地告訴楊鐵衣,她打聽到縣令大人就要調(diào)任了,等新的縣令大人一來,她就會寫了狀子去給楊鐵衣鳴冤。
于是楊鐵衣天天盼著現(xiàn)在的縣令能趕緊調(diào)走,新的縣令大人會是個明察秋毫的好官。
轉(zhuǎn)眼楊鐵衣已經(jīng)坐了十幾天的牢了。隨著傷勢的逐漸好轉(zhuǎn),楊鐵衣的心情也好了許多。
這天余氏送了一些肉包子來給楊鐵衣吃。
見那個從來不理自己的劉巖看了幾眼肉包子,楊鐵衣便熱情地邀請劉巖一起吃包子。
誰知劉巖理都沒理?xiàng)铊F衣,把頭扭到了一邊。
楊鐵衣討了一個沒趣,不免有些訕訕的。
不過楊鐵衣想著劉巖有錢,從來不缺吃的,還能不時(shí)孝敬一下獄卒,想來是看不上這肉包子的,也就釋然了,自己高高興興地吃包子。
余氏見狀,有些好奇,便小聲地問楊鐵衣,那人叫什么名字,為何會被關(guān)起來。
楊鐵衣告訴余氏,他叫劉巖,是因?yàn)橥蹬1魂P(guān)進(jìn)來的。
余氏差點(diǎn)驚呼出聲。偷牛?那個劉巖看起來文質(zhì)彬彬的,像個讀書人,怎么會去偷牛?
轉(zhuǎn)眼又是十來天過去了,楊鐵衣算了一下,自己已經(jīng)被關(guān)了二十四天了。這時(shí)他的傷在余氏的精心照顧下,已經(jīng)差不多好了。
這天,天快黑的時(shí)候,牢房里突然又被關(guān)進(jìn)來了一個人。
那個人穿得破破爛爛的,進(jìn)了牢房后就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唉,避死劫還真難??!”
楊鐵衣一聽“避死劫”,立刻來了興趣,翻身爬了起來,一看,不禁目瞪口呆,被關(guān)進(jìn)來的竟然是云州的那個算命先生!
那個算命先生很是疲憊的樣子,沒有細(xì)看楊鐵衣和劉巖,而是四處尋找著可以睡覺的地方。
楊鐵衣身形高大健壯,劉巖卻顯得斯文許多,算命先生立刻選擇和劉巖擠一擠。
這時(shí)天已經(jīng)完全黑了,月亮躲進(jìn)了云層里,牢房里面沒有燈火,顯得黑魆魆的。
算命先生十分禮貌地拍了拍劉巖,請他讓點(diǎn)地方給自己。
這時(shí)月亮從云層里鉆了出來,清冽的月光灑進(jìn)了牢房。劉巖和算命先生都借著月光看清楚了對方的模樣。
劉巖一愣,接著便露出了陰狠的笑容,用看死人一樣的眼神盯著算命先生。
算命先生看清楚了劉巖的眼睛,也是一愣,接著便如同看到鬼一般凄厲地大喊起來:“我不要住這里,救命?。 ?/p>
獄卒走了過來,極不耐煩地呵斥道:“你想關(guān)哪個牢房?關(guān)進(jìn)死囚房去行不行?”
算命先生嘴唇抖動了幾下,想了想,不嚷了,哆哆嗦嗦地走到了楊鐵衣這邊,蹲在楊鐵衣身旁,渾身直抖。
楊鐵衣好奇極了。那劉巖看起來手無縛雞之力的樣子,算命先生為何那么怕他?他們之間到底有什么恩怨呢?
半夜的時(shí)候,睡得正香的楊鐵衣突然被踢了一腳,一下子就驚醒了。爬起來一看,嚇得心都要跳出喉嚨眼了,那個算命先生正被劉巖騎在身上,掐著脖子,眼看就要沒命了。
算命先生拼命地掙扎,兩腿亂蹬,這才把楊鐵衣踢醒的。
楊鐵衣趕緊去拉劉巖。
沒想到劉巖竟然有功夫,一腳就把毫無防備的楊鐵衣給踢翻在地。
楊鐵衣這才知道,劉巖不簡單,難怪算命先生那么怕他。
楊鐵衣一邊大喊著“殺人啦”,一邊撲上來推劉巖,希望能把獄卒叫來,一起救算命先生。
誰知守夜的兩個獄卒喝多了酒,睡得像死豬一樣,根本沒有聽到楊鐵衣的呼救聲。
而其他牢房里的人不知道這個牢房里發(fā)生了什么事,都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不約而同地裝起了聾子。
楊鐵衣推了劉巖一下,劉巖不耐煩地瞪了楊鐵衣一眼,威脅道:“滾一邊去,不然連你一塊弄死?!?/p>
楊鐵衣一時(shí)不知道怎么辦,再一看,算命先生已經(jīng)翻了白眼,只有出氣,沒有進(jìn)氣了。
見情況危急,楊鐵衣一時(shí)慌了神,捏起拳頭,狠命地把劉巖的太陽穴敲了一下。
劉巖沒想到楊鐵衣會下狠手,指著楊鐵衣說了一聲:“你……”話未說完,就昏倒在了地上。
算命先生差點(diǎn)沒了命,喘息了好一會才慢慢地坐了起來。
見劉巖就倒在自己身旁,算命先生突然撲到劉巖身上,死死地掐住了劉巖的脖子。
楊鐵衣傻了眼,這倆人是有多大的仇啊,不是你掐我的脖子,就是我掐你的脖子。
楊鐵衣正要上前阻止算命先生,算命先生一邊狠命地掐著劉巖,一邊低聲道:“他是個劫匪!”
楊鐵衣驚訝極了,劉巖竟然是劫匪?等他回過神來時(shí),劉巖已經(jīng)沒氣了。
算命先生給楊鐵衣深深地行了一禮,感謝楊鐵衣的救命之恩。
楊鐵衣有些郁悶地問算命先生:“你真的不記得我啦?”
算命先生這才借著月光細(xì)細(xì)地打量楊鐵衣,一看,驚喜得跳了起來:“天不亡我,我終于能避過死劫了!”
楊鐵衣莫名其妙地看著算命先生,覺得自己遇到瘋子了。
算命先生整理整理破衣服,再次給楊鐵衣行了一個大禮,告訴楊鐵衣,他叫管明陽,上次在云州遇到楊鐵衣,之所以說楊鐵衣會有個死劫,是這么一回事……
原來半年前,管明陽在四處做生意的時(shí)候,突然撞到了蒙著面的劉巖在殺人劫財(cái)。
劉巖殺的人,是給林尚書搬運(yùn)錢財(cái)回去的管家。
殺了人后,劉巖去才知道自己惹的是林尚書,十分害怕官府追究,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在場的所有人都滅了口,唯獨(dú)管明陽機(jī)靈,逃跑了。
劉巖著了急,把劫得的財(cái)物埋藏好后,立即四處尋訪管明陽的下落。
劉巖害怕,雖然自己蒙著面,可還是擔(dān)心,萬一自己露出了什么破綻,被管明陽發(fā)現(xiàn)了,那就萬劫不復(fù)了。
其實(shí)劉巖還真不是白擔(dān)心的。管明陽是算命先生,他看人,看的是眼睛和骨相,因此劉巖雖然蒙著面,可管明陽還是記住了他。
管明陽東躲西藏,不敢告訴任何人他看到過劉巖殺人劫財(cái),怕走漏風(fēng)聲,被劉巖尋上門來殺掉。也不敢去衙門告官,一來自己說不清楚劉巖的相貌。讓官府憑借眼神和骨相去抓人,是不可能的;二來也怕還沒到衙門就被劉巖給殺了。
躲了好長一段時(shí)間,管明陽見劉巖一直沒有找到自己,又給自己算了一卦,卦象顯示,逢兇化吉。于是放了心,就想著出去找點(diǎn)生意做,不然就要餓死了。
尋思著走大路怕遇到劉巖,管明陽特地選擇走人跡稀少的山路去集市。
誰知走到半道上時(shí),管明陽突然肚子疼得受不了 ,連忙進(jìn)林子里去方便。
方便完后,管明陽見前面有棵野梨樹,結(jié)的梨子黃澄澄的,口水直流,便爬到梨子樹上去摘梨子吃。
梨子還沒吃上一個,管明陽愣住了,嚇得緊緊地抱住了樹枝,大氣都不敢喘一下,他竟又看到了劉巖。
不遠(yuǎn)處,劉巖正在一棵楓樹下挖著什么,一會兒,他從地下掏出一些金銀出來,又把土蓋好,做好偽裝,四處張望了一下,迅速離開了。
管明陽把劉巖藏金銀的地方看得清清楚楚,見劉巖走得遠(yuǎn)遠(yuǎn)的了,才從野梨樹上爬下來,向著家里飛跑。
誰知剛走出林子,就遇到了折返回來的劉巖。
劉巖取了銀子,正要到酒樓煙花之地去快活,路上見到有大隊(duì)的官兵經(jīng)過,心虛了,把臉一蒙,決定進(jìn)林子里去躲一躲,等官兵走了再出去。
迎面遇到管明陽,劉巖頓時(shí)獰笑起來。
管明陽一看劉巖的眼睛,就認(rèn)出了是那個劫匪。大驚失色,連忙轉(zhuǎn)身就跑,誰知一腳踏空,掉到了深溝里。
管明陽命大,沒有摔死,在劉巖找過來之前,逃了出去。
管明陽回去后,再給自己卜了一卦,這時(shí)卦象顯示——死劫!
管明陽悲傷了一晚上,突然想起了師父教的“解死劫以避死劫”。如果找到一個有死劫的人,替他解開死劫,那么善行得善報(bào),自己也就能避過死劫了。
為了解開自己的死劫,管明陽冒險(xiǎn)來到了大街上,一下子就看到了面帶死相的楊鐵衣,不禁大喜,連忙告訴楊鐵衣有死劫。
誰知道楊鐵衣根本不相信管明陽,跑得飛快。
管明陽只好又給自己卜了一卦,卦象顯示利東方,于是管明陽來到了貴安縣。
在貴安縣管明陽沒有任何生意,眼看就要餓死了。管明陽想著,還不如進(jìn)牢房去,這樣既不會被餓死,又能躲過劉巖的追殺,這才去偷牛的……
沒想到劉巖一直沒有找到管明陽,想著自己雖然蒙著面,但管明陽也見過自己兩次了。官府對林尚書的案子,一直追得很緊。萬一管明陽去告了官,自己難逃官府的追捕。就自作聰明,離開了云州,來到了貴安縣,也去犯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偷牛未遂罪,躲進(jìn)了牢房里。
劉巖的算盤打得挺好,反正自己有錢,又有功夫,在牢里不會受罪,隨時(shí)想出牢房去,也不是什么難事……
還得意地想著,官府做夢也想不到,要抓的劫匪就在牢房里,等風(fēng)頭一過,自己就又可以去逍遙快活了……但萬萬沒想到,管明陽也進(jìn)了牢房……
聽了管明陽的述說,楊鐵衣也高興起來,有了管明陽的幫助,自己應(yīng)該會沒事了。兩人小聲地嘀咕了半個晚上……
第二天一早,獄卒聽到楊鐵衣和管明陽大喊:“牢房里有人死了!”連忙過來看。
見是偷牛賊劉巖死了,獄卒只是把劉巖的尸體拖了出去,把他身上的銀子搜刮干凈,其余的什么都沒有問。
楊鐵衣緊張了一陣,見事情就這么過去了,覺得十分奇怪。
管明陽見多識廣,告訴楊鐵衣,像劉巖這樣的人,死在大牢里一般是沒有人會去追究的。因?yàn)樗麩o親無故的,沒有誰替他喊冤,官府也樂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要不是被逼無奈,我怎么也不會躲到這里面來的?!惫苊麝栍行﹤械氐?,“這里面根本不是人待的地方?。 ?/p>
楊鐵衣安慰管明陽:“不是還有我嘛,等會兒你弟媳送吃的來了,咱倆一人一半?!?/p>
中午的時(shí)候,楊鐵衣伸長了脖子等著余氏送飯來,誰知一等等到快晚上了,還沒看到人影。
楊鐵衣不由得心急如焚。這一個月來,余氏每天都會給自己送一餐午飯,從來沒有缺過一次,今天卻沒來,不由得他不著急。
這時(shí)楊捕頭過來詢問劉巖的事,楊鐵衣和管明陽按照商量好的話,把楊捕頭糊弄了過去。
楊捕頭明知道兩人說的有許多漏洞,但也沒心思去戳穿他們。林尚書財(cái)物被劫案一直沒有破,周邊的幾個縣都收到了通告,一定要把林尚書的錢財(cái)找回來,把殺人劫財(cái)?shù)姆送阶サ健瓧畈额^忙著那個大案子,哪里有心思去管那個偷牛賊是怎么死的。
見楊捕頭問完話就要走,楊鐵衣連忙懇求楊捕頭幫忙去問一問,余氏怎么沒有來送飯。
楊捕頭隨口應(yīng)了一聲。
過了幾天,楊鐵衣急得嘴巴里都是燎泡了,楊捕頭才來告訴他,余氏失蹤了。
楊鐵衣當(dāng)即就呆住了……
得知余氏失蹤,楊鐵衣既悲痛又焦急,既難過又擔(dān)憂,一下子就病倒了。
管明陽細(xì)心地照顧楊鐵衣,又給楊鐵衣卜卦。告訴楊鐵衣,卦象顯示否極泰來。要楊鐵衣別著急,他面上的死相正在逐漸褪去,從今以后,事情就會開始好轉(zhuǎn)了。
果然,三個月后,新皇登基,大赦天下,新的縣令就任,楊鐵衣和管明陽都被放了出來。
楊鐵衣一出大牢,就要去找余氏。
管明陽讓楊鐵衣別著急,等他卜一卦再說。
管明陽問清楚了余氏的生辰八字,卜了一卦,告訴楊鐵衣,如要尋人,要走南方。
第二天一早,管明陽就要跟著楊鐵衣一起往南方走。
楊鐵衣不解地問管明陽:“劉巖已經(jīng)死了,你的死劫不是已經(jīng)解了嗎?”
管明陽搖頭嘆氣道:“你幫我解了死劫,但你的死劫還在。不幫你避過死劫,我于心不安??!”
聽了管明陽的話,楊鐵衣很是有些不安。但為了把余氏找回來,他也顧不得許多了。
楊鐵衣聽從管明陽的指點(diǎn),兩人一路向南,一邊找活干,一邊尋找余氏,走走停停的,三個月后來到了西柳縣。
因?yàn)橐恢睕]有找到余氏,楊鐵衣心中十分焦慮,想著去求一求菩薩,就來到了寺廟里燒香拜佛。
管明陽在寺廟旁擺攤,順便做生意。
楊鐵衣誠心誠意地給菩薩禱告了一番,就出來找管明陽。
還沒走到攤子邊,楊鐵衣不禁驚喜萬分,那個站在管明陽算命攤子旁的不就是余氏嗎?
楊鐵衣正要分開人群,擠過去找余氏,這時(shí),幾個丫鬟模樣的人走了過來,扶著余氏就走,一會兒幾個人就淹沒在了人群中。
楊鐵衣急得大喊起來,可四周太嘈雜了,余氏根本聽不到楊鐵衣的喊聲。
近在咫尺,卻不得相見,楊鐵衣難過得想大哭一場。
管明陽知道后,高興地安慰楊鐵衣別急,剛才他聽到有人和余氏打招呼,說明這里的人認(rèn)識余氏,他們應(yīng)該不難打聽到余氏在哪里。
果然,有人知道余氏住在哪里,還知道余氏是林刺史的庶子林江曾的小妾。因?yàn)樯藗€兒子,剛出月子,今天是到寺廟里來點(diǎn)長明燈的。
楊鐵衣聽了,如同五雷轟頂。他在牢里住了五個月,找了余氏三個月,一共才八個月……余氏生的孩子已經(jīng)滿月了……這說明了什么?余氏還在楊家的時(shí)候,就已經(jīng)懷孕了……
管明陽十分同情地看著楊鐵衣,不知道如何勸慰他。
楊鐵衣默默地流了一會淚,哀傷地告訴管明陽:“我……去看看她……遠(yuǎn)遠(yuǎn)地看一眼……她過得好就行了……”
管明陽拍了拍楊鐵衣的肩膀,長嘆了一聲。
楊鐵衣和管明陽找到了林家,見到了林家高門大戶的樣子,不禁傻了眼,不知如何才能進(jìn)去看余氏一眼。
楊鐵衣更加難過了,和管明陽正要離開,突然,一個他至死都不會忘記的人從林家走了出來。那個人竟然是已經(jīng)死了的曾江林!
楊鐵衣呆呆地看著曾江林,愣住了。
曾江林也看到了楊鐵衣,眼睛也是瞪得老大,神情慌亂極了,還差點(diǎn)摔了一跤……
管明陽不知所以,見楊鐵衣盯著一個貴公子模樣的人看,生怕人家怪罪,連忙拉著楊鐵衣就走。
這時(shí)曾江林已經(jīng)回過神來了,目光陰狠地看著楊鐵衣和管明陽離去的方向,回頭低聲吩咐了身旁的一個下人幾聲,才匆匆地離去。
再說楊鐵衣,被管明陽拉著走了一段路,也回過神來了,連忙要回去找曾江林。
管明陽問楊鐵衣怎么啦。
楊鐵衣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訴了管明陽。
管明陽一聽,臉色都變了:“壞了,咱們有危險(xiǎn)了?!?/p>
楊鐵衣捏緊了拳頭,不解地道:“那曾江林詐死,我要去告官,他才有坐牢的危險(xiǎn)。我們會有什么危險(xiǎn)?”
管明陽急得直跺腳:“你可真傻,還不知道那個曾江林是誰呀!他就是余氏現(xiàn)在的相公林江曾,林刺史的兒子,林尚書的孫子!”
楊鐵衣一拍腦袋:“曾江林,倒過來就是林江曾!他用的是假名字?!?/p>
“現(xiàn)在是糾結(jié)假名字的時(shí)候嗎?我們得趕快跑路??!”管明陽急道。
“為何要跑路?”楊鐵衣氣惱道,“他還敢來找我不成!”
“他是不敢來找你,可他能派人來殺你,以絕后患!”管明陽冷笑道。
楊鐵衣還是不太相信管明陽的話,不情不愿地和管明陽回到了住處,收拾了東西,朝著城外走去。
兩人走到了一個比較僻靜的地方,突然,好幾個黑衣蒙面人躥了出來,二話不說,拿著刀就朝著兩人砍了過來。
管明陽嚇得魂飛魄散,驚叫連連。
楊鐵衣連忙抵擋??伤嗍挚杖?,又要護(hù)著管明陽,一會兒就負(fù)了傷,鮮血直流。
管明陽也挨了兩下,衣服都被血染紅了。一邊躲閃,一邊和楊鐵衣苦笑道:“想方設(shè)法避死劫,結(jié)果還是避不過去!”
正在這時(shí),一群官差突然跑了過來,把眾人團(tuán)團(tuán)圍住,把大家都抓到了一個大官模樣的人面前,責(zé)問為何聚眾斗毆。
管明陽心思靈活,見狀,連忙拉著楊鐵衣給大官磕頭,拜謝救命之恩。
一旁有個隨從模樣的人告訴兩人:“這是我們的王巡按王大人,代天巡視,你們有何情由,可屬實(shí)道來?!?/p>
管明陽一聽,喜不自勝,楊鐵衣的死劫終于可以化解了。
管明陽聽說過王大人,為人剛直,清正廉明,深得皇帝信任。
管明陽把林江曾和余氏有奸情,設(shè)計(jì)了楊鐵衣的案子繪聲繪色地講給了王大人聽。
王大人像聽評書一般,連連稱奇,立即吩咐隨從去把林江曾和余氏傳喚來。
卻說林江曾,下午的時(shí)候匆匆出門,就是想去拜見王大人的。
誰知出門的時(shí)候竟然見到了楊鐵衣。連忙吩咐下人悄悄地把楊鐵衣殺了,以絕后患,這才來到了王大人的下榻之處。
可王大人誰都不肯見,林江曾吃了一個閉門羹,悻悻地回去了。
這會兒聽到王大人有請,還要帶上余氏,還以為王大人愿意以世交的禮節(jié)見他,高興不已,興沖沖地帶著余氏出了門。
進(jìn)了門,林江曾一眼就看到了楊鐵衣和管明陽,大驚失色。
余氏跟在林江曾的身后,突然見到了楊鐵衣,驚喜萬分,淚如泉涌,抱著楊鐵衣放聲大哭。
管明陽和王大人都有些傻眼,這是什么情況,不是說余氏和林江曾有奸情,設(shè)計(jì)了楊鐵衣嗎?
其實(shí)楊鐵衣也搞不清楚狀況,一只手伸著,想抱一下余氏,又覺得不合適。
經(jīng)過王大人的審問,大家才弄明白了是這么回事。
事情還要從余氏及笄那年去寺廟上香說起。
那年林江曾到溪南縣去有事,在路上遇到了余氏,驚為天人,立刻打起了余氏的主意,派了身邊的人裝成劫匪,想把余氏搶回去給自己做妾。
誰知遇到了楊鐵衣英雄救美。
過了一段時(shí)間,林江曾打聽到余氏嫁給了楊鐵衣,又氣又惱,于是設(shè)了一條毒計(jì),在楊鐵衣快回來的時(shí)候,故意化名為曾江林,寫了一封信給余氏,約余氏相會。
如果余氏真的來相會,就把余氏帶走;如果來的是楊鐵衣,就故意和他打起來。
那天楊鐵衣來了之后,林江曾故意激起楊鐵衣的怒氣,讓兩個轎夫看到楊鐵衣打他。
等晚上的時(shí)候,林江曾便指使手下殺了一個乞丐,并放火焚尸滅跡。然后讓手下去告官,自己則躲了起來。
為了坐實(shí)楊鐵衣的罪名,林江曾還趁著楊家沒人,讓手下把早就準(zhǔn)備好的血衣放到了楊家……
過了快一個月的樣子,見事情沒有變化了,林江曾便把余氏劫走了,帶到了西柳縣。
余氏當(dāng)時(shí)已經(jīng)有了兩個月的身孕了。
開始余氏是不能確定自己是否有孕,后來確定了又不想讓楊鐵衣?lián)鷳n。誰知還來不及告訴楊鐵衣這個消息,余氏就被林江曾給劫走了。
為了給楊鐵衣留下一條根,余氏以死相逼,要林江曾等她生了孩子后再給他做妾。
林江曾非常喜歡余氏,想著楊鐵衣反正活不成了,余氏遲早是自己的人,就答應(yīng)了余氏。
余氏生下了孩子,孩子剛滿了月,林江曾就要余氏嫁給自己。
余氏推脫要去寺廟里給楊鐵衣點(diǎn)一盞長明燈,然后要林江曾舉行一個儀式才行。
其實(shí)余氏這時(shí)是想找個合適的人托付孩子,然后和林江曾同歸于盡……
事情真相大白,林江曾被關(guān)進(jìn)了大牢里,等待處決。楊鐵衣抱著兒子,帶著余氏,管明陽同行,幾個人一起回去,樂得眉開眼笑。
楊鐵衣和管明陽終于一起避過了死劫,兩人年紀(jì)差不多,索性結(jié)為了兄弟。余氏還把自己的堂妹介紹給了管明陽。
這年,某地漲大水,難民到處都是,管明陽和楊鐵衣商量了,把劉巖搶劫的錢財(cái)都弄了出來,用來救濟(jì)難民。
官府雖然有所懷疑就是林家丟失的錢財(cái),但這時(shí)林家已經(jīng)倒臺了,誰也不想再去追究了。
救濟(jì)了難民后,也許是善有善報(bào),楊鐵衣和管明陽兩家日子過得特別順,兩人都活到了八十多歲才壽終正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