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子嬰即子嬰。
秦王子嬰(秦三世)(?―前206年),漢族,嬴姓,趙氏,名子嬰,或單名嬰。秦朝最后一個統(tǒng)治者,在位僅46天。初稱皇帝,后來改稱“秦王”,史稱“秦王子嬰”。子嬰性格仁愛,有節(jié)制。秦二世胡亥被弒后。趙高迎立子嬰,扶蘇的兒子(又說子嬰是秦始皇的弟弟或侄子,是秦始皇侄子,即成蟜之子更可靠),胡亥死的時候才23歲,即皇帝位。其后不久,子嬰依趙高建議,廢帝號,稱秦王。子嬰即位五天后,趙高企圖招引起義軍到咸陽并承諾殺死全部秦朝宗室,子嬰知道后先下手把他殺死,并誅殺趙高三族。四十余日后,劉邦首先進入關中,到達灞上后勸子嬰投降,并得到子嬰的同意。子嬰用繩綁縛自己,并攜同皇帝御用的玉璽和兵符等,親自到劉邦軍投降。秦朝在子嬰投降的一刻正式結束。劉邦沒有處死子嬰,而是把他交給隨行的吏員看管。不久,項羽亦率領大軍到達關中。劉邦因無力抗爭而撤退。項羽進入咸陽城后,立即殺死子嬰,并進行了大屠殺,秦朝歷代之積至此一炬而盡。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即位。二世寵信趙高,賜死扶蘇,誅殺多位舊臣,包括蒙恬、李斯等人。當秦二世準備加害蒙恬時,子嬰曾勸阻二世說:“趙王遷殺死李牧而任用顏聚,齊王建殺死他前代的忠臣而任用后勝,結果都使國家滅亡。蒙氏,是秦國的大臣、謀士??!而陛下您想一時就把他們殺掉,臣私下認為不妥。誅殺忠臣而舉用沒有德行的人,是使朝廷內群臣互不信任,而使在外的將士們意志喪失?。 钡囟啦宦犓闹G言。
秦二世在位三年,被趙高所殺。趙高欲自立為王,但發(fā)現(xiàn)群臣并不支持,于是迎立子嬰即皇帝位,并將玉璽交給他。其后不久,趙高聲稱民變四起,秦地比統(tǒng)一前更小,建議子嬰稱王而不稱帝,子嬰依趙高,廢帝號,改稱秦王。
公元前206年九月,趙高令子嬰實行齋戒,要到宗廟行禮,接受傳國的玉璽。經(jīng)過了五天,子嬰與他兩個兒子及宦者韓談謀議說:“丞相趙高在望夷宮殺了秦二世,害怕群臣們誅殺他,便假作是行德義而立我為王。我聽說趙高竟與楚國約定,消滅我國的宗族后瓜分土地在關中稱王?,F(xiàn)在要我齋戒,到宗廟敬祀祖先,這是想趁機在宗廟中殺死我。我推托有病不能去,丞相一定會親自來到我這里;他一來我們就殺了他?!壁w高幾次派人來請,子嬰都不去宗廟。果然他親自來到齋宮,子嬰便命令心腹韓談刺死趙高,并誅滅趙高三族。
劉邦義軍最先進入關中,子嬰遂派將領率兵至峣關抵御,劉邦帶軍繞過峣關,越過蕢山,在藍田一帶兩度大敗秦軍。公元前206年十月,進入武關,到達灞上后派人勸子嬰投降,并得到子嬰的同意。子嬰遂與妻子用繩綁縛自己,坐上由白馬駕駛的白色馬車,身著死者葬禮所穿的白裝束,并攜同皇帝御用物品 (包括玉璽和兵符) ,在軹道親自至劉邦軍前投降。秦朝在子嬰投降的那一刻正式滅亡,所以子嬰共當了四十六天秦王。樊噲?zhí)嶙h殺了子嬰,劉邦并沒有處死子嬰,而是把他交給隨行的吏員看管。一個多月后,項羽亦率領大軍到達關中。劉邦的部將曹無傷向項羽稱劉邦將以子嬰為相而自立為關中王,結果項羽設下了鴻門宴。項羽入咸陽城后,立刻殺死子嬰,并進行了大屠殺及縱火。子嬰死后,有關他埋葬的地點一直不詳
最早記載子嬰事跡的《史記》,對子嬰其人,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胡亥的侄子
一是胡亥的侄子,即秦始皇嫡長子扶蘇之子子嬰。《秦始皇本紀》“立二世兄之子公子嬰為秦王。”(《六國年表》作“高立二世兄子嬰”),這種說法認為“兄子”就是兄長的兒子,因為當時扶蘇已死,胡亥無子,子嬰作為秦始皇的嫡長孫最有資格繼承帝位,所以這種說法比較可靠。
秦始皇的弟弟
二是秦始皇的弟弟?!独钏沽袀鳌罚骸案咦灾旄ヅc,群臣弗許,乃召始皇弟,授之璽。子嬰即位,患之,乃稱疾不聽事,與宦者韓談及其子謀殺高?!逼鋵?,這種說法不攻自破,始皇帝只有一個弟弟,名叫成蟜,他在秦始皇當稱皇帝之前就已經(jīng)死了,其余的兩個假兄弟(嫪毐與趙姬媾和所生之子[私生子])不到兩歲時就被秦始皇摔死了,所以秦始皇死時,其余兄弟都已經(jīng)作古了。
胡亥的哥哥
三是秦二世胡亥的哥哥。這一派認為《六國年表》的有關章句:“高立二世兄子嬰” 應該理解為“趙高擁立秦二世的兄長子嬰為秦王。”這種說法更站不住腳,因為秦始皇死時,只有扶蘇和胡亥兩位公子存活,所以趙高、李斯、胡亥要密謀除長以立幼,只要嫡長子扶蘇或者其他比胡亥年長的始皇帝之嫡子活著,胡亥就沒有資格即位,胡亥之所以能夠繼承帝位,之所以名正言順,那就是因為他就是當時始皇帝存留在世間的唯一的年齡最大的嫡子,由此可知,包括扶蘇在內的胡亥的17個哥哥都已經(jīng)死了。
這幾種說法當中,“二世/兄之子/子嬰” 一說較為流行。迄今為止,從東漢班固到近現(xiàn)代,多采用此說。學界中大都支持支持第一說,就連近幾年修訂出版的《辭?!泛汀掇o源》這兩部著名的大辭典,也都一致認為子嬰是二世兄之子,并指出是扶蘇之子(扶蘇之長子)。
也有論者如楊善群、王蘧常等人支持第二說。論點包括:
子嬰的遭遇、才干及影響力絕非秦二世或同輩所能及。
在兩漢時期的史書《史記》、《漢書》原文及《史記》三家注、顏師古注并無提及子嬰為扶蘇之子。
秦始皇侄子
尚有學者李開元、馬百非等人提出第四說,論點如下:
有關《李斯列傳》集解引徐廣說“一本曰'召始皇弟子嬰,授之璽’”中的“弟子嬰”,應理解為“弟弟的兒子嬰”。但秦始皇的弟兄見于文獻記載的只有成蟜、母趙姬與嫪毐所生二子。所以被認為是成蟜的兒子。
《釋名釋長幼》:“人始生曰嬰”?!皨搿敝谐跎鷥?,年幼兒的含義。
據(jù)有關史料推測,成蟜大約出生于前256年,子嬰大約出生于前240年。成蟜于前239年降趙時,其子此時約為2歲左右,并且可能留在秦國。因與胡亥同輩且年齡較大,所以《六國年表》“高立二世兄子嬰”中的“二世兄”應理解為“秦二世的從兄”。與胡亥無皇位爭奪的利害關系,所以不在二世所欲清除的兄弟姐妹中,反而能站出來勸諫二世不要濫施誅殺。
閻樂歸報趙高,趙高乃悉召諸大臣公子,告以誅二世之狀。曰:“秦故王國,始皇君天下,故稱帝。今六國復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為帝,不可。宜為王如故,便。”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嬰為秦王。以黔首葬二世杜南宜春苑中。令子嬰齋,當廟見,受王璽。齋五日,子嬰與其子二人謀曰:“丞相高殺二世望夷宮,恐群臣誅之,乃詳以義立我。我聞趙高乃與楚約,滅秦宗室而王關中。今使我齋見廟,此欲因廟中殺我。我稱病不行,丞相必自來,來則殺之?!备呤谷苏堊計霐?shù)輩,子嬰不行,高果自往,曰:“宗廟重事,王柰何不行?”子嬰遂刺殺高於齋宮,三族高家以徇咸陽。子嬰為秦王四十六日,楚將沛公破秦軍入武關,遂至霸上,使人約降子嬰。子嬰即系頸以組,白馬素車,奉天子璽符,降軹道旁。沛公遂入咸陽,封宮室府庫,還軍霸上。居月馀,諸侯兵至,項籍為從長,殺子嬰及秦諸公子宗族。遂屠咸陽,燒其宮室,虜其子女,收其珍寶貨財,諸侯共分之。滅秦之后,各分其地為三,名曰雍王、塞王、翟王,號曰三秦。項羽為西楚霸王,主命分天下王諸侯,秦竟滅矣。后五年,天下定於漢。
子嬰度次得嗣,冠玉冠,佩華紱,車黃屋,從百司,謁七廟。小人乘非位,莫不怳忽失守,偷安日日,獨能長念卻慮,父子作權,近取於戶牖之間,竟誅猾臣,為君討賊。高死之后,賓婚未得盡相勞,餐未及下咽,酒未及濡唇,楚兵已屠關中,真人翔霸上,素車嬰組,奉其符璽,以歸帝者。鄭伯茅旌鸞刀,嚴王退舍。河決不可復壅,魚爛不可復全。賈誼、司馬遷曰:“向使嬰有庸主之才,僅得中佐,山東雖亂,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廟之祀未當絕也?!鼻刂e衰,天下土崩瓦解,雖有周旦之材,無所復陳其巧,而以責一日之孤,誤哉!俗傳秦始皇起罪惡,胡亥極,得其理矣。復責小子,云秦地可全,所謂不通時變者也。紀季以酅,春秋不名。吾讀秦紀,至於子嬰車裂趙高,未嘗不健其決,憐其志。嬰死生之義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