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約1650字,作者原創(chuàng)。
人生在世,誰都不想過捉襟見肘的窮日子,這是人之常情。
可并非每個人都能平步青云、大富大貴,有的人隱忍打拼了一生,也只不過混了個溫飽。
有的人前半生錦衣玉食,搞不好家道中落,也可能淪為寅吃卯糧的破落戶。
談起“窮”字來,沒有一個人不會變臉色——可謂,貧窮猛于虎也!
但是窮人也有咸魚翻身的機會。終有一日,他們甩掉了貧窮的破氈帽,追憶往昔,也不失“苦中帶甜”。
可見,貧窮并不可怕。
其實,貧窮帶給人的這四種人生狀態(tài),才更應(yīng)該值得我們警惕!
古人常說“人窮志短,馬瘦毛長”。
人一旦遭逢困境,往往將填飽肚子視為頭等大事,其他的凌云壯志只能暫且丟在一旁了。
至今猶記得童年時看到的發(fā)生在記者和草原放羊娃之間的一段對話——
記者:你在干嘛?
放羊娃:放羊。
記者:放羊做什么?
放羊娃:娶媳婦。
記者:娶媳婦做什么?
放羊娃:生娃娃。
記者:生娃娃做什么?
放羊娃:放羊。
我不知道這段近乎魔性的對話是否確有其事,但卻印證著這樣一句話:身處泥淖中,難得青云志。
貧窮并不可怕,怕就怕在人窮志短,日久天長,從而讓人變得鼠目寸光。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
只有那些在貧窮中依然不忘仰望星空、砥礪前行的人,方能“曾益其所不能”,方能踏出窮門。
對于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如意事,人們常常會歸因于外在的原因,好像自身沒有半點兒不當(dāng)。
觀察身邊的窮人和富人,能夠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
窮人往往會把自己的窮困潦倒歸結(jié)于“時運不濟”;而富人則常常謙遜地聲稱自己“交了狗屎運”。
在這種心態(tài)的指引下,窮人只會越來越窮,而富人則可以“富過三代”。究其原因,大抵就在于能否“反躬自省”吧。
前段時間,有條新聞讓我們切實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富人。
某高檔酒店停車場,一輛邁巴赫倒車時不小心撞了勞斯萊斯,可兩位車主卻不爭不吵,反而面帶微笑,互相遞了名片,最后互相抱拳告別。
有網(wǎng)友不禁留言:活該人家那么有錢!
是啊,如果這種撞車的事件發(fā)生在窮人的世界里,當(dāng)事人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多半會掀起一場血雨腥風(fēng)。
其實,貧窮不可怕,怕就怕在看不到自身的一些不足,整日怨天尤人,負(fù)能量爆棚,這種人終究是一生難以走出貧困的泥潭。
如果人一生下來就生活在潦倒的家庭境遇中,望著身邊的同學(xué)個個比自己過得要好,難免會生出自卑內(nèi)向的性格。
“人窮莫入眾?!币坏]有了金錢撐腰,人們往往容易陷入妄自菲薄的境地。
很多男孩看到心儀的姑娘,之所以踟躕不前,多是因為“囊中羞澀”。畢竟中國傳統(tǒng)戲文里有太多老丈人冷嘲熱諷“酸秀才”的橋段。
錢確實可以給人壯膽,但人的膽量不能全然依仗這些身外之物。
人的學(xué)識、修養(yǎng)和格局,是金錢買不來的。
既然面前的貧苦無法逃避,那就將上帝發(fā)給你的這一手牌努力打好。
“自古寒門出貴子”,千萬別小看了自己。只要有了足夠多辛勤汗水的灌溉,心中那株孱弱的秧苗,也能長成參天大樹。
即使現(xiàn)在口袋里沒有幾文錢,也別低下仰望陽光的頭顱。要相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
《增廣賢文》有言: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yuǎn)親。
一語道破世態(tài)之炎涼,人情之淡薄。
我們窮困的時候,親戚們是避而遠(yuǎn)之,唯恐我們登門拜訪來“打秋風(fēng)”;一旦我們富足起來,連八竿子都打不著的親戚都爭先恐后來走動,生怕來晚了撈不著好處。
不論是窮是富,人都不能薄情寡義。換句話講,情和義在窮困時,更顯彌足珍貴。
我們忘不了那位年近90歲高齡,還靠蹬三輪車的收入資助貧困孩子實現(xiàn)上學(xué)夢想的白方禮老人。
近20年的風(fēng)雨無阻,35萬善款,圓了三百多個貧困孩子的上學(xué)夢。
2019年9月25日,白方禮老人被授予“最美奮斗者”榮譽稱號,當(dāng)之無愧。
這樣一位有情有義的老人,雖一生都沒能大富大貴,卻活出了窮人最高尚的模樣!
希望我們每個人,即使腳底沾滿泥巴,也不忘——胸中充滿凌云的壯志,嘴里沒有喋喋的怨言,臉上洋溢自信的微笑,體內(nèi)流淌重情重義的血液。
與君共勉。
鄭重聲明:圖源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今日話題:你覺得,比貧窮更可怕的,還有哪些人生狀態(tài)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