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講課的時候遇到很多老年人問我,他們總是口渴,嚴重到了夜里睡覺都得在床邊放暖壺,因為夜里要被渴醒好幾回。這種情況,我先要囑咐他們看看是不是血糖有問題,先去查個血糖?,F(xiàn)在的糖尿病有時候沒有其它癥狀,就是口渴,很多人會把它誤會為天氣的干燥而沒重視,以致拖延了診治。或者這個人本身偏瘦,有點陰虛的體質(zhì),這種口渴我一般都推薦用麥冬、鳥梅泡水。麥冬味甘,滋肺胃之陰,烏梅是酸的,中醫(yī)有“酸甘化陰”的理論,就是酸味和甘味的東西配合在一起,可以轉(zhuǎn)為陰液,麥冬、烏梅就能起生津的作用。陰虛的人,或者是春天干燥的時候,這個茶應(yīng)該是很應(yīng)季的,因為春天的干燥和秋天的干燥不同。春燥偏熱,因為正是一年陽氣萌生的階段,陽氣可以助燥,這個時候潤燥的藥物性質(zhì)不能溫,比如不適合用杏仁、款冬,這兩個藥治療秋季干燥比較合適。而麥冬和烏梅是性平甚至偏涼的,正好適合春天。
但是,和我抱怨口渴的老人,往往是喝了麥冬鳥梅茶也無效的,他們在渴的同時,看上去體質(zhì)偏于虛寒,比別人明顯地伯冷。按理說,虛寒的人是不喜歡喝水的,只有熱性體質(zhì)或者患熱性病的人才會飲水“滅火”以自救。這種體質(zhì)虛寒的老人為什么總是想喝水?原因和前面那個“尿崩癥”是同樣的,不是缺水,而是缺少化水為云、化水為用的陽氣,所以才怕冷,所以才喝多少尿多少。不能及時尿出去的水,就停在體內(nèi)積蓄折傷陽氣,陽氣越虛,能滋潤上焦的津液越少,所以他們才總是覺得渴。其實,仔細問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口渴的時候都是喜歡喝熱水的。因為體內(nèi)陽氣不足,本能地想在熱水中吸取有限的熱量,就這個特點就足以說明他們必須用溫熱的藥助陽,五苓散中的桂枝就起這個作用。
在這本書里我講到了一個離休干部,高熱多日不退,西藥的抗生素,中藥的清熱藥都用過了,后來請了個名中醫(yī)會診。名醫(yī)發(fā)現(xiàn)這個病人喜歡喝水,而且是喝從暖壺中直接倒出來的開水,就憑這一點,他認定這個病人其實是大寒的,雖然是發(fā)熱,但內(nèi)里有寒所以最后用了比桂枝還熱的肉桂,才把高熱退了下去??偸强诳实睦夏耆耍且驗殛柼摕o力化水為氣才渴的,如果遍求諸方無效的時候,五苓散有獨到之處,可以解決陽虛口渴的問題。只是很多中醫(yī)在遇到口渴問題時,未必能想到陽虛,所以五苓散總是被平庸的醫(yī)生用成平庸的利尿藥,辜負了仲景大師,也少見“尿崩癥”治愈那樣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