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富貴傳家,不過三代;詩書傳家,繼世綿長”,千百年來幾成共識。詩書傳家是以德育人的,雖可能一時衰敗,但總能在一兩代后出現(xiàn)英才,重振宗族,使之綿延不絕。
家庭是一個組織,每個家庭成員共同學習,培養(yǎng)開闊的思考方式,達到真正的學習。在家庭共學的過程中,個人將被鼓勵不斷去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盡力實現(xiàn)愿景,創(chuàng)造家人共同向往的結(jié)果。
學習型家庭也具備以下三種特征
1
家庭成員懷有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能主動參與學習,也能隨時隨地學習。
2
家庭共學的學習是超越傳統(tǒng)的學習層次,不見得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不必然是年幼者向年長者學習,而是更貼近“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钡木瘢且环N從彼此身上分享的學習。
3
要達到真正學習,而真正的學習一定會造成行為的改變,行為的改變則是由于觀念轉(zhuǎn)化的結(jié)果。因此,學習型家庭的特征就是家庭成員要愿意改變,并且能夠力行改變。
每個家庭是否做到學習型家庭?
請您從以下五個層面對照:
1
情感承諾
1. 我凡事都以家庭為第一優(yōu)先
2. 我常帶給家人快樂
3. 我們家人會相互支持對方的愿望
4. 當家人遇到問題時能相互支持
5. 家庭成員間有一種相系相屬的感覺
6. 家庭成員能以自己的家庭為榮
2
時間共享
7. 我愿意配合家人需要調(diào)整自己的工作時間
8. 我們家人之間幾乎每天都有閑聊時間
9. 家人相聚時很有話說
10. 我不會借口避開與家人的相聚
11. 和家人在一起,我覺得很快樂
12. 家人喜歡一起共同活動,如做家事
3
自我改變
13. 我認為如果我和家人發(fā)生沖突,我或多或少應負些責任
14. 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xiàn)自我的愿望
15. 我很清楚自己的生涯發(fā)展藍圖
16. 我認識自己的長處與短處
17. 遇到問題時,我不會立即責怪家人
18. 我和家人重視彼此的成就
4
溝通對話
19. 我和家人意見不同時,我不會強迫對方接受我的意見
20. 我不會對家人大聲怒罵
21. 我和家人之間可以自由地提出不同意見,或說出想說的話
22. 我和家人談話時不會展現(xiàn)權(quán)威
23. 我會對家人表露自己的心事
24. 我會盡量傾聽家人說話
5
家庭活動
25. 我們經(jīng)常全家出游或運動
26. 我經(jīng)常和家人一同閱讀
27. 我們經(jīng)常全家參觀展覽或欣賞演出
28. 我經(jīng)常教導孩子學習各項事物
29. 我們家有書房或適宜閱讀的地方
30. 我們家人經(jīng)常借書或買書來看
以家庭餐桌為載體
從細微處持之以恒地構(gòu)建學習型家庭
隨著新經(jīng)濟時代的到來,人口流動、家庭小型化,不可避免地將家庭共同時間碎片化。隨著居住條件的改善,家庭中留下可以作為共學載體的應是功能單一的餐廳、餐桌了。許多家庭一日三餐,往往是早餐匆匆忙忙,中午全家人各自在外就餐,因此我們建議圍繞餐桌,把握晚餐前后時間,開展家庭共同學習。
餐廳可以聚攏家庭成員,餐桌可比課桌。許多猶太人傳記故事里都有餐前餐后家庭成員共同交流共同學習的記錄。天津開發(fā)區(qū)曾組織赴海外培訓人員入住外國家庭體驗觀察生活。眾多參與培訓的人都對外國家庭晚餐后的交流學習活動記憶猶新,也有回國自身踐行的范例。
工作勞累一天,舒緩的晚餐不僅是生理的補充也會成為精神情感的滋養(yǎng)。晚餐后,不要急于各自占領(lǐng)電視書房電腦等,家庭成員堅持再圍坐半小時或一小時,交流各自見聞、溝通信息、傳播知識、研討一些熱點事項。長期堅持下去,平均每天共同學習一小時的學習型家庭建設的目標,就會水到渠成。
PTA在我國
正在推動中國家長 教師的合作
促進家校之間的協(xi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