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節(jié)的來歷及傳說2
3、寒衣節(jié)真的來源于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
送寒衣的習俗由來久遠,它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是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的傳說。
據說是由孟姜女首開先河。
相傳,春秋戰(zhàn)國時期,齊國為了抵御晉、宋等諸侯國的入侵,便沿著齊魯大地分水嶺的泰沂山脈,修筑一道西起黃河、東至大海的千里長城。
秦時江南松江府孟、姜兩家,種葫蘆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范杞良。
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為了抵御北方少數民族的侵擾,決定修筑萬里長城。長城因工程浩大,故就在全國各地強擄壯丁來修,孟姜女的新婚丈夫萬杞梁也被抓去服役。范杞梁走后,他的父母不久便雙雙亡故,孟姜女一人在家舉目無親、孤苦伶仃,萬杞梁一去幾年,音信全無。孟姜女在家掛念丈夫,度日如年。眼看又到立冬,她想到丈夫在外衣薄被單,難以御寒,便連夜趕制出厚厚的棉衣,踏上千里迢迢的尋夫送寒衣之路。帶上親手縫制的衣物,要飯乞討前往北方尋夫,一路之上,她跋山涉水,歷盡艱辛,終于在莒國的且于城打聽到丈夫服役的地方。然而趕到那里方知,丈夫范杞梁已累死多時,遺體埋進了長城。孟姜女看到此情此景,猶如五雷轟頂,這噩耗使她痛不欲生,便一頭撞在埋葬丈夫的城墻上,大哭不止,哭得死去活來,直哭得山河失色,日月無光……她一連哭了十天十夜,可謂感天地、泣鬼神,終于感動了上蒼,降下一場暴雨,竟把剛修好的長城給哭倒了一大截,里面露出了萬杞梁的尸首。在眾民夫的幫助下,孟姜女為丈夫穿上新做的棉衣,之后,她怕丈夫在陰間受寒著涼,就把剩余做的衣物燒(捎)了,又把衣灰和丈夫的遺骨重新安葬于異鄉(xiāng)。她因悲傷過度,身體極度虛弱,不久也就隨丈夫而去了。孟姜女送寒衣的故事很快傳播開來,百姓深受感動。后人得知此事后,為她千里尋夫、哭倒長城、忠貞不渝而感動。在很多地方,為了紀念、緬懷她,都給她建廟、立碑、撰文,歌頌她的真情與善良,貞烈和精神。隨著時間的推移,民間就把“焚衣葬夫”這一天定為追悼亡靈的寒衣節(jié)了。
從此,每到寒冬來臨時,人們便焚化寒衣,代孟姜女祭奠亡夫,并逐漸演變成為亡故的親人送寒衣的習俗。
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后來,杞良被抓去修筑北疆長城,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尋到長城腳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筑城墻里。孟姜女悲憤交加,向長城晝夜痛哭,終于感天動地,哭倒長城,露出丈夫尸骨。千百年來,這段忠貞愛情故事廣為流傳。
孟姜女哭倒長城八百里后,與秦始皇面對面地抗爭,為夫報仇、替己出氣,最后懷抱丈夫遺骨,縱身跳海殉夫。就在跳海的剎那,海上波濤澎湃,緩緩拱起兩方礁石。據說海上姜女墳,海潮再大也不曾沒頂。
由于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的故事,長城內外便將農歷十月初一這天,稱作“寒衣節(jié)”?!笆鲁跻粺隆?,早已成為北方憑吊已故親人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