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在孩子的一生中起到?jīng)Q定的作用,而6歲前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時期,家長的教育方式和孩子的成長背景,對孩子的人格起到重要的作用。
前幾天,在南昌的街頭,一位女孩正在開開心心地和朋友一起逛街,突然沖出來的一個陌生男子拿著刀,一刀一刀地捅進她的大動脈。網(wǎng)傳這名男子是“無差別殺人”,這個嫌疑犯只是在路上,隨意看到自己覺得漂亮的女生就下手。
無差別簡單來說是指行兇者和被害人沒有直接利害關系,因為行兇者處于某些不滿情緒中,針對不特定的人進行傷害。這種犯罪者的人格,一般內(nèi)心比較封閉、社交能力低下,行為沖動、偏執(zhí)、報復心強。
由此可以看出,人格對一個人的行為模式有著重要的影響,對人生的發(fā)展走向也有重要的影響。
1.什么是人格?
人格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指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為應對社會的種種規(guī)則和文化,所表現(xiàn)出獨特的行為模式,是外顯的人格特征,;二是指我們因為某些原因在其他人面前隱藏起來的一面,是內(nèi)在的人格。
2.人格對人生有怎樣的影響?
人格是支撐一個人在面對學習、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種困難時是否能迎面而上、在追求自我目標和夢想時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在面對社會文化和規(guī)則時選擇遵循還是對抗?是與人友善還是打擊報復?
人格的缺失會使孩子成為“巨嬰”,因為習慣依賴家人,從小到大所有的困難都由家人解決,長大后在面對生活、學習、工作的困難時,會選擇退縮,容易一蹶不振。甚至會選擇在家里啃老,對其他人沒有同情心。
人格缺失會使孩子消極、自我封閉、脫離社交,孩子因為長期消極、脫離社交,讓孩子在對事物的追求上缺乏主動性、沒有勇氣爭取利益,追求自己的夢想和目標。
人格缺失造成孩子各種人格障礙和心理障礙,由于兒時的家庭成長環(huán)境不健康導致孩子的某些人格和心理發(fā)展不健康。據(jù)一項來自北京的兒童心理調(diào)查顯示,中國大城市的兒童中有7%-20%存在著各種類型的人格障礙或心理障礙。
在《原生家庭對青少年人格形成影響研究中》表明原生家庭對青少年人格及心理健康的形成方面,占有主導因素。那么,我們孩子人格形成的過程中需要避免哪些壞習慣呢?
1.避免寵溺和過分控制孩子
近段時間網(wǎng)絡上傳播的一個動畫短片——《巨嬰》,里面的孩子已經(jīng)是成年人,他的衣服需要媽媽幫忙穿,孩子坐在餐桌前玩手機,媽媽幫他剃胡須,喂他吃飯。有一天負責家庭收入的爸爸去世了,媽媽只能砸鍋賣鐵來維持家庭,但孩子看中了一個VR游戲機,就像他小的時候那樣,讓媽媽幫他買,媽媽嘗試哄他卻沒有效果,只能掏出腎給孩子。
而這一切則源于孩子小時候,每次看到電視上的玩具,都會讓媽媽買,媽媽全都會答應,而爸爸從不參與孩子的管教,只負責掏錢。父母的過分寵溺,無下限地滿足孩子的需求,導致孩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沒有獨立能力,最終導致悲劇的發(fā)生。故事的結尾,孩子買了玩具回來,等沒有吃的,發(fā)現(xiàn)母親也去世了。
2.避免營造消極不穩(wěn)定的家庭氛圍
家庭環(huán)境是孩子生活的第一個社會環(huán)境,如果這個社會是極其不穩(wěn)定、缺乏規(guī)則感、溫暖,這會導致孩子走向另一個極端。據(jù)司法部門的調(diào)研,60%-70%的犯罪青少年來自破損、不和睦、教育不當?shù)募彝ィ簿褪钦f家庭的穩(wěn)定是孩子人格健全的重要因素。
3.避免采取過于嚴格的教育方式
如果父母雙方的教育方式都很嚴格,孩子的性格和人格會受到嚴肅的家庭氛圍影響,而被支配,無法感受原生家庭的溫暖,導致孩子過于順從、缺乏主動性、個性被壓抑,容易產(chǎn)生焦慮和抑郁等心理障礙。
父母為孩子提供一個穩(wěn)定、溫暖的家庭氛圍非常重要,但過于寬松、寵溺的家庭,孩子難以形成人格獨立。那么,孩子的健康人格要從哪幾點著手呢?
1.父母的管教方式非常重要
父母的人格分為三類,一種是權威型人格,父母支配和控制孩子的一切,這些孩子的人格主要表現(xiàn)為消極、被動、順從、懦弱等,做事缺乏主動性;第二種是放縱型人格,父母對孩子不段溺愛、放縱孩子,這些孩子一般任性自私、無理取鬧、缺乏獨立性、以自我為中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巨嬰”;第三種是民主性人格,這些家庭的氛圍比較民主和諧,父母和孩子的地位比較平等,孩子擁有一定的主動權,父母也會在適當?shù)臅r候給予正確的引導,這些孩子比較有集體意識、獨立、積極、活潑、善于交往、有禮貌、善于合作、思維活躍。
2.抓住6歲前人格形成的黃金時期
現(xiàn)代的心理和教育專家認為,兒童關鍵期的正確引導和教育可以對孩子的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國方面也對嬰幼兒健全人格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人格形成的黃金時期是0-6歲,過了這個時期,人格的可塑性會慢慢減少。
如“狼孩”的例子,狼孩從小與狼群生活,當他回歸到人類的生活環(huán)境中,依然保持著狼的生活習慣,不懂得人類的語言。
3.父母的成長很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導師,對孩子的成長和人格形成有著很重要的示范效果。父母應該了解自身的人格,注重自我的成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可以避開父母曾經(jīng)踩過的雷區(qū)。
孩子的人格培養(yǎng)比孩子的學習更重要,包含孩子的品格、道德、性格、勇敢、獨立等方面,孩子能在這些方面健康地發(fā)展,對他日后學習也會有很大的幫助。而且,父母對孩子的培養(yǎng),也是對自己的不斷完善和成長。
今日互動話題:從文章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人格形成是一個人的精神基礎,回顧我們自身的個性、人格、性格,是否都帶有家庭的影子?各位家長朋友們,您有非常注重孩子的人格培養(yǎng)嗎?歡迎大家與逗兒媽媽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