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都曾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孩子回家卻不想寫作業(yè)。玩是孩子的天性,但過度的玩就會形成不良習慣,那么孩子會什么會排斥寫作業(yè)呢?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到底應該怎么做?
如果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卻有責任感,便會努力管住自己去做作業(yè)。如果孩子沒有學習興趣也沒有責任感,但是比較聽話,也會努力完成作業(yè)。最可怕的是孩子誰的話都不聽,對學習既沒有興趣也沒有責任感,即使記憶能力很強也成心記不住做作業(yè),這就麻煩了。所以,有時候孩子記不住作業(yè)并不是簡單的遺忘或淘氣,有深層的心理原因。
情緒不佳
心理原因
孩子會因為遇到一個自己不喜歡的老師就不愿意做他留的作業(yè),也會因為很認真地做作業(yè)而沒有得到好成績而不做作業(yè),還會因為今天對老師或家長的行為不滿而不做作業(yè)。孩子心里的問題都會表露在行動上,不做作業(yè)只是他們情緒波動的反應之一。家長往往只看到孩子不做作業(yè)而不關(guān)心孩子心里在想什么,不問緣由就批評孩子。孩子心里委屈,就會變得很倔強。牛頭強按不喝水,家長管孩子的方法不對,會加重孩子鬧情緒,不做作業(yè)。
家長主觀因素
有些家長很難接受孩子犯錯,當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很快就學會了、犯錯誤少了,家長像是得到了理論依據(jù),下決心嚴格要求孩子。于是,只要孩子犯錯誤,家長就會不依不饒,一廂情愿地對孩子提出高標準、嚴要求,不考慮孩子的性格、能力,不想孩子做不到怎么辦。這就造成孩子心理壓力大,看到媽媽就會緊張慌亂,只要家長不在身邊就會覺得很幸福,就放松了自己,忘記了家長的要求,“忘記”了做作業(yè)。
偷懶、忘事、依賴是人的本性。大人們都會在條件允許的時候如此,更何況孩子呢?孩子心智發(fā)展不成熟,自我約束能力差,容易被偶然發(fā)生的事情吸引而犯錯。家長經(jīng)常對孩子說:“你要自覺地學習,不要總是讓我督促?!焙芏嗉议L想自己說得很明白了,不應該再說第二遍,為什么還要不停地說呢?媽媽們忘了,孩子就是孩子,沒有督促就會忘記。而家長認為嚴厲地對待孩子,孩子就會長記性,這是高估了孩子的辨別能力,只會適得其反,像監(jiān)督犯人一樣地督促孩子會使孩子產(chǎn)生逆反情緒,用威脅的態(tài)度督促孩子會促使其膽怯說謊,而過高地估計孩子對家長的要求的領(lǐng)悟力,會造成孩子不停地犯錯誤。
對時間知覺不清晰。孩子在低年級就沒有時間概念,隨意性很強,這個時間段概念到小學三年級才能完成清晰。
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這是低年級孩子的通病,寫作業(yè)過程中經(jīng)常容易被外物吸引,從而導致專注力下降。
家長不依不饒。完成完成作業(yè)之后附加的作業(yè)太多也會讓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就會養(yǎng)成拖拉的習慣,甚至不完成作業(yè),成了家長和老師最頭疼的事情。
那么針對這些背后的原因,我們的解決方案是什么呢?
01
強化訓練教孩子說服自己
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時,孩子會有很激烈的思想斗爭,如果孩子找理由說服自己,他可能就會把不愿意做的事情做得很好。好的習慣包括: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好習慣的形成最重要的是行為的矯正和培養(yǎng),而我們常犯的錯誤是講很多的大道理,時間長了我們會發(fā)現(xiàn)講道理沒有多大作用,行為矯正是最根本的問題。
出現(xiàn)良好行為的時候,給一個良好的刺激,加以強化。
出現(xiàn)不好行為的時候,給一個不好的刺激,加以懲罰。
出現(xiàn)不正當行為的時候,不與置理,讓他自動消退。
02
尊重孩子的興趣
孩子就像各種小樹,不管什么樹苗,都可以長成各種各樣的材料。做家長的責任,并不是要強迫孩子學西他們喜歡的東西,而是應該讓他們自己去自己選擇愛好的事。不僅能讓孩子們的應變能力得到發(fā)展,又能提高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家長千萬不要阻擋他們,要按照孩子們得喜好,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參加一些有益的活動和比賽。幼年時候培養(yǎng)起來的能力往往為一生的事業(yè)奠定了基礎(chǔ)。
03
要把原有的喜好與知識學習聯(lián)系起來
這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和激發(fā)新的興趣。比如,有的孩子一聽到作文課程就產(chǎn)生情緒,不知怎樣描寫。孩子愿意動手實踐操作,家長應該大力鼓勵他們,并為他提供一些有利條件,他看得多了,寫出來的文章也必然較具體、真實,碰到難以解決的事情怎樣想克服等都具體地寫出來。因此家長們必須讓孩子多加入一些有用的、喜歡愛好的活動,融入到學習知識中區(qū)。家長必須把孩子原有興趣與學習關(guān)聯(lián)一起,將喜好和學習內(nèi)容有機結(jié)合來培養(yǎng)和激發(fā)他們的興趣。
04
準確判斷孩子們抵觸學習的具體因素
孩子不喜歡學習的理由有許多。如果家長加以研究就會發(fā)現(xiàn)實際上并不是孩子討厭讀書,而是某種原因引起,如上學被老師斥罵了,讀錯字遭大家的諷刺等等。這些原因逐漸在內(nèi)心堆積起來后,漸漸地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孩子回到家會饒有興致向家長敘說學校的學習生活,這時家長應學會聆聽傾聽,并和孩子一起討論,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
孩子不寫作業(yè),首先應該反思的便是家長,在小學階段是孩子形成好習慣的關(guān)鍵時期,這個時期一旦錯過,好習慣很難養(yǎng)成。因此,針對孩子不想寫作業(yè),家長一定要給予充分的重視,而不是一味當做孩子貪玩來處理,科學地使用方法來處理問題,才會有助于孩子行為習慣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