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厭學是一個非常普遍且日益嚴重的問題,而且越來越年輕。 相關調查發(fā)現(xiàn),我國46%的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33%的學生表現(xiàn)出明顯的學習厭惡感,只有21%的學生對學習持積極態(tài)度。 調查結果令人震驚! 孩子厭學怎么辦?
家校銜接問題
現(xiàn)在的不少家庭都是以孩子為中心,而在學校,有不少學生找不到被寵溺的感覺,就像小袋鼠不愿意離開媽媽溫暖的懷抱一樣。學生排斥學校環(huán)境,沒找到歸屬感,坐在班里,一直想回家。教室的環(huán)境也像家里那么輕松、隨意,想吃就吃,想玩就玩,隨意躺臥。歸屬感找不到,學生就會想逃離,就會厭學。
家風家教問題
這個問題很復雜。簡單歸類:
1. 家長不愛學習。有的家長崇尚的權力和金錢,還有相當多的家長常年不讀一本書。這樣的家長,雖然口說重視學習,但是孩子往往不聽他說的,卻模仿他的行為。
2. 不良行為影響。有的家長自己整天玩手機、打牌、縱酒,硬逼著孩子讀書、學習,孩子心理有反差。
3. 家庭關系緊張。夫妻沖突,家庭暴力,對孩子的霸權和溺愛。
4. 家庭沒有規(guī)則意識,缺少責任教育。孩子從小就是“小公主”“小霸王”,把學習和紀律都不放在眼里。
管理缺失問題
首先,由于家庭原因,父母都是上班族,忙于照顧孩子。
二是相關時間節(jié)點錯位,對的事情沒有在對的時間做,總是超前或滯后。
三是對孩子學習的誤解,覺得自己小,保護一切,過得去。 孩子處于缺乏陪伴和動力,沒有作業(yè)監(jiān)督,沒有考試反饋的狀態(tài)。 形成正向激勵并不容易,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厭學。
負擔過重問題
這樣的父母很有代表性,而且大多是工薪家庭。 過于看重學業(yè)成績幾乎成了唯一關注的焦點。 代表語言是“只要你學習好,其他的不要管”。 家長過度焦慮,必須讓孩子成為學校的領跑者。 他們凡事都在爭第一,而他們的孩子卻對一兩點極為在意,這讓一家人緊張不安。 此外,這樣的父母往往只關注孩子的成績,而忽視孩子的感受。 為了提高成績,報讀各種補習學校。 他們筋疲力盡。 再這樣下去,孩子們會受不了,會覺得學習很累。
學習目標問題
很多厭學的孩子處于無目標、目標模糊或者目標錯誤的狀態(tài)中,目標的激勵作用微乎其微,甚至是負激勵狀態(tài)。孩子不知道為什么學,不少學生都把學習和作業(yè)當成老師的問題、父母的問題,完全被動,學習動力嚴重欠缺。
習慣養(yǎng)成問題
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孩子的習慣非常重要。 厭學的孩子在學習習慣上有問題。 例如,拖延作業(yè)和偷工減料; 上課不聽課; 隨意打斷其他學生的演講; 作業(yè)時注意力不集中等。
解決青少年厭學問題的措施
第一,是正確認識厭學問題。 青少年厭學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會對孩子的學習和身心發(fā)展產生重大影響。 錯過小學可能會耽誤他們的生活。
第二,接納孩子。 孩子學習累了,背后很可能是家長的問題。 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家長要先接受并認真了解孩子的厭倦情緒,轉移注意力,提前處理好情緒,再處理問題。
第三,關注和分析學校厭學和行為背后的原因。 家長可以通過觀察孩子、采訪老師和其他學生,或咨詢有經驗的專家,通過量表、沙盤等方式了解孩子的厭倦情況。
第四,營造學習型家庭環(huán)境。 “養(yǎng)魚先養(yǎng)水”,父母以身作則,帶頭讀書,控制情緒,減少家庭矛盾。 積極關注孩子的積極行為,通過獎勵鼓勵增強孩子對知識和學習的興趣。 既然孩子學習厭倦了,不要一直抱著問題,而是找到原因后,主動發(fā)現(xiàn)孩子在學習問題中的“閃光點”、“可愛點”、“興趣點”,給孩子減壓,緩解他的壓力。
第五,改變你的教學方式,調整你的期望。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忽視了自己的意愿。 如果父母在育兒方式上失敗了,對孩子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那就立即停止無效的“管教”,請專家診斷,改變與孩子溝通的方式。 同時,調整你對孩子的期望。 對于那些給孩子很大壓力的權威父母,尤其要注意調整心態(tài),控制自己的欲望,給孩子自由發(fā)展的空間。
第六,家長要學習。 孩子成長的環(huán)境空前復雜。 我們突然從物質匱乏的時代進入了繁榮的時代。 我們的步伐如此之快,以至于我們的靈魂跟不上。 家庭教育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需要我們年輕的父母不斷學習,與孩子一起成長,共同克服學習中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