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些健康且安全處置憤怒的方法:
1、對自己表明憤怒的情緒。“我正在發(fā)怒,而且非常不高興,有很深的挫折感,我實在不喜歡這種感覺!”
2、感覺肢體對憤怒的反應,例如:全身發(fā)抖、冒冷氣、想嘔吐、臉孔發(fā)熱等。
3、以“我”的語句向別人表達感觸,如:“我很氣憤,因為從此不能踢足球了!”“你讓我等這么久,我覺得很不耐煩!”
4、洞察其他相關的感觸,例如:無希望感、無助感、害怕、傷心等。其實憤怒是更深層挫折感的一種掩飾。
5、洞察你是否有不正確的認識而導致長期性的怨恨。
6、立下可達到的目標。為了減少挫折感,你應將經(jīng)歷置于“我能做什么”而非“我不能做什么”。
7、知識就是力量。避免在憤怒中團團轉,請將精力放在進一步了解導致憤怒的各種情境上
8、化悲痛為力量。對造成憤怒的事件感到悲痛,但是必需化悲痛為力量,并權衡放棄持續(xù)憤怒。
9、接受別人對你的協(xié)助。
10、假如造成憤怒不是來自一個特定的事件,個人必須采取下列步驟來適應由事件所帶來的危機經(jīng)驗。
(1)理清各種可能造成的情景或一連串的事件。
(2)理清可以改變及不可以改變的情結。
(3)認清那些能改變的情境是否可以馬上改變;或必須以長久時間及眾人的力量才可以改變,例如:環(huán)境污染、交通混亂、貪污腐敗等。
(4)設法探討其他能夠解決問題的方法,需要何種資源方能解決問題?問題是否能夠完全解決或僅可解決一部分?在做決策之前,必須做那些準備工作?目前決定用什么方法解決問題?為什么你覺得這個方法行得通?
(5)雖然批評或埋怨是憤怒很正常地反應,但是它無濟于事。埋怨是消極的,采取行動才是積極的。積極的動力能導致改變。